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这段时间整个PC DIY市场再次变得活跃了起来。无论是AMD已经发布的Zen5、还是Intel此前已被多次曝光的ArrowLake“箭湖”,它们都注定会在今年秋闪耀,并有望促成新一轮的“换机潮”。但就在准备这些新品的相关测试,以及自己“折腾”一些新平台的过程中,一个念头突然浮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那就是现在这些新的PC中,CPU、显卡、内存或硬盘,甚至是显示器和键鼠外设都在快速进步,可为什么唯独其声卡却似乎陷入了停滞,以至于如今几乎已经不再会有玩家专门去配“独立声卡”这个部件了呢?
是集成声卡做得够好了吗?其实真没有
那么,为什么“独立声卡”在如今的主流PC、特别是游戏向PC里几乎绝迹了呢?
可能很多朋友会想到的第一理由,是因为现在主板里自带的集成声卡都已经很强,它们的性能、功能可比肩独立声卡,所以普通消费者对于后者便不再有消费需求。
很遗憾的是,如果大家去看看各大主板厂商在官网公布的相关信息就会发现,主板集成声卡的相关技术其实已经好些年没什么进步了。
例如目前主板上规格最高的集成声卡是Realtek的ALC1220系列,它的发布于2020年,之后便不再有改进型号。但与此同时,那些独立声卡所使用的解码芯片也好、DAC(数模转换)芯片也好,最近几年却依然在不断换代。诸如XMOS316、AK4499EX、ESS9039MS PRO这些,基本都是2023年、2024年才发布的新品。
所以这就让我们得到了一个很诡异的结论,那就是“集成声卡”的技术进步停滞了,消费者看似对其没有了更高的需求。但与此同时,“独立声卡”依然在不断进步,这表明这类产品的使用者还是希望能有更高更强的产品出现。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独立声卡的用户过于“发烧”,他们所追求的产品近年来进步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吗?
从数据上来看,显然并非如此。举例而言,我们前面讲到最好的集成声卡ALC1220系列芯片,理论信噪比是120dB。但请注意,这是声卡芯片端的数据,在实际使用中考虑到主板电路本身的设计水平、干扰等因素,这个参数到了最后的输出端口是大概率会有下降的。只不过,迄今为止我们还从来没看到哪个主板厂商敢公开他们集成声卡真正在输出端口测量的信噪比数据。
相比之下,无论是插在机箱里的PCIE独立声卡(比如创新AE-9),还是位于机箱外部的外置独立声卡、解码器,它们普遍都会测量和公布“真正的”输出端信噪比检测结果,比如内置独立声卡可以做到129dB,外置独立声卡则普遍能达到133dB、甚至更高水平。
什么是信噪比?简单来说,大家可以理解为它代表了有用信号与干扰噪音之间的比值。对于任何的音频输出设备来说,“信噪比”越大,声音自然就不容易“淹没”在电路和背景噪声里。
因此先不论所谓的“主观听感”,至少从客观的仪器检测指标来说,目前主板集成声卡的噪声指标不仅多年没有进步,而且距离那些真正的“独立声卡”其实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当年,独立声卡可几乎是PC的“必备品”
那么,既然目前的独立声卡客观上依然保持着对集成声卡压倒性的优势,又为什么不再被重视了呢?要搞清楚这一点,其实就需要去追溯“声卡”这个硬件的历史,搞清楚它在PC不同发展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最早的个人电脑出现时,它们的CPU性能是极度孱弱的。弱到什么程度呢?理论上来说,它甚至不可能流畅地解码播放大家如今熟悉的mp3音乐。所以对于当时的程序来说,它们的“发声原理”自然不可能是播放预先录制的音频片段。相反,彼时它们基本都是通过编程代码来发声,即由声卡根据其中对应的编程信息、实时地播放电子合成音。
当时一些高端声卡甚至会有专门的“音色库子卡”,以方便用户更换升级音色库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类似于乐队演奏,早期程序输出给声卡的信息是音色、音调等参数,然后由声卡从内置的“音色库”里选取对应的音频进行合成播放。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那个年代的电脑来说,如果没有声卡基本也就意味着不能正常发声(或者只能发出非常基础的蜂鸣器声音)。
与此同时,声卡内置的音色库品质越高、内置音色越全面,就能合成出越丰富的声音。而这也就是最早期的“音色库声卡”相互之间高下之分的依据,以及彼时消费者对它们是“刚需”的原因。
进入多媒体PC时代,独立声卡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此后随着进入Windows时代,“多媒体PC”的概念逐渐兴起。到了这个阶段,CPU的性能基本已经可以满足流畅解码音频、甚至是播放视频的需求。
