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将士英勇杀敌,却鲜有人知在连云港附近的一场"小规模"海战中,竟有如此惨重的损失。1943年3月,一支由新四军抽调的51人干部队,为了赴延安学习,与日军发生了一场"木船对铁艇"的殊死较量。这支队伍中竟有11名团以上干部,其中不乏长征老将,更有7名巾帼英雄随行。他们本想借一艘普通民船,悄悄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谁料天不遂人愿,一场看似普通的航行,为何最终酿成了一场惨烈的战役?这支队伍又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
一、命运的转折
1943年初春,华中抗日根据地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中共中央发来一份急电,要求各根据地选派精干力量赴延安培训学习。这道命令传到新四军三师时,师长黄克诚立即召开会议,仔细筛选合适的干部人选。
当时的新四军三师,驻扎在江苏北部地区,与日军反复拉锯作战。经过反复商议,最终确定由师参谋长彭雄率领51名干部组成学习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构成十分特殊,既有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也有从敌后战场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
彭雄,这位在长征路上走过来的老革命,此时正值壮年。他曾在红四方面军担任重要职务,跟随张国焘南下,后来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被派往华中地区,在新四军中担任要职。
这支队伍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7名女同志。她们大多是从延安女子大学毕业后来到华中工作的知识分子,有的在军医院工作,有的在地方政府任职。其中就包括彭雄的爱人吴为真,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
队伍组建完成后,三师领导层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会上明确指出,这支队伍肩负着特殊使命:一是要将华中地区的作战经验带到延安,二是要学习延安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日军在淮海地区布下了重重封锁线,尤其是在连云港至徐州一线,日军的水陆巡逻十分严密。要想突破这道封锁线,必须精心策划路线。
经过反复研究,队伍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前进。他们将51人分成several个小组,每组配备当地向导,由熟悉地形的地下党员带路。计划是先乘船北上,到达山东境内后再转道西进。
3月15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这支队伍在秘密码头集结。他们将武器装备分别藏在鱼货和杂物中,有的人换上了渔民的衣服,有的人装扮成商贩。为了以防万一,每个人都记住了紧急联络的暗号和集结地点。
就在这群人准备启程的时候,当地的地下党联络员送来了一个重要情报:日军最近在海上增加了巡逻力量,还新增了几艘钢铁巡逻艇。这个消息让队伍不得不调整计划,决定改走近海航线,尽量避开日军的主要巡逻区。
二、伪装与启程
为了能顺利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这支队伍的伪装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当地地下党的协助下,他们找来了一艘老旧的渔船,这种渔船在当地随处可见,不会引起日军的特别注意。
船上的角色分工十分讲究。彭雄被安排扮演一个老渔民,他将自己的脸和手都抹上了油烟,穿上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破旧渔衣。其他的男同志们也都换上了渔民的衣着,有的负责撑篙,有的负责整理渔网,装扮得和真正的渔民一模一样。
最难的是7名女同志的伪装。在当时的渔船上很少见到女性,为了不引起怀疑,她们被分别安排了不同的角色。吴为真和另外两名女同志装扮成渔家妇女,负责在船舱里整理渔具和准备伙食。其余四名女同志则穿上了粗布衣裳,假扮成去赶集的农家女。
武器的隐藏也十分巧妙。步枪被拆解后藏在鱼篓的夹层里,手枪则藏在装满咸鱼的木桶底部。子弹分散在各处,有的藏在米袋里,有的藏在盐罐中,就连随身携带的文件也都被小心翼翼地藏在特制的防水布袋里。
当地的地下党员还专门请来了几位真正的老渔民,教导这些"新手渔民"如何说渔民的方言,怎样做出熟练的捕鱼动作。他们甚至还特意在船上放了一些活鱼,以备日军检查时使用。
为了让整个伪装更加逼真,队伍还特意制定了一套应对日军盘查的预案。如果遇到检查,由会说日语的同志出面周旋,其他人则要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他们甚至连渔民之间的称呼都事先排练好了,以防露出破绽。
3月16日凌晨,趁着浓雾弥漫,渔船悄悄离开了秘密码头。船上特意挂上了日军发放的"航行许可证",这是从当地渔民那里借来的。为了避开日军的主要巡逻路线,他们选择了一条较为偏僻的航道。
渔船刚驶出不久,突然遇到了一艘日军的巡逻艇。所有人立即按照预先演练的那样,有的装作在整理渔网,有的忙着收拾渔具。几名女同志更是装作害怕的样子,缩在船舱里不敢露面。
巡逻艇上的日军用探照灯照了照渔船,见是一艘普通的渔船,加上浓雾阻碍视线,竟然就这样放他们过去了。这第一次的惊险过关,让所有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更大的危险正在前方等着他们。天气突然转阴,海面上起了大风,这对于一艘满载人员的渔船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三、惊心动魄的遭遇
天空阴沉沉的,海面上风浪渐起。渔船在连云港附近海域航行了将近四个小时后,突然遭遇了一个意外:海上起了大风,渔船无法继续前行,只能在秦山岛附近的海域暂时停泊。
这片海域恰好是日军的重要据点之一。秦山岛上的日军要塞驻扎着一个中队的兵力,配备有数艘钢铁巡逻艇,专门负责这一带的海上巡逻任务。
上午十点左右,一艘日军巡逻艇向这艘可疑的渔船驶来。巡逻艇上的探照灯在船舱前后来回扫射,三名日军士兵手持步枪,大声呵斥着要检查船只。
按照预定计划,会说日语的同志立即出面与日军周旋。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渔业许可证,解释说是附近渔村的渔民,因为风浪太大才不得不在此停泊。
