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头条的时候,一段搞笑的视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觉得以这个视频所揭示的原理来读《道德经》,理解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基本上就相当于读白话文。可惜这段视频转不到文章中,我只好发个链接,请各位自行搜索观看:
注意:一定要看完视频再来读以下的文章。如果上边的链接失效,可按照文字在今日头条上搜索。
一、无处不在的逻辑系统视频中,萌娃和叔叔无障碍进行了沟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萌娃对汽车档位的认知仅限于上面标注的拼音字母,他运用的是“汉语拼音”这一套逻辑,即:b [玻] p [坡] m [摸] f [佛]d [得] t [特] n [讷] l [勒] ……
假如说叔叔就没上过学,不知道汉语拼音这一套系统,萌娃又没有用小手指着档位,单凭他口中说出的“摸档、得档、坡档、日档”,他们两人是无法沟通的。
幸好叔叔不但知道“汉语拼音”系统,也知道“英文字母”系统,还知道“英文字母和档位的对照”系统。也就是说,叔叔的逻辑系统全覆盖萌娃的逻辑系统,两人无障碍沟通成为可能。
生活中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的沟通实际上都是逻辑系统的沟通。不同逻辑系统的交集越多,沟通就越有成效。如果逻辑系统很少交集或根本就没有交集,则无法沟通。
《道德经》学习研究者圈子,为什么有的能说得来,有的说不来,就是因为各自的逻辑系统不同。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为朋友而有的人却不能,就是因为你们的逻辑系统是否匹配。
二、逻辑系统的构建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这里只是借用“逻辑”这个词,和《逻辑学》学术意义上对“逻辑”的定义并不是等同的关系。如果要给我所说的“逻辑系统”下个定义,可以是:个人或组织认知的方法、途径以及结果的综合体系以及运用,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组织的规章、制度、程序,国家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等。
那么“逻辑系统”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呢?答案是:首先是天然的,其次才是人为的,是认知主体对自然进行抽象后形成的。
有一次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他在走出地铁站的那一刻突然就开悟了,他描写道:在地铁站内,他根据站牌标注的方向寻找自己该在哪个站口出站。他忽然意识到:如果没有方向的标注,将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我随便选择一个出站口出来,看到的是没有东南西北的世界,又会是怎么样呢?这位作者意识到:我们其实生活在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世界里,接着又发了一大通感慨。
确实如此,所谓“东西南北中”,所谓“春夏秋冬”,所谓“天地日月”,所谓“时光流逝”……都是人类所创造的“逻辑系统”。
但这个“逻辑系统”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拿方位来说,中国人说“东西南北中”,英国人说“East West North South Middle”。我们现在是用互译词典进行对照,想象一下最初两个不同语种的人是怎样交流的:两个人看到太阳升起,指着太阳升起的那个方向,中国人说“东”,英国人说“East”。于是,两个不同逻辑系统的人就可以交流了。而之所以形成“东=East”这个逻辑交集的本原,就是太阳升起的那个方向,这个方向并不人类“构建”的,它来自于“自然”的运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就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构建的逻辑系统。而这个逻辑系统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和抽象,它们本来就是“恒也”。
三、有限逻辑和无限逻辑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由认知构建的“逻辑系统”均是局部的、有限的、特定的,我们可以简称为“有限逻辑”。而“有限逻辑”的本原——自然,是不是也有“逻辑”呢?
