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一位曾经活跃在建筑行业的老工程师,他患有晚期肺癌,医生判断他的生命只剩下半年左右的时日。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击碎了这个和睦温馨的家庭。
王先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小梅和小女儿小芳。小梅是家中的独子,一直在本市的一家公司任职。小芳则在外地打拼,是一名新闻记者。
面对父亲临终的病情,小梅毅然决定辞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顾生病的父亲。父亲则坚持不让小芳知道实情,生怕她放弃事业回来。
父亲无奈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愧疚和不舍。
就这样,小梅开始了漫长的照顾父亲的日子。每天她都细心地照料父亲的起居,为他准备营养丰富的饮食。可是,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会突然咳血,小梅就会立即叫救护车将他送往医院。
小梅总是用坚强和乐观来对待一切,她会温柔地说:"爸,您就好好休息吧,有女儿在,您尽管放心。"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
小梅按照父亲的嘱咐,始终没有将实情告知妹妹。每次和妹妹通话,她都会隐瞒父亲的病情,以免妹妹为此牵肠挂肚。
就这样,一个姐姐含辛茹苦地照顾着生命垂危的父亲,另一个妹妹则在外地绽放光芒,对家中的一切浑然不知。
当医生宣布死讯时,小梅痛哭失声,整个人瘫软在地。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悲痛和无助,仿佛生命的意义都已荡然无存。护士们上前将她扶起,她的眼泪滚烫地滴在父亲冰冷的手背上。
在痛苦的同时,小梅也意识到她必须要为父亲操办后事。她一个人安排了火化的事宜,并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父亲生前亲笔写下的遗嘱。
遗嘱上写着,要将位于市中心的那套房产全部留给小女儿小芳。
做了深深的心理建设后,小梅打电话将这个噩耗告知了妹妹小芳。
电话那头的小芳当场就哭了起来,她无法相信亲爱的父亲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小梅连忙解释父亲的病情,还有遗嘱的事。小芳痛哭流涕,说一定要立即回来。
几天后,小芳便带着肿胀的双眼、憔悴的面容回到了家中。一进门,她就紧紧抱住姐姐痛哭起来。
小梅拍着妹妹的背,安慰道:"傻妹妹,爸爸是最疼爱你的,他不希望你因为他而耽误了前程。他对你的祝福,就是我们最大的慰藉了。"
姐妹俩相拥而泣,宣泄着内心的悲伤。良久,小梅拉着妹妹进了屋,让她先在自己的房间里稍作休息。
按照遗嘱,小梅很快就将房产过户到了妹妹小芳的名下。小芳却执意不要,她拼命要和姐姐平分房产。
"梅姐,这不公平!您这些年在家里辛苦照顾爸爸,我却在外边自在逍遥,怎么可以就这样占去爸爸的全部遗产呢?"小芳说着,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小梅摇了摇头,脸上是坚定的神情:"爸爸的遗愿就是我的心愿,我们必须要尊重爸爸的决定。"
虽然小梅已经三番五次向妹妹解释,但小芳依旧无法接受房产完全归她所有。姐妹俩因此争吵了好几次,气氛一度非常紧张。
有一次,两人吵得情绪失控,小芳甚至冲口而出:"如果当初你照顾得再好一些,说不定爸爸就不会这么快离开我们了!"
这句话犹如重锤般狠狠击中了小梅的心房。她瞬间痛哭失声,整个人无力地瘫坐在地。小芳看到姐姐这个样子,也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拥抱着她,语无伦次地道歉。
小芳点点头,姐妹俩终于重新找回了手足之情。
"梅姐,我已经在外地混迹多年了,是时候回到家里好好陪陪您了。"小芳说,"而且,爸爸的遗愿就是让我拥有这所房子,我当然要常住在这里。"
小梅欣慰地点点头,她由衷地感到高兴,至少从今往后她不会再孤单一个人了。
小芳把父亲的卧室重新布置了一番,添加了一些温馨可爱的装饰,成为了她们的储物间。有时候,她会做一些父亲生前爱吃的家常菜,然后姐妹俩就并肩坐在餐桌前,追忆着父亲的点点滴滴。
"记得吗梅姐,爸爸以前最喜欢吃芝麻糊盘子了。"小芳笑着说,"每次吃完都要舔干净盘子里的每一滴。"
小梅也会会心一笑,说起父亲生前的种种有趣小习惯。就这样,姐妹俩的感情越来越好,房子里也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温馨与欢乐。
小梅吓了一跳,连连摆手:"不不不,这怎么可以呢?爸爸的遗愿就是让你拥有这所房子。"
小梅听了,也热泪盈眶。她上前紧紧拥抱住妹妹,说:"傻妹妹,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没有人应该为此自责。爸爸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我们姐妹和睦相处,互相关爱。"
从那以后,姐妹俩彻底重拾了亲密的手足之情,就像小时候那样无话不谈。她们互相分担着家务,互相关心着对方的生活,仿佛重新找回了家的意义和温暖。
小梅点点头,深有同感:"是啊,正因为有了这所房子,我们才永远有了家的归属感。"
姐妹俩并肩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有说有笑地分享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小芳渐渐开始在家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她说在这里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有时候,小芳也会主动分担家务,为姐姐减轻负担。姐妹俩的关系比从前更加亲密无间,就像一对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小梅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名利场上有多大的成就,而在于我们对亲人的爱和陪伴。只要活着,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关爱身边的人。有了妹妹的陪伴,她的生活重新充满了温暖和动力。
父亲生前,小梅一直在全心全意地照顾着他。现在,虽然父亲离开了,但她依然能够通过妹妹,延续对家人的照顾和关爱。
小梅常常想,如果当年她没有辞去工作专心在家,父亲说不定活不了这么久。所以,她毫无怨言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把房子留给了妹妹。她觉得,这就是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