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1元秒杀”做局,数据画像精准施骗,“教授专家”轮番登场,将成本不足30元的阿胶标价4980元卖给老年人……记者3月30日从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获悉,一个以“健康养生”为幌子、专门对老年人实施诈骗的诈骗团伙被当地警方打掉,目前该案已正式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3月31日《工人日报》)
当今社会有两个群体的钱最好赚,一个是孩子的钱,一个是老人的钱。在激发消费热情的当下,这原本是一件好事。而一些骗子确把“老人的钱最好赚”变成了“老人的钱最好骗”。
工人日报报道的这起案例,就是最典型的“老人的钱最好骗”,老人俨然成了骗子嘴里的肥肉,骗子案板上的羔羊。攀枝花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环境和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发现,某商圈有大量老人频繁出入“忠粮优选生活馆”,手中提着印有“特供保健品”的黑色塑料袋。这一异常情况立即引起警方重视。经查,犯罪团伙在先后设立3家门店,通过“1元秒杀”的街头促销,吸引老年人办理会员卡。在犯罪团伙电脑中,警方发现一套完整的“客户管理系统”。犯罪分子通过“上门家访”“电话回访”“子女关爱”等方式逐步套取老人健康状况、子女情况、经济能力等信息,并将受害者划分为ABC三类。针对不同的老人进行精准诈骗。
成本不足30元的阿胶以4980元的高价卖给老年人,就是靠着“教授专家”轮番登场,老人们纷纷落入了陷阱之中。我们可以说是骗子太高明,我们也可以说是老人太单纯。可是,我们更需要追问一句的是:在骗子“围猎老人”的时候,“法治猎枪”“监管猎枪”是不是哑火了?假如,“法治猎枪”“监管猎枪”能够百发百中,骗子也就没有了市场。
要治理“围猎老人”的乱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监管部门必须发挥“猎枪”作用,加强对市场的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检,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让骗子无处遁形;,法治是治理“围猎老人”现象的有力保障。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对于涉及老年人的诈骗案件要依法快审快判,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眼下,国家正在布局老人消费市场。在这个节点上,切不可让“围猎老人”的骗局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大局。成本30元阿胶卖4980元,这里面到底什么地方被突破了,是值得深思的。不能让“围猎老人”的陷阱敞开着口,里面还插满着锋利的刀。
治理骗子“围猎老人”,需要“法治猎枪”“监管猎枪”能够实现百发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