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去世的“享年”和“终年”,用法上有何区别?用错会贻笑大方

史新说 2022-10-21 20:57:27

我们现代人讲亲人或者其他人死了,一般的说法都是那个人离开人世了,或者说他已经不在了,很少会有人直接说某某死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已经习惯了的东西,这个呢,就是因为直接说“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是比较忌讳的。

不仅是现代人,古代人对于这方面的东西可是更加重视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地位,说“死”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皇帝,这应当是一个最普遍为人知晓和很典型的例子了。

我们通常都在影视剧里面看到,皇帝死了之后,会有专人通报,但是说的是皇帝“驾崩”或者“薨了”等,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

不仅仅是皇帝,还有我们国家。用来表示死了的词很多,比如“圆寂”,“驾鹤西归”等等。

还有两个表示死了的词, “享年”和“终年”,很多人都分不清这两个词的用法,也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两个词根本就没有太大差别,其实不然。

这两个词的用法虽然都是表示去世了,但是用法的差别可是大了去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寿数”的表示

我们平时是不会经常见到“享年”这个词的,但是如果仔细想想,我们在翻阅一些书籍资料的时候,记录一个人逝世之前的岁数,就是用“享年”这个词的,那么这个“寿数”,到底要怎么表达呢?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有一个共通的习俗,就是在人逝世之后,会写上一个讣告,这是干嘛的呢?其实就是用来记载已逝之人的岁数和其他信息的。

叫什么名字,几几年出生,于几几年几月几日去世,都是要写在上面的,这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死者的尊重。

司马光先生的碑文,就是苏轼亲手写的,而里面用的词语,就是享年。我们都知道司马光,这个对我国历史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人物。

一提到司马光这个名字,有人可能一时间就会想到妇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是司马光的功绩不仅有砸缸救人。

司马光是一个做事非常刚正的人,不仅刚正,还非常有胆量,一次,司马光在前往四川去赴任的路上,碰到了大蟒蛇,这可不是一般人,早就被吓得腿都软了,但是司马光非常镇静,拿着剑是一点也不慌,一下子就把蟒蛇刺到了栈道下边,为众人解除了危机。

司马光是很勤奋的,再加上司马光从西早就很聪明,所以做出一番大事是必然的,他还写过很多文章,要说他的功绩,这里可是说不完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司马光的墓碑上,才会写下“享年”两个字”,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享年到底是用到哪里最合适了。

就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个敬词,写到讣告或者墓碑上,满满都是对已逝之人的尊敬,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被尊敬的待遇的。

另有用法的“终年”

而终年呢,就是很平常的一个表示寿数的词,没有褒义,但是也没有贬义,是一个很中性的词,但是呢,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用终年的,终年的用法也是有条件限制的。

我们在前面就说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地位的人才可以用享年,比如司马光这样的人,而终年呢,对什么人来用是没有界限的,也就是说,无论生前平平无奇,还是作恶多端,都是可以用终年的。

唯一的限制,就是岁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才能用终年,如果是年轻人或者是小孩子逝世的话,就不能用终年了。

人之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都深知这句话的含义,中国发展到今天,是多少前辈和烈士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

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从小就在学雷锋精神,雷锋教会了我们非常多的东西,是真正的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所以用“享年”是没有一点不妥的。

然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无私奉献的大义者,也有损人利己的小人,秦侩这样的奸臣,用的也是“终年”。所以说,这两个词的使用,除了年龄,这就是最大的差别了。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我们总是说,总是宣扬着要继承传统文化,但是在真正要付诸于行动的时候,却一个个都抛诸脑后,有人可能会说,只是一个小小的词的用法,没那么重要,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一个字,一个词,一句名言,都是祖宗传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财富,当然,里面也会有很多不可取之处,但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这样的词的用法,在很多习俗上,标识的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是最有代表性的传承,但是我们却时常忘却。

后记

有人一心崇尚西方文化,却忘了自己的根,但是真正有魅力的,并不是西方的各种东西,单单就结婚的礼仪,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白婚纱,却忘了属于我国传统的红色喜服也依旧很美。

我们无法干涉人们选择的权力,但是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出生在这片土地的炎黄子孙的职责。

1 阅读:888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