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一旦开战,中国不调用民间力量便难以取胜

薛妈陪娃 2023-07-14 11:29:1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评论文章谈到了今年解放军下属科研单位对台海战役的推演性学术研究,研究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假定了冲突烈度各有不同的多达5个场景,推演过程中并不考虑解放军空军参与作战的影响。

在某些场景下,解放军的登陆船队可能会遭遇较为严重的损失,为了成功实现渡海登陆的目标,海军与海军陆战队自身的跨海登陆能力并不能保证实现目标,可能需要抽调相当数量的民用船只运输人员、装备与补给。

在最简单的场景中,假想敌仅有台当局的武装力量,且没有任何外部干涉,解放军在登陆作战之前需要考虑两个台空军、海军两个维度的威胁,而其他场景复杂程度逐渐提升。

作为重要假想敌的美国会做出干涉,最初级的干涉是情报与信息支援,就类似于俄乌战争中美国的干涉模式,没有派出任何作战部队,而是为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但即使如此并不能产生很实际的作用。

由于台军自身的作战能力就有限,即使获得美军强大的信息情报支援,唯一的作用就是获得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对解放军舰队发动海空打击的行动将准备地更加充分,能够勉强组织起两个方向上的协同打击作战。

但这仍然不是很强烈的威胁,无法对解放军渡海船队造成任何显著的威胁,无力阻止解放军发动登陆作战的意图。

但在更高冲突层次的场景下,美军出动了一个双航母战斗群介入,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渡海船队,以及负责护航的作战舰艇需要面对的海空打击强度陡然提升。

相比起最低烈度、美军完全不干涉的情况,单次对解放军船队发动攻击的力度提高了4倍,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作战舰艇的防空作战能力遭受艰巨挑战。

尽管先进的舰空导弹对亚音速飞行的来袭反舰导弹有近乎100%的拦截成功率,但由于来袭导弹数量过多,仍然会有一些导弹突破舰队的防空火力,导致部分舰艇战损甚至战沉。

最极端的环境下,中美双方战略意志对撞,冲突从局部战争蔓延、升级到全面战争的阶段,美军得以获得足够的力量对中国前沿战略目标进行压制,与此同时海空军得以组织起复杂的多层次打击手段。

从多个方向发射大量的反舰导弹在不同高度上同时飞向解放军渡海船队,而水下的攻击核潜艇也接近并发射鱼雷,同时制造复杂电磁环境,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15%左右的导弹成功突防,在这样一个场景下跨海登陆阶段将损失一定数量的运输舰艇与作战舰艇。

由于解放军海军总体上以作战舰艇为绝对主力,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要承担开辟滩头登陆点的任务,后续承担维持补给线任务的运输舰艇将在一定程度上变成消耗品,在极端情况下需要征调民船支撑大规模登陆战役的后勤需求。

当然了,现实情况会比这个研究的内容乐观一些,因为现实中解放军在大规模攻台战役中除去以驱逐舰、运输船为主的渡海船队以外,也有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与海军陆基航空兵、空军乃至于火箭军的配合。

在福建舰形成战斗力之后,解放军将拥有3艘航空母舰,前两艘航空母舰的运作能力总和与福建舰相当,如果对比美海军,后者可能出动两个航母战斗群的情况。

那么双方拥有相似的海军航空兵作战能力,而解放军空军在台海周边战区的航空运作能力也占据优势,实际上渡海船队在重重保护之下面临的威胁反而并不是那么大。

当然了,这份学术期刊毕竟是主要着眼于研究解放军作战舰艇作战能力评估,因此设定了一个解放军驱逐舰护航渡海运输船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发现美军的干涉仍然是相当有威慑力的,因此需要调动更多的力量。

而脱离这篇研究来看,实际上如果说我们认为解放军攻台,接下来美国不仅会干涉,而且会发生所谓“中美战略意志对撞”,难道说就是征调民船能够解决的吗?不是的,这会成为对新中国体制整体上一次全方位的、艰难的考验。

在战略意志对撞的情况下,冲突不会局限于台海,双方完全撕破脸,不再有任何规则限制,要相信美国真能做到这一步,美国一定会动用一切力量,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区必然成为核打击的目标。

这会带来什么影响?社会的动荡!现代人对于“乱世”缺乏认知,因为没有经历过。

在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战争直接带来的人口损失远远比不上战争引发的混乱、社会秩序的崩溃带来的人口损失更大,特别是大规模的战争更是如此。

大规模的战争会抽干政权所有的力量,让它变得虚弱无法处理许多问题,自然灾害、饥荒、社会动荡,结果就是饿殍遍地,古人所说的“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大抵如此。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才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近现代政治与社会治理体制的建立,现代国家有了足够强大的社会组织动员、控制力,这才实现了在战争中不会因为战乱损失大量人口。

而中国还没有成功通过这一层考验,中国上一次经历的相对而言大规模的战争,还是抗日战争,之后的朝鲜战争、对印与对越两战都是相对而言规模较小的局部战争。

而在抗日战争中,根据1946年国民政府发布报告,军人伤亡482万、平民伤亡913万,现在我们广为人知的“三千五百万”,相当大比例死于战乱,花园口战神蒋介石炸了水坝,此后几年黄泛区内种种惨状我不忍描述,1942年的河南,一两黄金也只能买到半斤杂粮了!

