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问道士:你给算算朕还能活多少年?道士:陛下活不过今年了

哄动这史记 2024-06-07 07:22:41

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的晚上,在位十六年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望着月朗星稀的天空,心情极为爽朗,看来自己的阳寿还有一论,此刻的他对于高人真无道长的话深信不疑。

于是,他兴致勃勃地邀请一母同胞的弟弟赵光义前来自己宫中痛饮几杯.赵光义欣然赴约,然而就在他到达哥哥赵匡胤所居住的万岁殿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正在赵光义为此大感骇异之时,只听赵匡胤对窗大呼:“这难道都是天意吗?”

当晚,两兄弟把酒言欢,相安无事,只是在外面值班的小太监伴着雷雨声,隐约听见宫内隐隐约约地听见有斧头敲击地面的声音,由于没有旨意,太监不敢私自进入一探究竟,于是作罢。

而就在次日,一向身体康健,精神矍铄的赵匡胤却突然崩逝了,而此时的他才刚过知天命之年!由此,太祖之死遂成为千古之谜。

更为奇特的是:在赵匡胤死前,高人真无道长对他说的一句话,每个字都得到了验证……

黄袍加身,承继大统

赵匡胤原为周世宗柴荣手下的一员大将,深受柴荣器重。后来,柴荣病重,便对赵匡胤委以重任,让他担任殿前都点检,统率全部禁军。

手握重兵的赵匡胤再也不是唯命是从的乖乖崽,他旋即唆使手下开始准备一场精彩的上位大戏。

公元959年六月十九日,年仅三十九岁的柴荣在北征的路上突发疾病,不幸崩逝,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即位,赵匡胤则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次年新年刚过,奉命北征契丹的赵匡胤屯兵陈桥驿,手下将士突然发起牢骚,纷纷闹嚷着要将主帅赵匡胤立为天子,才肯继续北征!

其实,早在柴荣还在世时,“点检为天子”的传言就已然甚嚣尘上,当时柴荣对此虽然颇感奇怪,但沉疴在身的他却并没有做任何处理。

就在陈桥驿士兵哗变的次日——正月初四,其弟赵光义与赵普便令人将一件早已预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而此刻的赵匡胤醉眼迷离,乘机假寐。

当他“清醒”过来时,却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勉强“顺从”将士们的要求,率军赶回开封,不多久,柴宗训便被迫退位,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匡胤当即登基称帝,以宋代周,改元建隆。

战功赫赫,死前谶语

赵匡胤称帝后,任命赵普为丞相,在他的辅佐下,赵匡胤奖励农耕,鼓励生产,还进行了军事体制改革,在经历长时间割据战乱后的华夏大地,迎来了难得的繁荣局面。

此后,赵匡胤凭借强大的军事基础,开始了一统天下的战争。他率兵占领荆湘、歼灭后蜀、收取江南,平定北汉,至此,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终于呈现在世人眼前。

然而,就在赵匡胤志得意满,准备着手打造一个强大的帝国之际,一个世外高人的突然出现,却让正值壮年的赵匡胤陷入了对死亡恐惧的泥沼之中。

这位世外高人正是文章开篇提到真无道长!其实,早在赵匡胤登基称帝前,这位高人便当面对着赵匡胤留下一句谶语: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结果,赵匡胤果然在公元960年正月初四黄袍加身,从此改变人生命运,而960年这一年,正是庚申猴年,真无道长一语成谶,当上皇帝的赵匡胤每每想起此事,都啧啧称奇。

此后,真无道长便人间蒸发,尽管赵匡胤频频差人打听道长下落,可都是无功而返。直到十六年后的976年,真无道长突然现身,并跟已经成为皇帝的赵匡胤有了如下对话。

赵匡胤向道长询问自己阳寿还有多少年?道长起初笑而不语,最后在赵匡胤的一再请求下,才勉为其难地为他卜了一卦,卦象显示后,道长脸上泛起愁云。

赵匡胤赶紧追问缘故。道长缓缓说道:“此乃凶卦!陛下恐怕凶多吉少!”赵匡胤赶紧问如何化解,道长才进一步解释道:“倘若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晚是个晴天,陛下尚有十二载阳寿,若是阴天,恐怕陛下……”

一番话,让赵匡胤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要知道,真无道长是精准预测赵匡胤能成天子之人,因此,尽管相隔十六年,对于道长的谶语,赵匡胤自是有所忌惮。

从此,赵匡胤便长期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之中,尽管自己身强力壮,尽管大宋被自己打理地井井有条,但这条死亡的谶语仍如幽灵般地盘旋在赵匡胤的心尖上。

直到十月十九日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赵匡胤那颗紧绷的神经才有所松弛,可惜,自他传唤弟弟赵光义觐见,突然间的电闪雷鸣,又让那丝恐惧几何倍地在心中增加!

