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节约”这一词时常挂在老人们的嘴边,家中若有谁做了浪费的事,妈妈那严厉的目光立马射来!就连我上学时的书本封面上都贴着“节约是一种美德”的标语……以至于大家对于“节约”这件事的印象早已负面到极致。
但在“破防”后发现,大家其实都太迷信节俭了。看完这些网友分享的故事才发现,所谓的“无用节俭行为”竟是“辛苦”与“浪费”的根源!


曾以为节约就是好事,但是“节费”≠“节俭”。很多时候,节俭只是无用功。有网友从小到大都把自己花的钱分得很清楚,曾天真的以为这样就“很节俭”,可结果才发现 自己一生都在为这种“节俭”买单——一开始省的钱,后来一定要花更多的钱来补救。
节俭有其个人和家庭的局限性,这篇文章就来和大家说说那7种“辛苦但无用的节俭行为”~

行为一、追求节俭,结果花了更高的钱

“节俭”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因小失大”。比如 很多人认为生活中要追求“节俭”,家里只要用最便宜的家电就好。
但也有可能因为便宜的家电使用频率低、质量差,导致故障率高,最后还得花更多的钱去维修,甚至更换新家电。
行为二、追求优惠但忽视质量,平替反而更贵

“因小失大”也会出现在 “用最便宜的售价买最便宜的产品”中。“平替”产品是很多人追求折扣、优惠时的常见选择, 可往往买到的都是劣质的、使用体验差的产品。
比如化妆品、护肤品一开始买平替,结果发现 用着不舒服还容易过敏,最后还是得去买正品, 甚至成本更高!
行为三、追求省钱但最终隐形消费更多

在购买的过程中,有的人购物太“节俭”, 不愿意多花一毛钱。但这样反而会 因为买的东西质量差、使用体验差、使用寿命短,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以至于后期反而要花更多的钱。
这就会让原本想要节省的预算不保,甚至隐形消费更多, 假如是买了促销折扣比最便宜的店还便宜的产品,还会让自己觉得生活质量下降,这种节俭真的太划不来了!
行为四、舍不得退货,最后买了无用物品占空间

“退货率”也是刚买完东西就后悔的人的共同特征。大家总会有这样的经历:为了折扣买了诸多不合适的衣服、鞋子, 最后只会占空间、占钱罢了。
很多人会选择将不合适的衣服放在衣柜里继续堆积,那还不如直接退货!不是贪图一时的折扣, 而是理性的选择能用、能穿的物品。
行为五、追求优惠但却被套路,白花冤屈钱

有网友发现,不管是超市购物,还是线上的购物,很多时候都会出现 “满减”、“满多少包邮”等等促销活动。
没想到这些花哨的促销活动背后往往都是商家从中获利的另一种方式!要是买的东西没有达到满减的金额 ,就会多花冤屈钱;不需要的东西还会被促销活动吸引买下……
行为六、买东西不考虑价格细节,钱花得冤屈

甚至总会有人把“节俭”当成不花冤屈钱的代名词。“为了省钱”,自己买东西时就不会像别人买东西时一样 关注价格细节:原价格、折扣率等。
过分地关注价格本身, 对价格本身不对所购商品的性价比考虑,一开始就会为了买大牌、打折款、伪名牌等付出更高的价格,最后还是不划算!
行为七、家里攒满了废品,为了扔掉废品而累

有网友爆料:自己以前家里会攒很多有废旧的物品—— 废旧电池、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饮料瓶、塑料瓶等等。
这些都需要后期花时间去处理, 甚至长期堆在角落里还影响空气质量,想处理掉还得花时间去分类,这种“节俭”真是太没有必要了!

>>总结:节俭消费不应以人为主观感受的为重

其实“节俭”这个词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很多人对“节俭”二字的概念偏差。真正的节俭并非只注重一时的省钱, 而是注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长期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单单在乎当前的省钱。
不然,追求品牌、买大牌的高品质生活,甚至花钱请家政也比不上“省钱”这件事重要!得不偿失的“节俭” ,有网友就叫它 “伪节俭”~
>>如何避免“伪节俭”?看这三个方向就够了
方向一:花大价钱买品牌商品,定期评估性价比

在追求“优质不贵”的消费时, 要注意所购商品的性价比,不要一味追求大牌。 化妆品、护肤品可考虑先买套装试用;电子产品可选择质量好、保修期长的;衣服鞋子可囤换季大促时打折。
也可以买之前买过的商品的同款时,做一次性价比对比。 比如在中秋节期间买月饼时,就可对比之前双11买过、但没吃完的月饼的单位价格。
方向二:多买长期使用的产品,计算长期成本

能长期使用的产品一定要算清楚长期成本。以 “大米”为例:看似是日常花钱最琐碎的产品,其实潜藏着大经济学问!
精白米比大米便宜,也并不一定真的划算。长期算下来, 精白米的营养价值低,营养要补,营养补剂又得比大米更贵;精白米口感差,还得添加其他调料调味,比起买大米便宜多了~
方向三:从细节上预算消费,避免盲目消费

为了避免“伪节俭”,学会“真节俭消费”也很关键。 可以先根据之前的消费记录、消费习惯来对下个月或下几个月的消费进行“预算”,制定相应的消费计划。
在购物时也可设置预算,预算过限直接关掉购物车。买东西时还可加入清单对比,买到价格比预算低、或比清单中价格更低的产品就是“赚到”了~


节俭消费的诱惑太大了,但是“伪节俭消费”也会给自己带来“财务危机”。闯过了“伪节俭消费”这道关后,才能迎来轻松又舒适的“节俭消费”~
事实上,节俭并不等于低质量消费。 “伪节俭”出现在我们追求折扣、平替、不退货的节俭行为中。有了正确的节俭观后,去掉“辛苦无用”的节俭行为,才能真正“轻松又舒适”地实现节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