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咸鱼摊到海南创业
1972年,15岁的王金城刚刚从初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华,但并未选择继续升学,而是跟随父亲走上了生意的道路。那时候的王金城家境并不富裕,父亲经营着一家小摊,专卖咸鱼,生意虽然平淡,但也是他们一家生存的依靠。
每天清晨,王金城和父亲便早早地来到摊位,摆好鱼摊,向过路的行人叫卖。王金城站在摊前,学着父亲的样子,向每一个经过的顾客推销着咸鱼。起初,他并不熟悉如何与顾客沟通,总是低着头,声音也小,生意并不顺利。
渐渐地,王金城学会了如何把产品介绍得更加生动,他开始主动向顾客推荐,并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价格和产品的搭配。
然而,这种单一的小生意并没有满足王金城的野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渐渐席卷全国,王金城开始感到市场的变化带来的新机遇。1980年代初,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前往海南,开始了新的商机——蔬菜批发生意。
海南,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兴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农业和资源的丰富使得这里成为了商人的热土。王金城和伙伴们一同来到海南,开始了批发蔬菜的生意。他们与海南当地的农民建立了联系,直接从农田里采购新鲜的蔬菜,然后通过卡车将这些蔬菜运输到深圳,再卖给深圳的批发市场。
海南的蔬菜品质好,价格低,逐渐吸引了周围很多商贩的关注,生意开始有了起色。他们的运输队伍从最初的几辆小卡车逐步扩大,运量也越来越大。通过这一段经历,王金城积累了不少资金。
创办兴业铝合金厂
1985年前后,王金城终于在厚街镇创办了他的第一家工厂——兴业铝合金厂。铝合金作为当时建筑行业中非常热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门窗、幕墙等领域,市场需求极为旺盛。王金城看准了这一商机,决定将自己积累的资金投入到这个新兴行业中。他租下了一个较大的厂房,雇佣了一些工人,开始了铝合金的生产。
刚开始,工厂的生产设备简陋,人员也比较少,但王金城凭借着自己早年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以及对行业的敏锐判断,很快找到了切入点。铝合金的生产过程虽然复杂,但王金城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带着工人一起加班加点,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工厂的生产工艺。
随着铝合金厂的生产逐渐稳定,市场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王金城开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积极培训工人,不断提升厂里的技术水平。随着生产线的不断完善,厂房也在逐步扩建,王金城的生意也从最初的小规模运作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铝合金生产企业。
有了这一家工厂,王金城的财富开始迅速增长,企业也逐渐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那时候,铝合金材料的市场需求已经非常旺盛,尤其是在房地产和建筑行业的推动下,铝合金的需求量激增。
形成集团企业格局
20世纪90年代,王金城凭借着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随着铝合金厂业务逐步稳定并取得成功,他意识到单一行业的局限性,决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他逐步进入了石材、化工、航运、医院、家具、木材、酒店、房地产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1990年,王金城创办了东城石材厂。东城石材厂专注于石材的加工、销售与批发,尤其在异型石材的加工上具备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凭借着优质的石材和精湛的加工工艺,东城石材厂在行业内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具实力的石材加工厂之一。工厂生产的石材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东南亚多个国家。
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王金城不断扩大厂区,增加生产线,引进先进设备,使得东城石材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厚街镇的很多城市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大理石,都来自王金城的公司,成为当地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金城投资成立了竣成化工厂。这家工厂引进了意大利、德国和新加坡等地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的胶粘剂和高级涂料用树脂。
除了石材和化工,王金城在木材行业的布局也同样成功。他投资成立了兴业木材夹板市场,成为中国木材行业的知名品牌。兴业木材夹板市场以经营国内外锯材、胶合板、木皮等木材产品而著称,并拥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完善的销售网络。王金城凭借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稳定的生产能力,使得这个市场在业内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国际)木枋、木皮、人造板交易集散中心,广受商家与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石材、化工和木材行业,王金城还不断在其他领域寻找机会。房地产行业成为了他另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凭借着在各行各业积累的经验和资金,他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开发了多个住宅和商业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数位于厚街镇及周边城市,发展初期便吸引了不少买家和投资者的关注,逐步形成了王金城在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
低调的公益巨人
尽管王金城的财富早已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他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态度。他从不因为自己的财富而炫耀,反而更加专注于如何回馈社会,特别是关注家乡涌口村的民生问题。虽然他的企业遍布多个行业,业务范围横跨国内外,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根基——那个让他起步的地方。
王金城在家乡涌口村进行了大量的慈善投资,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所建的幼儿园和养老院。涌口村的孩子们,从小便能在这座温暖的幼儿园里接受教育,享受优质的学习环境。
除了教育事业,王金城同样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王金城为他们建一个养老院,确保村里的老人在年老时能够得到妥善的照顾。养老院设施齐全,环境温馨,很多老人都能在这里安享晚年。
每逢节假日,王金城都会以个人名义向涌口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红包,这已成为村里的一项传统。据说,这些红包的金额每年都不相同,但一般都在几百元左右。每当王金城走进老人的家中,递上红包时,老人们总是满脸笑容,感慨万千。
离世后依然被铭记
王金城还通过母亲的名义,为多所学校捐赠了豪华校车。这些校车大大改善了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的接送条件,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上学,特别是那些住得较远的村庄和学校,校车的捐赠让孩子们的上学路不再艰难。
除了为学校捐赠校车,王金城的慈善事业遍及厚街镇以及周边地区,他对社会的回馈可以说是无声而持续的。据统计,仅在东莞地区,王金城的捐款总额已经超过了1500万元,他的捐赠行为无声无息,却成了当地居民心中的感激与敬仰。他的每一笔捐赠都直接改善了社区民众的生活水平,无论是对贫困家庭、老年人还是在教育方面的支持,王金城始终是默默奉献,毫不张扬。
尽管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王金城从不在公众面前高调炫耀。他不像许多身家庞大的企业家那样频繁露面,甚至从不出现在正式的财富排行榜上。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王金城总是保持低调,丝毫没有富人的架子。他的办公室简单朴素,车辆也始终保持着低调的配置,不喜欢奢华的装饰和引人注目的豪车。王金城虽然身家至少300亿元,但他一向轻车简从,生活和工作方式一直保持着务实和低调。
命运并未给这位低调的企业家更多的时间。在2007年,年仅50岁的王金城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于自己创办的康华医院去世。尽管身边有着无数的财富和成就,但面对病魔,他依旧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王金城去世的消息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惋惜,因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坚守在自己创办的医院里,继续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1]谭伯兰,曾奕辉.东莞康华医院[J].城市建筑,2007,4(7):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