就在这不平常的一晚过后,五十岁的赵匡胤竟然真的暴毙,给历史遗留下一层迷雾。

烛影斧声,疑云重重

对于赵匡胤的离奇死亡,一直是史学界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赵匡胤召见其弟赵光义的当晚,太监们通过窗户看到的不寻常一幕,尤其值得推敲。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据说当晚,小太监通过窗户,看见烛光下赵光义的人影好似有退席之意,随后,耳畔又传来赵匡胤用斧子敲击地面的响声。

后世之人据此判断,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害致死,因为当时房内传来赵匡胤的大嚷之声:“好做,好做!”

但也有学者认为:赵光义绝对不敢在宫廷之内对他的亲哥哥——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下毒手,即便是他有强烈的篡位野心,也不会愚蠢到亲自跑到禁宫之中背负“弑君”恶名!

而且,此前两兄弟的生母杜太后就曾在病重期间,亲自将他俩叫到身边,特意嘱咐到,赵匡胤驾崩后,必须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赵光义百年后再传位给小弟弟赵廷美,当时,听到杜太后遗训的还有重臣赵普,而且这段话还被写成遗诏,特意藏于金匮之中,这便是著名的“金匮之盟”。

因此,某些学者便因此为依据,猜测烛影斧声的当晚,正是赵匡胤遵照杜太后遗嘱,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弟弟赵光义。由此看来,这便是一副兄弟孝悌,君臣和谐的美谈!

但事实真的那么简单吗?实际上,尽管赵光义是“黄袍加身”的主要实施者,按理说哥哥赵匡胤理应对此心存感激,何况他们乃一母同胞,亲生母亲又特意做出“兄终弟及”的遗训,那么,赵光义的上位就具有顺理成章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然而赵匡胤对他这个弟弟却并不看好,原因就在于赵光义好色风流,曾经赵光义唆使手下前往青州强买民女,赵匡胤知道后,大发雷霆,当即命人严惩弟弟手下!

还有一次,赵光义又唆使手下将宫中名贵木材为自己制作家具,赵匡胤知道后,对弟弟进行了劈头盖脸的思想道德教育。

由此可见,赵匡胤对弟弟的德行是持否定态度的,更何况,年过五十的赵匡胤,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完全有自主处理朝政的能力,因此,赵匡胤完全可以背弃“金匮之盟”,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倘若是这种情况,则赵光义谋杀哥哥便有了作案动机,而且照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也是疑点重重。

赵匡胤驾崩后,皇后宋氏便于第一时间让亲信王继恩迎接已在京城的四子赵德芳火速入宫,继承皇位。然而,让人深感怪诞的是,王继恩出宫后,竟直奔晋王赵光义府上,与同时赶过来的左押衡程德玄邀请赵光义入宫登基。

当赵光义赶到皇宫内时,宋皇后对此表示大为惊异,她立即明白大势已去,马上改变初衷,对赵光义毕恭毕敬地称了一句:官家!此时的赵光义也信誓旦旦地做出承诺,保他们母子周全!

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赵光义登基的前后经过,这与其兄赵匡胤“黄袍加身”何其相似,彷佛就是出自一个编剧手头上的两个相似剧本,或许就是这层原因,才能正史对这段事件讳莫如深,描述地也是相当模糊。

但无论如何,赵光义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宋皇帝,但其称帝后的所作所为,明显要比哥哥赵匡胤逊色不少,伟人在读《宋史》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此人(赵光义)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结语

古代的确有许多能人异士,拥有未卜先知的神奇能力,从精准预测“武后称帝”的袁天罡到断言赵匡胤生死的真无道长,他们似乎真的掌握了断言未来的钥匙,对未来的朝廷走向了然在胸。

赵匡胤在一场阴谋中登基称帝,又在一场历史疑云中黯然离世,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古今少见!

参考资料:

《宋史》

《湘山野录》

0 阅读:92

哄动这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