但是对于PC里的“独立声卡”来说,这个阶段的它们功能上开始逐渐出现了有趣的分化。对于当时的部分用户来说,他们购买独立声卡的理由是为了让电脑能够连接环绕音箱,并且能输出杜比或DTS的5.1声道源码信号供音箱(功放)进行解码。
而对于另一部分用户而言,彼时的“独立声卡”更是成为了打游戏所必备的利器。这是因为当时的许多PC游戏都开始重视起所谓“环境音效”的概念,比如各种回响、反射音效,以及不同物理材质内部传声率不同导致的声音异化、游戏人物所处方位不同带来的音频延迟等等。
这些游戏里的环境音效靠的也不是录音,而是结合游戏里人物的方位、周遭物理环境进行的即时演算。很显然,它对于彼时的电脑CPU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计算负担。
我们手头还保留有一块支持硬件环境音效的声卡,可以看到它有自己的RAM
正因如此,彼时许多声卡厂商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环境音效技术标准。只要游戏厂商根据这类标准来编程,其环境音效就可以由当时的独立声卡进行“硬加速”运算。不仅能让游戏音效更逼真,甚至可以解放CPU性能、提高游戏帧率。所以这也导致所谓的“计算声卡”当年大行其道,甚至有声卡厂商会专门宣传自家声卡芯片的“算力水平”,以及给声卡配备单独的内存芯片,来进一步强化运算效率的原因。
独立声卡的“奢侈品化”,使得它注定日渐脱离大众用户
可想而知的是,“计算声卡”的风潮最终也退去了。这一方面是因为CPU本身的性能快速增长,游戏音效的计算量很快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声卡厂商竭力推广自家环境音效标准的行为,实际上就导致了游戏开发标准的分裂,也就是逼得玩家“必须购买xx品牌的声卡,才能更好地适应xx音效标准的游戏”。
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软在Windows系统里废除了原有的音效API接口,将所有的游戏音效技术重归DirectX体系下,并直接造成了“计算声卡”硬件音效加速的普遍失效。
不难看出,在最早期的时候,“有无独立声卡”可能直接意味着电脑能否正常地播放程序里的声音。到了后来,“有没有独立声卡”就代表着游戏帧率的差异,或者是能否在PC上体验正版的环绕声电影。
一些顶级旗舰主板取消集成声卡的环绕输出,也显示出如今PC的“私密化”趋势
但是到了现在,尽管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如今独立声卡的相关技术依然在进步、而且音质客观上也依然要显著领先于集成声卡,但它们的功能优势也就仅限于此了。除了少部分真的会拿PC作为HiFi终端、或是用来制作音频内容的创作者之外,独立声卡更高的性能并不能在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中体现出来。更何况要想发挥独立声卡的优势,还得拥有价格不菲的高端耳机或音箱才行。
许多PC HiFi玩家都不再使用内置独立声卡,但他们的设备就离普通用户更远了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独立声卡现在是没有以前那么“必要”了,但与此同时,这类产品的用户群体也并没有萎缩到会让厂商停止更新换代的地步。而且随着独立声卡的“小众化”,它们的溢价甚至还在上升,这就很容易导致其逐渐变成一种近似“数码奢侈品”的存在,并与普通消费者渐行渐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最爱五星
用过很多声卡,回头发现音质方面多数都是吹牛逼的多。什么被吹成神器的安桥声卡之类。直接就是智商税。在森海赛尔耳机下,一万好几的金砖,和电脑集成声卡比起来,区别不大。
最爱五星 回复 08-25 18:46
声卡的本质是什么?难道买来看信噪比么?
neo 回复 最爱五星 09-20 08:12
信噪比不是看的,搞清楚再来
狐狸
用着百来块钱的小音箱你跟我扯声卡,能出声音就完事了还声卡!
Inferno 回复 08-24 10:05
有钱人啊。从收废品师傅那白捡来的俩喇叭配俩茶叶盒加个几块钱还包邮的小功放板,也不是不能用[笑着哭]
晒太阳的老猫
你玩音乐吗?你用midi作曲填词吗?你有一副万里挑一的艺术家的耳朵👂吗?那你要什么专业声卡。还不如买副好耳机。
月痕 回复 08-25 14:42
都不是金耳朵了,买个舒服的耳机就行,好耳机你有那些前置么[滑稽笑]
灯,等灯等灯
第一台电脑是486的,用的声霸卡,效果一言难尽呐!玩《命令与征服》光碟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玩《炎龙骑士团》硬盘版的就是默片了!当时曾梦想过一块创新,最不济太阳花声卡也行,奈何学生党囊中羞涩!后来第二台电脑上的酷睿6300,多媒体音效方面,板载声卡已经足敷使用,而独立声卡彼时已经成了贵过显卡的存在!自己把路走窄了,怪谁!
灯,等灯等灯 回复 巧克力味道 08-23 10:45
唉,年轻,好遥远的词啊!
