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套种缺技巧,套种模式有建议,掌握技巧

暮鼓催人行 2025-02-17 16:24:44

蚕豆套种缺技巧,套种模式有建议,掌握技巧

在农业的广袤田野上,每一种作物的种植都像是一场精心的布局。蚕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套种模式蕴含着诸多学问。如果套种不得技巧,那农田可能就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从蚕豆的生长特性来看,它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作物,在低温环境下仍能生长良好。一般蚕豆的生长适宜温度在16 - 25℃之间。在光照方面,它虽然比较耐阴,但充足的光照时间也有助于其生长和结实。对于水分,蚕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求不同。在播种后的发芽期,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大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 - 70%。在分枝期和现蕾期,对水分需求增加到田间持水量的70% - 80%,而到了鼓粒期,对水分要求最为严格,土壤持水量最好维持在80%左右,水分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蚕豆的产量。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蚕豆套种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没有考虑作物间的光照需求是较为常见的弊端。比如,将一些喜光性很强的高杆作物与蚕豆套种,而在种植间距设置上不合理,就容易造成蚕豆被过度遮挡光照。据调查,在这样的套种模式下,蚕豆的光照强度可能只有单独种植时的30% - 50%,从而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叶片变黄,生长缓慢,最终的产量可能只有正常蚕豆产量的60% - 70%。

再看水分利用方面的问题。当套种耐旱作物和需水较多的作物时,如果没有合理规划灌溉方式,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或者某一作物缺水。例如,与玉米套种时,如果在玉米拔节期大量浇水,而此时蚕豆也处于生长旺盛期,就可能出现田间积水,使得蚕豆根系发育不良,影响其对养分的吸收。

谈到套种模式,有几种值得推荐的模式。一种是蚕豆与大蒜套种。大蒜具有很强的驱虫性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大蒜的种植行距控制在20 - 25厘米左右,株距8 - 10厘米。在大蒜之间种蚕豆,蚕豆的株距可以为15 - 20厘米。这种套种模式下,大蒜会散发一些特殊的气味,能够减少蚕豆病虫害的发生。据实验统计,相比单一种植蚕豆,这种套种模式下的蚕豆病虫害发生率可降低30% - 40%。同时,大蒜根系的生长也会疏松土壤,使得蚕豆的根系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在大蒜收获后,其残体腐烂后可增加土壤肥力,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提高10% - 15%左右,这将大大促进蚕豆的生长,使得蚕豆的亩产量能提高15% - 20%。

还有一种是蚕豆与大豆套种。大豆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为土壤增加氮肥。它们的种植比例可以为蚕豆:大豆 = 2:1。蚕豆的行距保持在30 - 35厘米,大豆种在大豆行间的蚕豆植株之间。在生长过程中,两者可以相互遮荫,调节田间小气候的湿度。在干旱季节,大豆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田间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蚕豆的生长发育。数据表明,这种套种模式下,蚕豆在生长期间的水分蒸发量可减少10% - 15%,并且由于大豆提供了一定的氮素,蚕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提高8% - 12%,进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得蚕豆的总产量能提高18% - 22%。

此外,蚕豆与油菜套种也是不错的选择。油菜的株型比较矮小,不影响蚕豆的采光。在播种时,先按1.5 - 2米的宽度开沟播种蚕豆,然后将油菜种子均匀撒播在蚕豆行的两边。等油菜长起来后,其花期与蚕豆的花期有一定的时间差,可以吸引更多的昆虫,提高授粉率。据调查,在这种套种模式下,蚕豆的授粉率可以提高15% - 20%,油菜籽的产量也能提高12% - 18%。

在蚕豆套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合理施肥,依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确定氮、磷、钾等肥料的比例。对于蚕豆来说,在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生长后期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有助于果实的发育。在不同的套种模式下,对肥料的使用量进行调整也是必要的。还要关注病虫害的防治,虽然套种有些模式可以减少病虫害,但也不是绝对的。要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

总之,蚕豆套种是一门充满知识和技巧的学问。不同的套种模式适应不同的环境、土壤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各类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才能在套种中获得理想的收益,让土地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