在高速出行日益便捷的今天,服务区本应是旅途中的温馨驿站,为疲惫的司乘人员提供休息、补给的便利。近期一些服务区却频繁曝出令人震惊的“割胎”争议事件,让人们对这片本应充满保障的区域心生疑虑。

“都说浙江拖车免费好,可却没人知道浙江高速的水有多深!”这句网友的吐槽,揭开了宁波慈城高速服务区“割胎”风波的序幕。今年春节返程高峰期,阳江高速服务区刚曝出“划胎诈补”的恶劣行径,没想到时隔不到两个月,类似事件竟在宁波慈城高速服务区重演。

3月26日,一位宁波本地的奔驰车主结束上海的出差行程,驾车返程途中在慈城服务区加油。车辆熄火和加油时一切正常,可当他加完油准备启动时,车辆突然发出轮胎漏气预警。看着胎压迅速下降,车主满心疑惑。毕竟自己的奔驰车才买三年,他深知车辆一旦车胎漏气,就会及时预警,可这次在加油的短暂间隙,轮胎怎么就突然漏气了呢?

服务区设有汽修店,车主无奈将车开了过去。本以为补补就能解决问题,可修理人员却告知他轮胎无法修补,只能更换。当听到更换轮胎的报价时,车主着实吃了一惊:网上同款轮胎标价最高才500多元,而这里竟然要近1600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价格才勉强降到1280元。在急切需要修好车赶路的情况下,车主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付款。

就在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没过几分钟,一辆奥迪A8也被开进了汽修店,出现的状况与奔驰车如出一辙——都是在加油后轮胎骤瘪。这一巧合让奔驰车主越发觉得事有蹊跷,他仔细观察两辆车的轮胎,发现伤口处并没有钉子、铁皮等异物,种种迹象表明轮胎很可能是被人为割破的。但由于没有确凿证据,车主心中虽充满怀疑,却也无计可施。

为了讨回公道,奔驰车主将现场情况和自己的遭遇拍摄成视频发布到网上。这一视频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众多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有人表示在其他服务区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甚至直接提醒大家,有汽修厂的服务区尽量不要停留,实在要停也要留人看好车;还有人指名道姓地告诫他人,慈城服务区外面的修理工不可轻信。更令人惊讶的是,早在2015年,慈城服务区附近就曾出现过疑似有人丢利器割胎赚钱的事件,只是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随着视频在网络上的热度不断攀升,涉事汽修店感受到了舆论的压力,主动联系上奔驰车主,并退还了1280元换胎费用。这一行为看似解决了问题,却也让更多人对其中的猫腻深信不疑:如果没有问题,为何要退款呢?


类似的“割胎”事件并非个例。早在2月4日,广东阳江沈海高速新墟服务区就发生过一起性质相同的事件。一位小米SU7车主停车上厕所时,手机突然收到胎压异常信息。返回车旁后,他发现车胎漏气,此时还有人主动上前询问是否要补胎。好在车主的车配备了行车记录仪,清晰地拍到了划车胎人的身影。车主果断报警,最终涉事汽修厂停店整改。

宁波慈城服务区的这起事件,目前仍在等待车主报警后的调查结果。人们都希望这只是一场巧合,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背后或许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高速服务区经营汽修业务,本应是为过往车辆提供保障,解决司乘人员的燃眉之急。如果有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损害他人生命安全为代价,采取割胎、高价换胎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那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也决不能被社会所容忍。

对于广大车主而言,出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服务区停车时尽量选择有监控覆盖的区域,条件允许的话留人看守车辆;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高速服务区汽修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杜绝此类乱象的发生,让服务区真正成为人们旅途中安全、可靠的港湾。 只有当诚信经营成为行业准则,高速出行才能更加安心、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