首先肯定的是:有。如果自然没有逻辑,人类的认知就不可能以之为本原构建自己的逻辑。如果太阳今天从东边升起,明天从西边升起……毫无规律,人类就不可能构建“东南西北中”这个逻辑系统。自然的逻辑系统就是规律化的运行。
其次又要肯定的是:没有。如果站在自然的角度,它给人类说“我有什么什么逻辑”吗?它没有总结和表达的能力,它只管运行,“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自然自己不会说自己有什么逻辑。
自然只会呈现,不会表达。因此它既无逻辑,也有逻辑。
其实我们深入地想一想,认为自然“有逻辑”也是我们人类的认知“认为”的,本来人家自己都没有这样“认为”嘛。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自然的逻辑从根本上来说是“无逻辑”。既然人类认为人家“有逻辑”,那么这个“有”到底有多“有”?从本质上来说,是“无穷无尽的有”。
所以:自然的逻辑从根本上来说是“无逻辑”,从本质上来说又是“无限逻辑”。是不是很烧脑!但是如果你想通了,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比如你和一个人交往,一般就是用两个人的逻辑系统进行交集,因为个人的逻辑系统都是“有限逻辑”,如果你能够“知人者智”,同时又能“自知者明”,很快就会让两个人的逻辑系统进行碰撞、融合。但是如果你和“自然”进行交往,他的逻辑系统既是“无逻辑”又是“无限逻辑”,请问你怎样和他交往?你有两种选择:一是放下自己的那套有限的逻辑系统,因为人家“自然”的“无限逻辑”就把你全覆盖了,你那套玩艺儿实在不值一提,好好跟“自然”混,你就是“圣人”;一种是坚持自己的有限逻辑系统,自是自见自矜自伐,最终沦落为一个“至坚”的花岗岩脑袋。
四、《道德经》逻辑系统再构建《道德经》其实就是基于逻辑系统原理构建的一套逻辑系统。我们可以根据上文的阐述对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重新“命名”:
【无】:就是自然的逻辑系统,既是“无逻辑”,又是“无限逻辑”,其主体是自然。
【有】:就是认知所构建的逻辑系统,是“有限逻辑”,或“局部逻辑”,其主体是人。
【万物】:在“无逻辑”的自然中称为“物”,在“有限逻辑”的认知中称为“万物”。“物”是“无逻辑”同时又是有“无限逻辑”的,认知主体从“物”的“无限逻辑”中抽取“局部逻辑”构建出“有限逻辑”,“物”才成为“万物”。比如一块石头,在自然中它本身是没有逻辑但同时又有无限逻辑的,人类要利用它,就需要给它取名,要根据其自然属性总结出其特征,石头由自然属性的“物”成为认知中的“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衍生于认知的“有限逻辑”,“有限逻辑”衍生于自然的“无限逻辑”。这里的“生”不是生产,而是衍生。
【道】:是对“无逻辑”和“无限逻辑”的命名。“命名”是逻辑表述的不二途径,凡逻辑都必须以一定的“名”进行区分。因为“无逻辑”本身连逻辑都没有,所以对“无逻辑”的命名是“强”为之。
【名】:逻辑系统必须借助于“名”这种认知的方法。比如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这种方法不限于语言文字,凡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称为“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对“天地”这样的逻辑系统还要初始的逻辑系统的命名;“有”,是对“万物”这样的逻辑系统所来源的逻辑系统的命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自然“无逻辑”同时又是“无限逻辑”的命名,人类怎样开始认知自然呢?先产生一个“类(或者整体、集合)”的概念,这就是“一”;类中又有“对立”的概念,这就是“二”;对立中还有中间的概念,这就是“三”,以此类推,“万物”的“有限逻辑”就构建完成。(这样翻译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其中的一二三实在难以深究。但是,从“道”到“万物”的衍生,就是从“无逻辑和无限逻辑”到“有限逻辑和局部逻辑”的衍生,这一点我是肯定的。有人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中“道”生了“万物”。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表述为“道生万物”?还有拐弯抹角说成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就是为了强调其中的逻辑演化。)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对于认知对象“万物”来说,怀里抱着“有”背上背着“无”,即怀里抱着认知所赋予的“有限逻辑”,背上背着自然所赋予的“无限逻辑”。人类和“万物”的交往就是用“有限逻辑”和“无限逻辑”不断冲和的过程。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自然的“无限逻辑”是无限的,认知的“有限逻辑”来之于“无限逻辑”,什么时候也用不完。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对“无逻辑”和“无限逻辑”之自然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第二十五章孔德之容……】:在“无限逻辑”中寻找“有限逻辑”和“局部逻辑”。