实际上内部秩序的严重混乱,才是抗日战争打那么久的原因,国民政府的治理水平实在太差了,根本发挥不出中国拥有的实力。

否则的话就凭日本那种在中国打了一年时间就被迫全面动员,国内实行全面配给制度老百姓肉都吃不起的国力,凭什么侵略中国?

国民党当时是废物到了自己的占领区内对人力、财力各类资源的调配还比不上红军在日占区游击战区域的物资调配能力,所以也难怪后面输掉解放战争。

敌人有多强是一方面,但自己不能太弱,俗话说的好,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现在如果说美国发动一场全面核战争,那个时候战乱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

一个城市遭遇核打击之后,交通、通信瘫痪,社会乱作一团,这个时候能不能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行?

完成救灾、赈济等诸多目标,保证生产工作继续下去,否则的话总不能说打起仗来乱作一团,然后社会生产停止,否则军工体系都瘫痪了,这仗还怎么打呢?

战略打击会导致政府治理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很多重要行政机关本身就会成为核打击的目标,大规模核战争条件下的社会秩序维持,需要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公权力必须进一步扎根民间。

在战争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各类物资都会变得紧张、匮乏起来,很可能需要实行战时配给制度。

在这个时候要如何确保每个人都能拿到基本的物资配给,而不是一部分人吃饱,另一部分人饿肚子?战争将抹去很多人与人的差距,因为物质上的匮乏最终会让人

那个时候要解决很多很多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不是现在的中国能做到的,还需要进行大量深刻的变革才能应对这种局面。

回顾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的主要胜利者,美国与苏联,他们都在1920-1930年代对国家内部进行了自上而下彻底的结构调整,或者说改革。

而这场战争的失败者,德国、日本,这两个国家就没有什么改革了,战前的日本贫富差距已经极其悬殊。

财阀之欲穷凶极恶,都市区的权贵们纸醉金迷占据了天量的财富,而当时日本乡村的农民们生活状况和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农民差不多,军队的士兵们因为营养条件差饮食不均衡大量患有脚气病。

德国的情况好一些,只不过好不了太多,希特勒知会向老百姓许诺各种愿望,但德国士兵的月收入只有将军们的两百分之一。

直到1944年,德国女性也不需要进工厂为他们的士兵生产哪怕一发子弹,希特勒还对女性不工作这种事情大加赞扬。结果就是德国、日本两个国家虽然拥有健全的现代国家体制,却也无力动员全部的力量。

因为即使外部挑战无比巨大,但他们连内部改革都不愿意做,输掉战争,抛开所谓道德正义之类的也属实理所应当,而敢于全面革新的美苏,也配得上他们的胜利。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自从建国以后没有经历过需要动员全国资源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只发展到了局部动员的地步。

中国到底有没有能力在战时维持强效动员机制,保证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疫情三年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喜忧参半,问题还是很多的。

而现在,在拜登的领导下美国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改革,大量资金投入下开始重建制造业,这已经开始拉动美国建筑行业的一轮红利期,这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2023年美国的就业率已经恢复到了非常好看的数字,超过97%。

而与此同时对于低收入人群,疫情前后的多次经济刺激政策起到了作用,并且对于低收入群体的现金补助正在成为常态。

大量利好底层民众的政策有助于强化组织动员能力,尽管长期来看成本也许比较高,但这也是很多时候是一个国家准备大规模战争的重要信号。

在几年以后,对华脱钩政策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当然了,如果他们指望靠脱钩压制中国经济,这可能是在做梦,中国经济体系的不可替代性已经太强了,美国没有能力压制盟国与中国的贸易。

但是对华脱钩政策对美国的基本目标,即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依赖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因为美国以前一直也在提防中国,对中国不可替代性的依赖本身也比较少,从中国进口商品也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高附加值产业一直捏在手里。

如果拜登明年成功连任,在他的第二个任期的早期,美国发动战争的条件就会基本成熟,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1 阅读:40

薛妈陪娃

简介:寻找快乐,陪孩子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