但日军并不买账。一名军曹带着四名士兵登上了渔船,开始仔细搜查。他们掀开鱼篓查看,掀起船板检查,甚至连船舱里的米袋都不放过。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一名日军士兵在翻动渔具时,不小心碰倒了一个装满咸鱼的木桶。木桶倒地后,藏在底部的手枪滚了出来。
"敌袭!"日军士兵立即大喊起来,同时举枪就要射击。
情况危急,彭雄当机立断,一个箭步冲上去夺下了那名日军的步枪。其他同志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从各处取出藏好的武器。
转眼间,平静的渔船上爆发出激烈的枪战。日军巡逻艇上的机枪开始扫射,子弹打得渔船上的木板噼啪作响。我军战士们则利用船舱和渔具作掩护,与敌人展开近距离交火。
战斗异常激烈。船上的几名女同志也加入战斗,她们负责为战友们传递弹药,同时照看受伤的同志。吴为真更是拿起步枪,和敌人展开对射。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中,我军的处境十分不利。敌人不仅有数量优势,还有巡逻艇上的重武器支援。而我军战士们只能依靠步枪和手枪与之对抗。
更糟糕的是,枪声已经惊动了秦山岛上的日军。远处又有三艘巡逻艇正在快速驶来。渔船上的弹药补给有限,继续战斗下去将会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彭雄果断下达了新的战斗部署。他命令能游泳的同志准备弃船突围,同时派出一个小组负责掩护其他人撤离。这个决定,为接下来更加惨烈的战斗埋下了伏笔。
四、生死抉择时刻
渔船在枪林弹雨中已经向浅滩偏移,船体被打得千疮百孔。三艘日军巡逻艇逼近后,立即展开了包围之势,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渔船周围的海域。
彭雄立即命令将船上仅存的两箱手榴弹分发下去。这是他们最后的重火力武器。第一批准备突围的战士们脱掉了外衣,将手枪和手榴弹用布条牢牢绑在身上。
突围开始了。趁着日军换弹的间隙,五名战士纵身跳入海中,借着巨大的浪花掩护向岸边游去。其他同志则向日军巡逻艇投掷手榴弹,吸引火力。
这时候,一发榴弹击中了渔船的船舷,整艘船剧烈摇晃起来。船舱进水很快,但这反而给了突围战士们一个掩护。浑浊的海水中,战士们一边游动,一边利用海浪的起伏躲避敌人的子弹。
在岸边待命的地下党游击队发现了海上的战斗,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接应。他们利用芦苇荡的掩护,向日军巡逻艇开火,为水中的战士们创造突围机会。
第二批突围的战士中包括了几名女同志。由于海水温度很低,加上体力消耗巨大,有的同志开始体力不支。吴为真在水中主动接过一名伤员,帮助他向岸边游去。
眼看突围有了希望,日军突然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集中火力射击水中的目标,而是调转船头,用机枪扫射岸边的接应人员。这让突围行动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留在船上的战士们面临着严峻的选择。弹药即将耗尽,而船舱已经进水到了膝盖位置。彭雄命令剩余人员分两组行动:一组继续向敌人射击,另一组帮助伤员准备突围。
就在这时,第四艘日军巡逻艇上射来的一排子弹击中了彭雄的胸部。但他仍然坚持站在船头,指挥最后一批战士突围。他将仅剩的几颗手榴弹扔向最近的巡逻艇,逼退了正要靠近的敌人。
海面上的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渔船已经完全倾斜,即将沉没。最后一批突围的战士在跳海前,不得不将重伤的同志们托付给了随行的真正渔民,请求他们设法将伤员送往安全地带。
随着渔船缓缓下沉,这场惨烈的海上遭遇战进入了最后阶段。岸边的游击队仍在坚持战斗,他们架设了两挺机枪,阻击企图追击的日军。这为水中的战士们争取到了宝贵的突围时间。
五、永垂不朽的牺牲
战斗结束后的统计令人心痛。在这场不到三小时的海战中,51名干部队成员中,16人壮烈牺牲,其中包括6名团以上干部。师参谋长彭雄因伤势过重,在被当地渔民救起后不久便与世长辞。
第二天凌晨,当地地下党组织立即派人前往战斗地点打捞烈士遗体。在芦阳区的渔民帮助下,他们找到了12具烈士遗体。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将遗体安葬在芦阳区的一处偏僻山坡上。
这次海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新四军三师指挥部。黄克诚师长立即派人前往芦阳区了解详细情况。通过幸存战士的叙述和当地群众的证言,这场"木船对铁艇"的战斗经过逐渐被还原。
在幸存的35名同志中,有23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吴为真虽然成功游到岸边,但因为在冰冷的海水中泡得太久,加上体力透支,整整昏迷了三天才醒来。
这次损失对新四军三师的打击极大。彭雄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参谋长,更是一位从长征时期就跟随党走过来的老革命。其他牺牲的团以上干部,也都是三师的骨干力量。
一周后,新四军三师在驻地召开了追悼会。会上宣读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在危急关头,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掩护同志突围;在弹尽粮绝之际,他们仍然坚守岗位,用生命阻击敌人。
这些英勇事迹很快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传开。当地群众编了一首歌谣:"木船迎战铁艇,弱小对抗强敌。宁死不当俘虏,英雄气贯长虹。"
芦阳区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守护烈士墓地。每年清明节,当地渔民都会带着子女来到墓前,讲述这场海战的故事。渐渐地,小沙东海战成为了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
1944年春,新四军总部专门派人来到芦阳区,详细调查了这场战斗。调查组在报告中这样写道:"小沙东海战虽然在规模上称不上重大,但51名同志面对优势装备的敌人,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在芦阳区为烈士们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碑文上镌刻着烈士们的名字,其中既有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也有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还有不畏牺牲的女战士。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为同一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