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赖昌星之妻曾明娜回国自首前,我国答应了她哪两个条件?

烟雨江 2025-02-11 20:51:02

一辆奔驰在高速公路上飞驰,驾驶座上的妇人眼神复杂,透过后视镜,依稀可见眼角的皱纹。

这条连接金门和泉州的G15高速,她曾无数次往返,每一次都承载着不同的心绪。

这一次,她终于下定决心,踏上归途。

她叫曾明娜,远华走私案主犯赖昌星的前妻。

1981年,17岁的曾明娜在亲戚的婚宴上结识了赖昌星。

赖昌星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能说会道,很快赢得了曾明娜的芳心。

尽管曾家父母反对这门亲事,但拗不过女儿的坚持,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那时的赖昌星,只是一个经营小型纺织厂的小老板,生活并不富裕。

曾家多次资助,希望他能有所成就,但赖昌星的生意始终不见起色。

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嗅到商机的赖昌星将目光投向了走私。

通过低价倾销进口商品,他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

金钱的魔力改变了赖昌星,他变得挥金如土,生活奢靡。

过去那个需要曾家接济的小伙子,如今开着豪车,带着成捆的现金回到晋江,让曾家人在街坊邻居面前风光无限。

他甚至为岳母谋得了晋江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的头衔,仿佛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财富的增长并没有填补赖昌星内心的空虚。

他开始流连于声色场所,包养情妇。

情妇蔡玲玲的出现,让曾明娜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蔡玲玲带着私生子登堂入室,公然挑衅曾明娜的正妻地位。

尽管曾明娜据理力争,与赖昌星约法三章,但内心的伤痕却难以弥合。

与此同时,赖昌星的走私生意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1999年,中央调查组进驻远华,赖昌星的帝国摇摇欲坠。

得到风声后,他带着曾明娜和几个孩子逃往香港,等待与蔡玲玲母子会合后一同前往加拿大。

在香港的短短几天,曾明娜度日如年。

她明白,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逃亡生活。

在加拿大,赖昌星一家并没有过上预想中的安稳日子。

他们始终未能获得政治难民身份,多次遭到警方逮捕。

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不得不频繁搬家,生活拮据。

孩子们只能靠方便面果腹,面黄肌瘦,这让曾明娜心如刀绞。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以及这段婚姻的意义。

2003年,曾明娜鼓起勇气拨通了老家的电话。

电话那头,父母的声音苍老了许多。

远华案发后,曾家受到牵连,大量资产被罚没,父母靠出租祖宅勉强度日。

弟弟曾明育被判15年,弟弟曾明铁被判10年,母亲也因窝藏逃犯被关押。

曾经风光无限的曾家,如今家破人亡。

父母的遭遇,让曾明娜更加痛苦和自责。

在父母的劝说下,曾明娜逐渐醒悟。

2005年,她与赖昌星彻底分手。

2007年,曾明铁提前出狱,这给了曾家一丝希望。

身患肝癌的曾父,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一封陈情书,恳请国家给女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公安部收到信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对曾明娜宽大处理。

这既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也是为了更好地推进远华案的侦破工作。

曾明娜的归案,将有助于获取更多关于赖昌星的犯罪证据,也向加拿大政府传递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决心。

经过多次协商,2009年5月,曾明娜带着女儿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故土。

她没有被立即逮捕,而是被安排在厦门居住,定期向警方汇报行踪。

这既是对她的一种特殊照顾,也是一种变相的监控。

曾明娜的回国,对赖昌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011年,赖昌星被遣返回国,接受法律的审判。

而曾明娜则开始了新的生活,定期回晋江探望父母和兄弟,陪伴女儿成长。

远华走私案的落幕,不仅彰显了中国政府打击经济犯罪的决心,也引发了人们对权力、金钱、亲情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曾明娜的经历,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沉浮,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0
烟雨江

烟雨江

烟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