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妻子王璇梅有多美?性情温婉眉眼动人,两人恩爱多年生4子

琦琦评过 2025-04-04 04:40:29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有人曾提出过疑问该如何去形容革命夫妻的情感呢?是同甘共苦还是砥砺前行,实际上革命夫妻的浪漫从不在于细节上,而是在于生活中。

陈锡联和妻子王璇梅就是如此,两人从未说过甜言蜜语,也没有现如今大众所在意的仪式感,但是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却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彼此身边。

王璇梅和丈夫的相识还是因为陈赓大将,有他牵线搭桥,两人的感情才能得以发展与延续,他们夫妻二人之间又有着怎样平淡温馨的故事呢?

对于陈锡联大家了解多少呢?他的本名叫做陈锡廉,后来才更改了最后一个字,他的出生并不是很好,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陈锡联从小就对革命非常看重,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安南游击队,虽说没有参加大型的战役,但是也让陈锡廉对未来有了畅想。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他在1929年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就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陈锡联的心中自己的一腔抱负也终于有了能够施展的地方。

陈锡联在作战方面有勇有谋,因此也一度受到了领导者的欣赏,在刚加入共产党的次年,陈锡联就成为了红四方面军任连政治指导员。

他的名气虽然没有陈毅、陈赓、粟裕等将领大,但是也是实实在在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并且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没有选择退居二线,而是执意要奔赴前线,在1937年10月就亲率部队趁着月黑风高视线不佳偷袭了日军修建在阳明堡的机场。

这一战摧毁了日寇战机24架,也是他所率领的129师出兵的第一仗,不仅打了个“开门红”,还将敌军的空中支援力量直接切断,为后续国民军对日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因为这场战役,日寇也不得不选择退守后方,不仅在日寇中打响了威名,在国民军中也凸显出了优势,因为这次偷袭的成功,129师还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嘉奖。

这对陈锡联来说是鼓励同时也是肯定,大大的增加了陈锡联作战的积极性,后来他也率领部队先后参加了神头岭、晋东南等地的“反九路围攻”战役。

抗日战争打响时陈锡联仅仅只是129师385旅769团的团长,但在1938年他就得到了晋升,成为了129师385旅的旅长,不仅如此,还成为了太行军区第三分区的司令员。

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从基层做到了将领,这也展现了陈锡联在抗战过程中的勇谋与忠诚,虽说成为了司令员,但他的抗战之路却没有因此而停歇。

1940年他再次率领着部众在狮垴山给日寇的“腰窝”上狠狠戳了一刀,不仅歼灭了大量的日寇,还顺利牵制了日伪军,为129师的破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锡联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中央的赏识,毛主席还曾与他见面,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陈锡联就前往了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陈锡联在抗战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却充满了坎坷,陈锡联在遇到王璇梅之前还有一位夫人,两人也是伉俪多年。

奈何天不遂人愿,在1948年春天,陈锡联的夫人就因病离世了,还留下了一个年仅3岁的孩子,陈锡联带兵打仗擅长,但是照顾孩子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在此时,陈赓就将自己的妹妹王璇梅介绍给了陈锡联,陈赓与陈锡联的关系本就十分要好,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两人还曾一起参加体力劳动。

那时两人共同推着一个独轮车,陈赓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为了省力,陈赓提出自己推着陈锡联走,而在结束劳作返回时又由陈锡联推着自己走。