巧克力味道 回复 08-23 00:02
兄弟不年轻了吧。。。
yuren
以前04年装机的时候,一个创新声卡比主板还贵,算是一大件。现在板载声卡的性能越来越好,就没再用过独立声卡了。
正统中华最伟大 回复 08-21 11:25
之前ac97那刺耳干瘪的声音真叫人难受,后来随着驱动改变好了很多,但是当时的独立声卡也不贵,什么cmi8738才几十块钱。后来换创新的,说实话数码味是浓,即使现在的ae-9好了很多,但是仍然创新标志的数码味,但话说回来,哪个音频发烧友用电脑听歌啊[笑着哭]
iscking
只不过感觉不到有大的提升罢了。早个七八年我还有块千元的声卡,普通使用和板卡相比也没强到哪里去,至少我这样的耳朵感觉不出有千元的价值,也许更贵的声卡会有…不过我这样的普通人没啥兴趣实验这个,再说还要多占一条接口…后来换机器时索性就出给朋友了,前几年偶尔说起这事,结果他也没用多久,后来添加配件时板上接口不够就让位了,然后也不知道丢哪里去了…[吃瓜][吃瓜][吃瓜]
根哥
呵呵,最主要没有需求,1万的声卡和主板集成的声卡对我来说没有区别
随心而行
在大多数普通用户感觉来看,几千块的声卡对音质的提升效果还不如几百块的音响,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火烧摇裤儿与挂挂儿
音响不过万,就是听个响。你说怎么重视?
无罪囚犯
我的声卡500块,用5年了,音响1300,如果直接用集成声卡的话有电流声,独立声卡有光纤输出,没有电流声,音质也好些!后面换了新电脑,我就把旧电脑的声卡拆过来用,旧电脑卖了!说实话,有独立声卡还是比没有的好
打你两耳巴
因为一般来说音源和终端才是影响声音的关键,声卡这块说真的只需要不出错就是好的了,花钱在这里投入产出比最低。可
一天一年的你
我用的sb0886这卡没有kx驱动的音源输入,放歌的音质接近hifi音质,可调整x-fi效果
物至木声
首先独立声卡无法有效的去除机内高频辐射干扰,怎么做都达不到发烧的效果 ,普通人又不需要那么贵的东西,于是[吃瓜][吃瓜][吃瓜]
haha
不是每个人都有金耳朵,贵点便宜点听不出多大区别,再说声卡买贵了那音箱和耳机不得也跟着买贵的,不然怎么表现得出贵声卡的效果。
速龙64
我还在用独立声卡,对比集成声卡要好听多了。
玉中石
现在电子电路的噪音抑制屏蔽已经足够好,自然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并不是声卡不再进步,而是电子噪音从源头就开始控制,而且大多数人的耳机音响都很一般,搞太好也没用,
用户10xxx79
独立声卡的音质还是比集成声卡要好的,但问题在于不是人人都对音质方面有高的需求,就现在主板做的集成声卡(带阻隔屏蔽线、音频电容,除了还有些干扰,也是百元入门级独立声卡的水平)就已经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了。其次是想要更好的音质表现,音响设备就不便宜,便宜的音响,独立声卡又发挥不出全部,也是听个响。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对音质觉得过得去就行了。
石龙子
显卡、CPU升级的提升肉眼可见,声卡好坏能分辨的人不多。对绝大数人的需求来说,听个响没杂音不变形就好了。
单衣试酒
即使是放在面前放歌对比,盲猜都不一定能听出独立和集成的区别,何况没有放一起。再说了,听人声是需要声卡和好的音箱。但听游戏特别是砍杀类的。有个低音炮轰轰轰就够了,谁去听这低音有没有弹性够不够蓬松。
老顽童
用过好几个声卡,现在用的是安桥的90卡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你能搞到多少5.1音源[得瑟]
顾峰
有多少人是金耳朵啊。一般人买个好点的7.1耳机就可以了
加勒比海带
创新AE9声卡用着太爽了。天籁般的音质[点赞]
野鶴閑雲自逍遙
我用hifi级别的解码器和耳放驱动耳机,应该比独立声卡效果更好吧。
给我一杯肥宅水
大多数用户的电脑音箱都是那种比较普通低端的,就算用上优质的声卡,前端跟不上,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就这样。加上这玩意小众,意味着性价比极低,便宜的跟集成声卡差不多,效果好的价格比显卡还贵
用户98xxx77
好点的声卡不配对好点的音箱怎么发挥?一套下来比电脑贵了。
呵呵
买独立声卡同时配上符合声卡性能的音箱,属于把钱花在刀架上
飞云之下
主板带的声卡,功能都用不完
时光
呛红小辣椒
笨蛋点心
没有专业音响的话听不出来,根本听不出来,但是专业音响起步价格也能再配一套电脑了
帮你按下F键
首先你要有接近母带级音源,你再考虑声卡吧。[呲牙笑]
南瓜
感觉可玩性
星魂
成本和效果考虑没必要用更高级声卡芯片而已。比1220更高级的声卡光芯片价格都比主板芯片组贵。更别说对线路和元器件设计要求。
今天吃什么
声卡再好你也是听不出区别的,加上你听都什么玩意只要音响低音乱哄就行了。
用户14xxx88
有屁用,一个声卡几百几千不还得配上大几千上万才有效果。 又不是专业的没必要这玩意,就现在的声卡配个普通的耳机够用了。 普通人的耳朵根本听不出几千块和几万块耳机的区别,也听不出声卡有什么好的。
biepinlenizhenwuliao
帝盟创新,当年装机单上不可少的一部分。我花两千买的创新声卡和一堆旧零件堆在不知道的角落,各种大耳机也都被app取代了。
守夜人
想要效果有明显提升还需要买套优秀的音箱,甚至音箱更重要
Dean
边际收益太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