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落后15年?哈工大成功研13.5nm极紫外光源,ASML天要塌了

以山爱科学 2025-01-03 22:16:50
导读:

不得不说,2024年的十二月份是一个亮眼的时间点。

先是在月初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镓、锗、锑、超硬材料进行制裁,到了月底吃瓜群众表示,瓜是吃不完真是吃不完。

六代机,还弄了两款,深怕不够用;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载人在复杂地形奔跑也就算了,它还牛哄哄的跳起了舞;V3模型的出现,横扫开源模型,独占鳌头,甚至和闭源模型都可以一较高下。

2024年十二月三十号,又爆出哈工大核工业自动化检测维修机器人,以及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获得了2024年黑龙江省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的一等奖。

这句话很长,还有些绕,简单的分析一下,首先是两个项目,其中机器人项目“核工业”三个字比较惹眼,但很多人不会太过在意。

但后边这个项目不管是等离子体还是放电,极紫外光刻光源这几个字极度惹眼。

毕竟芯片和光刻机,这都被美国卡脖子多少年了?

作为外行就算不知道光刻机是干什么的,但也应该知道极紫外线是做什么的?

这就是光刻机上的一把刀,一把用来在晶圆上雕刻的刀。

那么这东西怎么了?

后边这句话2024年不重要,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也就是说极紫外线这项技术,已经可以从实验室走向企业,进行批量生产了?

为之一振,赶紧找一找这个大赛究竟是干什么的?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个大赛的主办方有五个,黑龙江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国资委。

这五方搞的大赛,意义可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大赛的目的不仅仅是比赛,而是展示,向企业界进行展示,最终促使企业和科研成果进行精准对接。

读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哈工大又创造了一次让人吃惊的大瓜,不愧是国防七子的老大。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光刻机之难难于上青天吗?

就算是把整套图纸给中国人,中国人也造不出光刻机。

这话估计很多人记忆犹新。

在2020年的时候,中国派工程师去了阿斯麦位于欧洲的总部,进行参观。

在参观期间中国的工程师看到光刻机的时候,就停下了脚步仔细的打量着光刻机。

对于这个举动陪同参观的阿斯麦工程师说出了上面的话。

不管对方使用的是什么口吻在说这句话,那股高高在上,藐视的态度还是可以听出来的。

诚然,光刻机是一个高端产品。

高端到集成了很多国家的先进科技,才打造出来的产品。

在光刻机内部有着十万多个零部件,全球超过五千家企业在为其供货。

而光刻机中的技术,各个国家又提供了很多的支持,比如30%的技术来自于美国,45%来自日本,9%来自德国,其他各国少的有1%,多的也有4%左右。

所以光刻机更像是各个国家拿出各自的技术,拼凑起来的一台设备。

不难看出光刻机的科技含量。

那么在2020年阿斯麦的工程师说出这样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了。

毕竟这是建立在他的认知上的一个基础逻辑,阿斯麦的光刻机是集合很多国家的科技才制作出来的,就算是他们这些制造者离开了这些技术支持,都没有办法做出来。

显然他低估了中国人的能力。

从高高在上,把持着手中的光刻机,一副爱要不要的姿态,到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售给中国。

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光刻机说到底就是一台设备而已,既然是设备,那么所使用的技术,还不是被人研究出来的。

既然是被研究出来的,那么中国人同样也可以。

高数值孔径(NA)投影镜头2023年五月份攻破、高超精密激光干涉仪2022年攻破等等。

这些技术的攻破,让中国可以对二十八纳米以上制程的制造得心应手的同时,也在慢慢的积累更高精尖光刻机的技术。

如今在2024年十二月三十号,极紫外光源又被哈工大研发出来了,而且还走到了可以进行量产的程度。

那么现在谁还能再说这样的话呢?就算是把全套图纸给中国人,中国人也不可能造出光刻来。

阿斯麦不破防都不可能。

中国将光刻机的技术一项一项的攻克下来,阿斯麦垄断光刻机躺着赚钱的日子就快要结束了。

所以阿斯麦不着急都不可能。

难于上青天只是一个形容,一个比喻,只要敢想,敢做,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呢?

