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你害怕某件事,其实不是害怕那件事情的本身,而是害怕那件事情发生之后所带给你的情绪感受。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你和你自己的事,与外界是无关的。
例如,你害怕被批评,其实你害怕的是被批评之后你自己所产生的一些痛苦的情绪,可能是生气,可能是尴尬,也可能是羞耻。
别人可能真的批评了你,但生气、尴尬、羞耻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可能根本不在意,也不会对你这些情绪感受负责。
又例如,你害怕上台演讲,其实害怕的是上台之后你可能的失误导致产生紧张、尴尬的情绪,你也可能在意别人投射过来的目光所给你带来的焦虑。
你可能真的没按准备好的稿子演讲,别人也真的在看着你,但谁知道你的稿子是怎么写的,这些观众看完你之后能不能吃得下饭,也与你无关。
你发现了吗?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真的只是你和你自己的事情。
当然,人肯定是有情绪的,情绪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但也在转变和消散。
产生情绪的时候,你要学会去感受情绪,察觉它在你体内的流动,允许它的存在,认可它的存在,不要去对抗自己的情绪。
当你能够观察和对话自己的情绪,那么下一次遇到相同的事,你有了之前的体验经历,就会没有那么惧怕。
进一步地说,虽然你要察觉自己的情绪,但也不要太在意自己对情绪的想法,因为想法太多就容易产生出焦虑和内耗。
焦虑的本质是未深思的野心和不清醒的欲望。
你想做很多事,你想得到很多,但暂时看不到结果,就会产生出很多的不确定性在你的脑子里。
那么就行动起来,把计划做具体到每一个小时、每一件小事,让自己尽情投入。
其实焦虑的反义词不是平静,而是具体,当你给自己制定了具体的规划,进入具体的执行,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最后,外界可以干扰到你的,都是源于你身体里那些还没有对自己诚实的部分,你要发自心底去接纳自己,拥抱自己,哪怕是缺点和灰暗的一面。
当你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能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认知,你就不会对他人的评价特别在意。
大部分时候,我们会过于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才会产生内耗。
其实没有人那么在乎你,时刻关注你,别人也就随口一说,随手一做。
你回想一下,那些说“下次再来”、“很快再聚”、“你真不错”有多少是真的发生?而那些把你骂得狗血淋头的人、背后给你使坏的人,对你真正的影响到底有多少?
当你一直被情绪困扰的时候,先别管外界,你得问自己一句:“我要赋予这个人或者这件事一直影响我的权利吗?”
相信我,绝大部分的答案一定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