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阿丹的拍档被团灭,但阿丹逃跑了。阿豪被质疑有“变节”倾向,他虽然回归警队,但同事对其避而远之,相关部门也一直在秘密调查他。阿豪很失落,这时,他内心还很坚定,他想做一个好差佬。一次偶然机会,他在路上巧遇阿丹,他毫不犹豫地抛弃黎姿饰演的女友,追随阿丹而去。
阿豪想亲手抓到阿丹,然后证明自己是个好差佬。阿豪随阿丹来到蒙古边境,他这才发现,阿丹的目的,是贩卖飞弹,他们要将飞弹沿内地边境秘密运往香港。在这个过程,阿豪和阿丹生死相依,逐渐建立深厚的情谊。阿丹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人,阿豪在与其相处过程中,渐渐地被阿丹的思想浸染。阿丹有些言论,特别有意思,大致如下:大部分漂亮国媒体,都是漂亮国政府的喉舌。你应该去中东看看,你认为是坏人的人,在他们那,可能是英雄。要学会逆向思维。坐牢只会令我学到更多,将来更难对付我。你干差佬多少钱一个月?跟我干,我们分一千万美金,这是你十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我不相信有人这么傻。另一边,警方对阿豪的态度一直摇摆。他们一开始不相信阿豪,向内地发布阿豪通缉令,后来,他们内部又开始分裂,只有一部分人选择相信阿豪。这种摇摆的态度,实际上是在将阿豪推向孤立无援的深渊,在那个深渊里,他只能自己抉择,爬向哪个出口。最后,阿豪选择了“做一个好差佬”,出卖了“阿丹”。影片结尾,有些耐人寻味,阿豪做回了差佬,他穿上制服后,点燃了一根雪茄,神情与阿丹一模一样(雪茄是阿丹教阿豪抽的)。或许,阿豪早已“变节”,不是“身体变节”,而是内心“变节”,他不再傻傻地认为,这个世界只有黑与白,而是一片混沌。剧情大致如此,我认为该片有5大亮点。首先,该片的“格局”很大,不同于一般香港警匪片,“战场”局限于“街头巷尾”,该片将“战场”无限拉长,从香港到蒙古边境,从边境又折回香港,视野无比辽阔,这手笔,恐怕只有全盛时期的成龙电影能做到;一般警匪片,悍匪大多是抢劫银行,该片,悍匪竟然倒卖军火。
我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该电影,是在小学的教室里,那时候,学校组织放电影,将课桌移开,全校师生挤在教室里看。那时候,我看不懂什么“身份焦虑”,只知道结尾的追车戏码特别刺激,心里暗道,这就是大片啊。其次,双线叙事,主角游走于警方与悍匪之间,警方对其态度摇摆,内部分裂成两派,有人认为他叛变了,有人认为他坚守着底线;悍匪则表现出无条件地信任。主角身处无间地狱,似乎摆在眼前的每一条路,都是绝路。这种绝望的描摹,于我来看,比《无间道》更深刻,主角的认知系统已经崩溃,黑白不再分明,而是一片混沌。在这种境地下,他或许也成为了一个“混沌”的人。此外,为什么我要强调双线叙事呢。在警方那条线,虽然阿豪没有参与,但是,你想想,那些人的决定,其实也能决定阿豪的生死,甚至,不管阿豪在阿丹那方如何选择,只要警方放弃,阿豪就是死路一条。第三,该片塑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反派”,他具有领袖气质(近乎X教),缜密的思辨能力,独特的世界观,清醒的头脑,健壮的四肢。几乎任何男人都难以抵挡其魅力,情不自禁想亲热地称呼其为“哥哥”,甘愿替其赴汤蹈火。此外,阿丹在该片中的设定,是一个没有国籍的人,他其实和阿豪一样,身份复杂,但此人没有身份焦虑,他觉得他这个状态挺好,或许,阿丹此角色正是电影创作者的某种认知投射吧。第四,该片借用“卧底”的特殊身份,探讨港人的“身份认同”话题。阿豪到底如何看待自己身份,港人如何看待自己身份,这个问题,恐怕时间已经回答得很清楚。第五,吴镇宇与黎姿的精彩出演。吴镇宇在该片中饰演警队的心理医生,戏份不多,但其神神叨叨的演技依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吴镇宇是个神奇的演员,当他演配角时,主角的光彩往往会被他侵蚀干净。黎姿在该片中,其实就是个花瓶的定位,但是,这个花瓶必不可少,没有她,该片将少许多靓丽风景。总之,推荐《豪情盖天》。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爱心][爱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