中国芯片技术落后西方

2024年十二月二十六号,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声称,因为美国的制裁,所以导致中国的芯片技术落后西方十到十五年。

这话听起来极其耳熟,没办法类似的话,西方说的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关键这话中描述中国落后西方芯片技术的时间,有很大的变动。

最早在2018年就有过类似的话,只不过当时毫不客气的指出,中国落后西方芯片技术的时间是五十年。

当时中芯国际的EUV光刻机订单,因为美国给予的压力,导致阿斯麦无法交付。

而这一年,算是美国制裁出口到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和产品的开始。

所以光刻机成了当时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有五十年差距的说法流出。

半个世纪的时间,让人感觉到十分窒息的时间。

没办法,在半导体领域中,中国就是个追随者,根基就浅,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五十年的差距,也只能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结果到了2021年的时候,这个技术差距就变了,五十年也不提了,直接就变成了二十年。

看起来从2018年到2021年,中国都没有闲着,一直在攻克,一直在研发,一下子就拉近了三十年的时间。

2024年即将结束,又变成了十年到十五年。

这种技术上的时间差距,能体会出什么?

2018年的时候,是让人窒息的五十年的技术差距,三年后到了2021年变成了二十年的差距,2024年又三年,变成了十年到十五年的差距。

三年一个台阶,前三年攻克的技术很多,但应该是技术含量相对低的,后三年攻克的技术少,但技术含量很高的。

这话不仅是从时间差距上的推迟,更是有事实的证明。

比如今年中国芯片出口破万亿大关,成芯片出口大国,虽然主要以二十八nm以上制程为主。

但也说明了中国这些年对于芯片,对于光刻机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

不然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只有满足了自身需求,才会对外进行出售。

关键技术含量不低,才能有销路。

所以至少说明,中国在光刻机的技术积累上,已然有了很大的进展。

说事实讲道理

麒麟9020芯片搭载到华为手机中,在一段时间里,热度很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这枚芯片的工艺到底是七纳米还是五纳米?

其实七纳米和五纳米的讨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有了可以打造高精尖芯片的能力。

要知道二十八纳米是最为普通的制程,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是75%以上。

所以就算七纳米,对于中国来说,至少目前是绝对够用的。

更何况经过检测,这款芯片虽然制程上是七纳米,但已经有着不输于安卓旗舰机三纳米的能力。

高精尖的芯片是短缺,但不紧张了,至少有能力制造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荷兰宣布在2023年九月份恢复对中国光刻机提供的原因。

当然,这个恢复时间短,仅维持到2024年。

至少说明阿斯麦服软了,在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了退让。

但凡有余地,它也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从侧面说明,中国的光刻机技术的进步速度,让阿斯麦慌了。

对于中国来说,光刻机已然不是什么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时间问题而已。

阿斯麦的风光即将退去,它不再做点什么,只会在历史中留下一行微不足道的小字,一句话带过。

这不是空话。

就在美国和阿斯麦联手给予中国压力的时候,中国反馈给阿斯麦的营收占据了阿斯麦近一半的收入。

比如在2023年,超过40% 营收就是来自中国,而在2024年步入到第三季度的时候,阿斯麦收到的订单环比掉了53%。

而2025年的到来,阿斯麦对新的一年进行了预测,结果是悲观的,中国市场的营收将下降到20%。

腰斩都不止。

不是不想卖吗?

怎么想卖了,遇到卖不动的局面了?

有句话用在这里很合适,我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样子,要不继续?

历史只记录胜利者,阿斯麦终将成为中国崛起路上一块稍微大的垫脚石而已。

一旦过去了,回头看一眼的心思都不会有的。

试问一声,还有谁?