虽说看似非常公平,一人一次,但是陈锡联在尝试过几天以后,就发现了陈赓大哥的省力的主意实则是个“鬼主意”。

去劳作的路上精力充沛,推着一个人走自然不成问题,毕竟都是上过战场厮杀的将领,这点力气还是有的。

但是在劳作以后,浑身都是软趴趴的,此时陈锡联却还要费力将陈赓推回去,更是辛劳,陈赓则是在劳累以后不用自己走回去,“享受”着弟弟的“关怀”。

当陈锡联发现自己上当以后说什么也不同意了,最终两人通过商讨,敲定了一人一次的方案,两人的情谊也是从那时起就“根深蒂固”了。

因此在陈锡联独自带孩子非常“困窘”时,陈赓就开始给他物色媳妇,而他的选择也很有意思,直接就挑中了自己的妹妹。

这样一来,原本就是好兄弟的关系,如今是更上了一层楼,两人还成为了连襟,只是在初次听到这话时陈锡联并没有相信。

他还打趣到陈赓没有这么漂亮的妹妹,此时陈赓才言明,这不是自己的亲妹妹,而是王根英的妹妹,名叫王璇梅,自己虽说是哥哥,但实际上只是她的姐夫。

王根英是陈赓的前妻,在1939年冀南“反扫荡”突围时壮烈牺牲,从那之后陈赓就非常关照王璇梅,在她进入北方大学医学院读书时,陈赓还曾关心过她的个人问题。

写给她的信件满是哥哥对妹妹的爱护与疼惜,为了让妹妹能够拥有更加璀璨的人生,因此还特意嘱咐王璇梅不能在上学时期谈恋爱。

从小就跟在姐姐、姐夫身后放哨、送信的她尽管知晓陈赓已经再娶,但依旧是将他看作是自己的姐夫、亲人,因此对他说的话也是“言听计从”的。

在1949年陈赓见到了南下工作的妹妹王璇梅,看到她标志的模样,当即就决定把她介绍给陈锡联。

虽说陈锡联曾有过一段婚姻,并且还有一个孩子,但是本着对姐夫陈赓的信任,王璇梅也愿意先接触着试一试。

虽说签了这根红线,但奈何陈锡联骨子里还是非常直爽的,在战场上他懂得主动出击,在感情上却有些含蓄。

陈赓见状也是非常着急,为了促成两人的婚姻,陈赓又找到了陈锡联,对他“说教”了一番,并且还告诉他要主动,王璇梅是姑娘,自然是要害羞矜持一些的。

听了陈赓的话,陈锡联终于主动去找了王璇梅,长期的相处也让两人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在同年就举行了婚礼。

这段婚礼能够说成也全靠了陈赓,在两人的婚礼上,陈赓也是非常高兴,还打趣到他与陈锡联的关系,他说“我和锡联,先是同志,后来又成为了战友,做过同学,最终成了连襟”。

这样的革命情谊深厚又真挚,王璇梅在婚后也没有辜负陈赓的期许,将家中打理的非常好,陈锡联在她的照顾下,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的。

两人在婚后也度过了一段甜蜜又平常的时光,王璇梅先后为陈锡联生下了四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也是非常温馨。

不仅如此,夫妻二人对孩子的教育非常看中,一心想要将孩子们培养成将来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孩子们也非常争气,承袭了父辈的荣耀与辉煌。

一家人都为了中国而奋斗,父亲将自己的一腔热血贡献给了祖国,孩子们也承袭他的志愿,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的母亲王璇梅虽说没有像其他将军妻子那般在中国政治上占领一席之地,但是正因有她的付出,丈夫和孩子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奔赴在祖国建设事业中。

她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她与陈锡联的感情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是朝夕相处的细水长流又何尝不令人羡慕呢?

两人虽然共赴白头,但是却没能将这段感情画上圆满的句号,陈锡联在1999年6月10日因病救治无效于北京离世,终年85岁。

她的夫人心中也是悲痛不已,陈锡联离开以后她也一直深居简出,在孩子的照顾下,她也非常高寿,一直到102岁时身体还十分康健。

她的一生可谓是非常完美的,姐姐是可敬的女烈士,姐夫是开国大将,丈夫是开国上将,儿子也分别获得了大将与上将的军衔。

陈锡联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她的夫人为了让丈夫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一生都投入在家庭的事业中,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女性。

两人虽说是“半路夫妻”,但是真诚也将这段感情变得圆满,身为革命夫妻,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歌颂与学习。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幽默心战友情,厚葬阵亡黄埔校友--陈赓大将逸事 (4)2007年07月16日

0 阅读:4
琦琦评过

琦琦评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