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处事立身皆有讲究。做事,要有棱有角,守住底线,不轻易妥协;做人,要懂得圆融,待人接物留余地,凡事三分缓和。 这不仅是处世之道,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做事要钜,做人要圆。” 这是古往今来无数智者总结的生存之道。懂得这八个字,便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游刃有余,既能坚守原则,又能与人为善,让自己立得住、走得远。

一、做事要钜,守住原则,不轻易妥协
“钜”者,大也、直也。 做事不能小气,更不能畏首畏尾。一个人若是做事没有章法,遇事推脱躲闪,最终难成大器。
1. 讲原则,守底线
真正有能力的人,做事从不含糊,该做的事,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好;该坚守的底线,绝不轻易放弃。
我们身边有太多“墙头草”式的人,做事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甚至为了眼前的利益轻易违背原则。但这样的人,或许能一时得利,却很难赢得真正的尊重。
做事钜者,不是死板,而是有担当,有原则,有毅力,有定力。 该承担的责任,扛得住;该坚持的信念,不放弃。这样的人,才会赢得长久的信赖和尊重。
2. 立大志,敢担当
做人不能没有追求,做事不能畏手畏脚。真正优秀的人,敢于承担责任,不怕吃苦,不怕挑战。
多少人,面对机遇犹豫不决,面对责任推三阻四,结果只能在原地踏步,错失良机。而那些敢于抓住机会的人,总能在风雨中迎来光明。
做人若是没有一股子钜劲,做事缺乏魄力和执行力,那么即使有天大的梦想,也只能是空谈。
二、做人要圆,待人接物,留有余地
“圆”者,和也、融也。 世事无绝对,做人若太刚直易折,适当的圆融,才能在社会上走得稳,活得自在。
1. 不争一时长短,给自己留退路
人生如棋,不必每步都争个输赢。很多时候,退一步,不是认输,而是更好地前行。
有些人,总是不肯让步,总觉得自己对,就要据理力争,结果伤了感情,输了人心。但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退一步,不争一时长短,而是争一世长久。
有时候,刻意较真不如学会放下,咄咄逼人不如留些余地。凡事三分圆润,方能在人情世故中进退自如。
2. 多一分包容,少一分计较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磕碰。如果凡事都计较,日子必然过得不舒心。
曾看过一句话:“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脾气很好。”因为他们知道,很多事情不值得生气,很多人不值得计较。遇事懂得换位思考,宽容他人,也是在宽容自己。
适当的妥协,不是软弱,而是智慧;适当的圆融,不是虚伪,而是修养。
三、刚柔并济,方能走得长远
人生如水,有时需刚,有时需柔。过刚则折,过柔则无力,刚柔相济,方能行稳致远。
如果一个人只会“钜”,凡事都要据理力争,不肯让步,最后可能会把路越走越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圆”,一味迁就别人,毫无原则,那最终也只会被人看轻。
最好的处世之道,是既有钜之担当,又有圆之智慧。
面对原则问题,我们要坚守,绝不让步;面对人际关系,我们要圆融,懂得变通。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立得住,走得远。
结语
做人处世,不能太钝,也不能太滑,不能太刚,也不能太柔。做事,要有棱有角,守住底线,不轻易妥协;做人,要懂得圆融,待人接物留余地,凡事三分缓和。
做事要钜,是一种态度,做人要圆,是一种智慧。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活出真正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