15 阅读:8869

评论列表

一斧把儿

一斧把儿

36
2025-01-04 15:24

荷兰鼠辈安知我中华鸿鹄之志

浴火凤凰

浴火凤凰

20
2025-01-04 09:05

光刻机,所谓高科技中的圆珠笔头而已

地球撞火星

地球撞火星

14
2025-01-04 20:08

不一样,极紫外光源虽然是EUV光刻机的必要的重要技术,但只有光源距离造出光刻机还是差很多。还需要继续努力,而不是在这里吹嘘。等最终造出来EUV光刻机再高兴不迟

用户58xxx70 回复 01-06 18:42
对准系统去年好像也出来了,双工件台出来好多年了,只是不知道镜头有没有弄出来,如果镜头也有了,那么国产euv就不远了

随风远飘

随风远飘

12
2025-01-04 11:54

据路边社消息:遥遥领先目前还没攻破5纳米,3纳米技术,但却意想不到攻克了能把5.3纳米芯片,远程控制,把它变成硅晶体或者硅矿技术~[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用户12xxx24 回复 01-04 19:27
遥遥领先压根儿不生产 芯片科技生产比设计难 它攻克毛线

实事求是 回复 01-05 19:16
路边社消息很准

海归高科技人才

海归高科技人才

10
2025-01-04 11:19

国人对哈工大最好别太信!大忽悠的成分居高!

有一个朋友 回复 01-06 10:34
确实,国内的高校哪里比得上你这种海龟呢

被小米坑怕了 回复 01-07 12:09
信不信是一回事,知不知道又是另一回事

XMBY

XMBY

8
2025-01-05 15:57

去找一款15年前比麒麟9020强的芯片出来

叶落随风

叶落随风

8
2025-01-06 20:33

有15年差距?7纳米离3纳米有15年差距?就算是14纳米离3纳米也就5年左右差距吧。退一万步,28纳米差距也不到10年吧。

此账号已注销

此账号已注销

7
2025-01-05 10:21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国防7子就是牛逼!

流星

流星

6
2025-01-04 23:53

这跟当年刘华清将军去美国参观航母一样。任何高端设备先进设备都会被我们一一破解

肚_肚

肚_肚

6
2025-01-08 11:50

09大家一样在过日子,网络丰富,游戏众多

kevin

kevin

5
2025-01-04 13:59

[点赞][点赞][点赞]

sony21cn

sony21cn

4
2025-01-04 14:19

还差的老远呢。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4
2025-01-05 19:15

芯片制程有他的物理极限,目前来看,3纳米已经接近,5间大瓦房已经建成,现在就看我们的了,从7纳米追到3纳米需要多少时间

Bob

Bob

3
2025-01-05 00:40

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预感:我们2027年将量产2纳米芯片[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用户12xxx24

用户12xxx24

3
2025-01-04 06:40

光源不是最难的 滤波才是 光源里除了15.9纳米外还会有其他波长的光 目前ASML 使用11组精密透镜 通过不断折射来弄掉杂波 希望我国有更简单的办法。

用户10xxx07 回复 01-04 17:40
蔡司

用户16xxx96

用户16xxx96

3
2025-01-04 13:24

华为用的是7纳米。你这13.5纳米的反向科研啥意思。哪个是谎言

用户10xxx21 回复 01-07 17:05
光源波长不等于制程,7纳米的芯片只需要193纳米的光源通过多重曝光就能做到,好像是4重。这EUV光源能做到3纳米了。

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

3
2025-01-07 10:35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最勤劳的民族,只要齐心协力,没有做不成的东西[点赞]

饭猫子

饭猫子

2
2025-01-07 07:40

等买到了再评价,是真是假要牵出来遛遛。现在民用手机电脑大部分还是外国芯片。

用户15xxx65

用户15xxx65

2
2025-01-06 14:33

又开始扯淡和自嗨了

聚会子

聚会子

1
2025-01-04 14:53

天要亡ASML。

龙彪

龙彪

1
2025-01-07 11:24

这个明年拿国家科技特等奖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