【道和德】:“道”在前面已经讲了,是对“无逻辑”和“无限逻辑”的命名,这只是其中一个含义,是“道可道”的第一个“道”的含义;第二个“道”是动词,是认知和遵循道,可以定义为“与道和”。怎样才算“与道和”呢?如果我们把“道”比作一个人,我们要和它交朋友,就要用我们的“有限逻辑”和道的“无逻辑和无限逻辑”进行冲和,这时候我们只有放下自己的“有限逻辑”才是明智之举,因为道的无限逻辑可以把你全覆盖,你坚持自己的逻辑已经毫无意义。
那么什么是“德”呢?可以理解为“得道”,但这样理解不准确。因为“得道”就是“与道和”,本身就是“道”,没有必要再起一个名字。我们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圣人”即“与道和”的人,你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你的逻辑系统就能对交往对象的逻辑系统进行全覆盖,你就能“得”到他的追随,这时候你就是有“德”。所以,“德”可以理解“与人和”,扩而言之也可以说是“与物和”。成语厚德载物、同心同德等,“德”在其中的含义就非常明显。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谿、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常德不离、不忒、乃足”,讲的都是侯王如何“与民和”。生活中我们说某人有“德”,直接的表征就是他能“与人和”。
总之,按照这个思路,《道德经》的所有章节和概念全部能解释通顺并浑然一体。
五、为什么是逻辑系统而不是其他?估计有人读了我上边的论述后会嘲笑我在肆意发挥。那么,我来告诉你,是我在肆意发挥,还是你没有读懂《道德经》。
《道德经》的主旨是什么?是写给侯王圣人的治理之道,这个主旨除了那些把《道德经》读成修仙养生的神棍之外,基本上都是承认的。侯王圣人的治理之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与民众(万物)打交道的技术。人与人之间用什么打交道呢?用的是各自认知范围能的“有限逻辑”。而作为侯王圣人,他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有限逻辑”与民众打交道?答案是:不能!如果能的话,人人都可以当侯王圣人。
但侯王圣人也是人,怎么超越其作为普通一人的“有限逻辑”?再者你侯王圣人用普通人的“有限逻辑”来治国理政,暂不说你能不能治理好,你的“逻辑系统”又没有特殊之处,民众也不服是不是?如果你采用大多数人的逻辑系统呢?那少部分人怎么办?所以就只能向“有限逻辑”的本源处找答案。最终找到的那个本原就是去掉一切“有限逻辑”,反回到“无逻辑”的初始状态。因为“无逻辑”,反而成了“无限逻辑”,人们从中可以得到更多的交集。
所以,“道”,其实是老子在帮侯王圣人寻找答案过程中的“副产品”。老子的重点是在讲“德”,讲侯王和圣人怎样“与人和”。讲“道”是为了引出“德”:既然我们各有各的“有限逻辑”,那我们为了共同发展,我们都放下(弱)自己的“有限逻辑”,以“无逻辑”作为标准,怎么样?这样不就同心同德了吗?而且老子告诉侯王圣人们:你们先做,你们做到了,民众就会自化,万物就会自宾。
如果《道德经》是在寻找世界的本源,这和侯王圣人的治国理政有什么关系呢?一个要与民众处好关系的侯王圣人,难道要用“鸡生蛋蛋生鸡”的知识来做思想工作吗?
所以,“道”,说到底是能够让大家“和”到一起的一个思维平台。要运用好这个思维平台,就要:
“无为”:放下、弱化自己的“有限逻辑”;“不争”:不与自己的“有限逻辑”争,不与别人的“有限逻辑”争;“反者道之动”:思维从“有限逻辑”反到“无逻辑”或“无限逻辑”的状态中,换句话说就是干脆使你的逻辑系统变成“无逻辑”和“无限逻辑”;“弱者道之用”:弱化自己的“有限逻辑”,使自己的逻辑更有无限性;……这是多么有实操意义的思维实践方法啊!侯王若能坚守这样的思维方法并付诸治理,如何能成为“俱往矣”?!所以,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理解为“道的运动以反的方式开展,道的运用以弱的方式呈现”,类似这样的逻辑怎么能有“全覆盖”的意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有成绩,是不是就要放弃努力?因为道的运动以反的方式开展嘛:我越努力就会越不成功,我放弃了,不就合道了吗?不就可以成功了吗?简直是笑话!《道德经》中所言的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只是思维的一种逻辑而已,只是“有限逻辑”,远远不能代替“道”所指向的“无逻辑”和“无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