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刷到这样的问题,说我们去祭祖,我们去扫墓,那祖先真的会庇佑我们吗?祖先已经投胎转世了,那我们光祭拜有什么用吗?
我们乍看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有点懵,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按照现代科学的角度,灵魂其实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直到今日,很多人都会进行一些家族的扫墓,包括祭祖活动呢?
我想给您讲一个人的故事,今天说一个毁誉参半的诗人叫余光中,说早年的余光中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抵触大陆的人,当时台湾还是国民党统治呢,他就积极投身在打击乡土文学的工作当中,一度让台湾很多就是心向大陆的作家陷入恐慌。可是在新世纪以后呢,他又远离了台湾的政治主动,受邀站上了央视的舞台,给那些年轻人讲他那一篇乡愁,然后他就承认说自己当年可能就是心魔,心魔所昧,就发了神经,为自己早年的相处、文学论战致歉。
这时得他反对台湾独立,也反对台湾教材删减古诗文。因此他逝世的那一天,外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台湾年轻人对于他的那些辱骂声,如果他一如既往的保持早年就针对大陆的态度,那他去世的时候,我想那些年轻的台湾人应该会缅怀他。他是为什么做出改变的呢?我觉得大家读过他这段文字以后,可能您就会明白。
他的原话表示,曾经我们的国家也是泱泱大国,周边的国家都来跟我们结交,何等繁华,西部的骆驼长途跋涉也要来我们这里感受大汉的红尘。而事到如今,身在长安城的丽人们都在追寻洋装,曾经的姓名也改之为玛丽,你还怎么将菩萨蛮讲给她们听?
在余光中的眼中,什么是他的根呢?早些年说继承传统文化的国民党就是根,但是在新世纪,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大陆是根,而归根结底,我们中国人的根是什么?不就是我们的那些传统文化吗?所以我们再回到说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说如果你的祖先都已经投胎转世了,你祭拜有什么用啊?
可能在现实生活当中讲真的没有什么用,但是如果对于你的心灵深处来讲,家人、传统永远都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就像我们现在祭祖一样,除了我们这些子孙,有谁还会记得那些那些被埋藏的人吗?其实就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座的墓碑,这一个一个的形式,这一个一个的纪念,人们可能会在扫墓的时候谈论那些当年的故事,这就是家的意义,也就是今天我们还在过清明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