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杨斌:谦逊,让慈善更伟大

温瑜聊教育 2024-11-30 04:36:41

谦逊的慈善,慈善所带来的帮助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慈善经常表现出一种自愿“给予”的帮助行为,扶贫济困,救急纾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社会福利均衡。

经济学者从第三次分配的视角,理解“慈善”丰富着没有被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所涵盖着的资源和财富分配,让社会生态系统更健康永续。

伦理学者则看重社会力量在从事捐赠和志愿服务等公益慈善行为时,都有传递和提升积极正向的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内嵌和彰显着仁爱与共享的理念。

因此,慈善行为,既有着资源的自愿有意的流动,也有着精神的自然有益的传承。

如果慈善关注给予帮助所带来的某种看得见的物理变化,那么需要认真思考、精心选择的,就会是帮助谁?帮多少?何时帮?这将影响到资源流向,流速以及时机。这些也都是有专门学问的,要想做到高效并不容易,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慈善事业要有专家人士、专精设计、专业运营的原因。

而更难做好的,甚至仍未得到足够觉知的,却是给予帮助的过程所体现的某种有感却未必显性的心理影响,所承载的某种无形却袒露本质的精神力量。某种角度上看,后者的影响更长远,也因此值得多留意用心。

如何才算留意用心?我想试着描述关于“给予帮助并不简单”的另一种思考角度,用一句话说就是:为何给予,如何帮助,更显慈善初心。(Why/How you give is also what you give.)这是我提出“谦逊的慈善”这个概念的一个出发点——谦逊的慈善,就谦逊在重视慈善动机的自在(为何),讲究慈善行为的得体(如何)。如果从伦理进路来看,大致上是一种非功利论、非契约论的视角。

先说“为何”给予,也就是慈善的目的。

“谦逊的慈善”在目的方面,体现出“四个不以”的特征:不以收获赞美和关注为目的,不以商业收获为目的,不以证明自己为目的,不以支配他人为目的。慈善的动机的自在性,就是说,慈善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其他外在的结果,不从属于外在的约定。

具体而言,慈善举动,帮助行为,是很可能会带来正向的赞美与关注,提升着个体和组织的美誉度,但这个“伴随而来”的美名是否算作“浪得”,在康德看来,要品一品慈善行动主体的动机,是否良善纯净。

即使刻意低调,也可能会雁过留声,自不必过分苛责,但这里审视察看的,是初衷,是出发点,这得要扪自己的心。

同样的,不管长期或是直接,慈善义举都可能会有某种对于组织有益的回报,有些回报是体现为经济性的、财务性的,但是否与捐赠和给予直接相关,不少时候也难甄别细分。

然而,不以商业收获为目的,仍然能表现在许多在冠名、品牌联合与赠予后的互动协同的细节中。许多慈善人士,常有极力避免“瓜田李下”之嫌疑的过度谨慎,事实证明,这并非只涉及到一人一家的一声清名,也关乎慈、善、爱、悯等大义在整个社会中是否被视作另外一种可计算回报率的“买卖”。买卖划算,确实是会引起更多人趋之效仿,但却背离了谦逊的慈善之道。

证明自己、支配他人,说的都是人性的弱点。不知觉中,蛮自然地,人们在给予帮助中成为座上宾,扮演主宰者,作为人生赢家,享受着某种准“权力”或者正当性、合法性所带来的优越,以及对受助者的影响与支使。

在公司实践中对于环境、责任和治理上的缺欠,也许可以伴随着从事的慈善而获得某种救赎;个人成长中在灰色地带的挣扎与奋斗,泥泞坎坷中的难以两全的脱困选择,在成功后的乐善好施中得证其明,收获心安理得。

在价值观的维度,在道路选择上,谦逊的慈善并不认为慈善本身就有着更高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更不要说代人选择、使人服从,迫人附和。当有舆论指向受助者“罔顾”“辜负”了帮助者的良苦用心、一片好心时,谦逊的慈善者自身却很淡然。

这“四个不以”,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说的一件事——谦逊的慈善,所反对的,是披着帮助外衣、假慈善之名的交易型的行为;谦逊的慈善,慈善所带来的帮助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

而从“如何”帮助才是得体的角度,谦逊的慈善可以提供三个关键词供参考:平等合作、关系长期、人格垂范。

在慈善中,有一个境界值得追求,那就是自觉跳出施与受的刻板角色,而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角色关系,帮助成为相互的,实现也是共同的。

我经常听到一些慈善人士说——你们不要感谢我,是我要感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尽些心力。时间久了,交往深了,我逐渐真正体会到,于他们而言,这话真的不是客套,不是象征性的谦辞,而是从他们内心深处所自然流露出来的谦逊。

我何德何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能让我为他人做些什么,为这个境遇的改善做些什么,为这个崇高的福祉贡献些力所能及——这是谦逊的慈善的心声。这种平等合作,具有开放性,也有延伸力,让慈善焕发着融合之美。

谦逊的慈善,特别表现在把人与人的关系也看到是慈善帮助的重要收获,甚至是幸福来源,而这就得是长期性的关系。

许多好的慈善项目,就像是一直就在那里,也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样子。因为慈善而结缘的彼此,由打交道而生交情,常常成为人生中相互关心、充满体贴的伙伴关系。

谦逊的慈善是常青的,更是长情的,经常跨越代际,缔结学缘亲缘,哺育着人和人之间一些美好的情感。在这种长期性的氛围中,帮助是人本的,是一一的。

我见过不少慈善人士愿意花很多时间跟接受他们支持而探索的学者、接受他们的资助而成长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并从旁给予指点、提携乃至于深度合作等许多人际帮助。越是着眼于长期,慈善就越滋养出从容大气、敢想愿试。

之所以有谦逊的慈善,是有谦逊的人格在里头,是形神一致的、言行一致的慈善。慈善不比大小,心意最为难得。

许多慈善人士并非大富,甚至在助力公益时是勉力为之,但非常注重诺言,看重落实。他们所不喜欢的,是资源被消耗在并不能起到帮助作用的一些过程、仪式、行政事务上,甚至他们会因此而感到痛心。

他们所鼓励学生的,也是他们心里想的和身体力行的。他们自身所表现出的精神,也在勉励着受到他们支持帮助的后辈,像他们一样负责任、有爱心。

许多针对年轻人的慈善行为,会深刻地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而不仅仅只是一过的境遇,其中起作用的,财务资源是一方面,认可鼓励是一方面,榜样的精神力量或者叫人格垂范是绝不可低估的。

这就是我所提出的“谦逊的慈善”的一点思考,想给小荷才露并蕴藏着巨大可能的中国慈善实践提供些许可以叫做领导力角度的建议。

是的,领导力如果从领导个体、领导团队、领导组织这三层延伸开来看的话,超越组织边界的社会领导力,经常是慈善参与者贡献者自己并非那么自觉,却实实在在发挥着的影响。谦逊的慈善,除开其中的物质资源给予,也给社会贡献着有机的精神财富。

谦逊,让慈善更伟大。

(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作者在世界公益慈善论坛2020 特别会议上的演讲,经作者授权发布)

0 阅读:2

温瑜聊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