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仲兵:智慧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律媒先锋 2021-04-27 14:44:38

作者:金仲兵

据国家网信办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2018年12月国内网民已达近8.3亿,互联网普及率突破59.6%,网民规模不断提升。我们不乏听到某网红开网店生意爆好、某女主播年收入超过明星的新闻,而知识人群在互联网上变现学识却越来越难,前段时间热闹登场的“分答”如今已沉寂多日就是印证之一。知识型IP变现之路看起来不是坦途,需寻找它法。

一、网红入门:

1.主观题:

(1)什么是网红?

有突出特点、技能和智慧的知名人士,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方式,实现内容输出和经济收益。

有人将美丽、富有、轻松、自由与网红划等号,这是极大误导。

有人甚至脱离内涵,特指“美丽产业”,有些悖离女权主义。

狭义:以直播为唯一或主要手段,如淘宝网店,但同样可能多平台平行输出;

广义:直播之外,还有图、文、音、视方式,及线下演讲、沙龙等,如吴晓波、罗振宇们。

(2)为什么想成为网红?

(3)心中最红的网红是谁?

(4)最信任的网红是谁?

愿用全部身价一起风险创业吗?

2.客观题:

想与信任的网红合作,总共分几步?

(1)面议。

(2)尽调。

(3)合作(或分手)。

3.思考题:

(1)为什么要到线下?

真实性和安全感。

(2)线上与线下有什么区别?

同上,并进一步完成非网工作。

二、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1.网红经济四要素

(1)网红:自身条件(素养、气质、专业)。

(2)平台:团队、推广、支撑、合作。

(3)产品:网红是平台的一级产品,网红主业是二级产品,如带货、讲课、表演等。“大”网红的边际效应较强(即产业链的拉动性),会产生更多次级产品。

(4)资本:资本参与打造和运营,但要防止资本无限绑架,取其平衡,保持相对独立,是一个“好”网红的基本定位。

(5)京讯网红:个体、律所、文视、预算。

2.网红要具备专业+全面的知识素养

(1)专业知识方面是必备技能。

(2)知识全面,融汇贯通,应用得体,让粉丝达到望而却步的敬仰、崇拜的高度,保持粉丝“导师”的高度,进而实现热度不减。

3.网红要学会讲话的艺术

(1)发音标准,节奏拟扬(可学习韵律诗和音乐,理解舞蹈、运动、工作等相关知识)。

(2)逻辑清晰,语言简练,表达精准,意在提高交流效率。

(3)风趣幽默,互动及时,吸引关注并带动气氛。

(4)有控场能力,成为所有语言场域的主角和引领者。

4.网红要懂得形象展示的艺术

形象是正面网红的基础条件,言谈举止,接人待物,衣装容表,需要专业设计和训练,直至成为一种潜意识。

5.实现价值

(1)市场价值:客户、营收。

(2)社会价值:输出正向道德、专业知识和服务。

三、运营与维护

1.打造网红IP:

(1)定位专业方向、言行风格、形象仪表。

(2)选择平台,突出重点,定期输出。

(3)建立团队,分工明确,特出专长。

2.运营与维护:

(1)积累人气(知名度),让受众听到、看到(刷存在感)。

(2)网上网下分别互动或二线联动,实现现场接触,增强引领或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积累热度和流量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目标群体的质量:同质度。

(3)多方出镜,参与各类交流活动,学习更多知识。

(4)另辟理论营销。

3.建立社群

(1)高度同质化

同质化即价值和意识共识,即凝聚力和行动力。整合一致行为人,并进而从网红/粉丝式互动模式走向深层事业合作。

(2)优化团队和营销方案,社群细分、裂变。

(3)防止潜流。

四、案例、逻辑与鸡汤

1.案例

(1)迂回式

《你好,李焕英》主角张小斐:从电影高材生到小品演员,当贾玲的助理和冯巩的徒孙。冯的一句话可能是触底反弹的重要指导:先当一名小品演员,让观众知道你是谁。当关注度(粉丝)够高时,就可以带动引领消费者的口味,从小品回归影视,成功之路也水到渠成。

(2)积累式

黄宏用小品讽刺电视明星,不管演的咋样,先混个脸熟。经典台词:先混个脸熟。

(3)改变式

李宇春多年坚持中性、男性风格,以“春哥”闻名。在积累足够的粉丝群体和社会影响力后,在带动、引领能力足以压倒反对声音的前提下,近年才稍微回归女性内涵,但发型如故。

(4)救赎式

罗永浩从创业能手到负债大王,能屈能伸,重头再来,本身是一部网红简史。

(5)智慧式

吴晓波

罗振宇

(6)个人奖项

2.网红逻辑

(1)代价:网红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成功模式,与所有成功一样,代价是付出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工作,适应没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

(2)机会:人人都有成为好律师和大律师的权利和机会,同样,人人也都有成为网红的权利和机会,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网红。

如果人人都是网红,世界上也就没有了网红。那时只能看谁更好,更专业。

(3)概率:因为存在成功概率,所以才有专业化打造、包装和宣传的必要,才出现不断筛选和淘汰的过程。

(4)多元:直播催生了大量网红,但网红不一定都要直播,其它渠道也可,并且多元化传播更是智慧网红。

(5)鸡汤:网红没有捷径,经历了暴风雨,剩下和活下来的才是胜利者,才是网红,才能享有鲜花和收益。

可见,网红是一个经历“修炼”的过程:网红的背后不全是泪,但肯定有泪。

(6)网黑:网红现象致人误解,在此网黑一下应无伤大雅:即是否需要用理性主义视角,对这种新的成功方式进行冷静反思?成功会如此迅速吗?

人生总在舍与得间权衡,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在成为网红、享受鲜花、汽车、房屋等打赏和掌声同时,愿意承受另一面被对手唱黑的打击和考验吗?

如果已经准备好了,那就具备网红的基本心理素质。否则,请退出。

3.讨论题:

见仁见智----《奇葩说7》熊浩:正确解读一夜成名

https://www.iqiyi.com/v_1zhugtwvkys.html?list=1irua3ta5bm

五、作砼律界有价值的网红!

金仲兵:《互联网直播规定》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http://www.caogen.com/Topic/86729.html

最高检:对“网红代言、直播带货”中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2-20/doc-ikftpnny8584803.shtml?lt;br/

总之,网红并非一日炼成,网红也必须坚持正向发展。希望走出兴勃败忽的网红思维和成功误区,脚踏实地迈出每一步,通过爱迪生式9999次的失败进行积累,用马云式的努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理性成长。

0 阅读:0
律媒先锋

律媒先锋

法律案例,政策解讯,财经分析,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