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长时间掌控着国民党军统的高位,是特务组织里一个极为关键的角色。这个特务组织四处搞恐怖活动,对我党成员下手狠毒,老百姓对军统也是恨得咬牙切齿。
戴笠啊,他原来叫戴征兰。他试着用这个名字去考黄埔军校,可惜啊,没被选上。
他找了一个考试通过的朋友请教备考方法,朋友提了个意见,说“戴征兰”这名字听起来不够爷们儿。戴笠一听,觉得有理,就琢磨着要改名,后来就有了现在这个既霸气又冷酷的新名字。
戴笠能在国民党高层混得风生水起,主要靠的是他那套特别的“忠心”手段。
戴笠自信心爆棚,老爱拿自己和聪明绝顶的诸葛亮相比,还自称是“谍海霸主”。他特别擅长观察别人的脸色,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自己是“总司令跟前的大红人戴笠”,逮着机会就给老蒋表忠心。
刚到黄埔军校那会儿,戴笠就急着想了解蒋介石喜欢啥,使劲儿搜罗有关他兴趣的消息。隔三差五的,他就把搜集到的这些情报整理成简短的小报告,放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
老蒋一开始根本没把戴笠放在眼里,他看都不看戴笠写的东西,直接就给扔进了垃圾堆里。
戴笠没有泄气,他反倒把丢进垃圾篓的纸条给捡了出来,小心翼翼地弄平整,接着又拿去老蒋的办公室。
1928年的时候,戴笠经蒋介石身边的副官胡敬安介绍,成了蒋介石的一名贴身侍卫。这样一来,他就有更多机会给蒋介石送小纸条了。只要蒋介石从门口一走,戴笠瞅准时机,就把写有秘密消息的字条递上去。
老蒋最终把目光放到了那个负责传话的侍卫身上,他叫戴笠去搞点情报的活儿。打那以后,戴笠就走上了特工这条路,他的地位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戴笠没过多久就成了国民党里“力行社”的重要人物,那里面大都是黄埔军校前四期出来的,一个个都特“死心塌地”。他们老爱给老蒋递那种长长的报告,还老比谁的报告字数多,有的人能写上一万多字呢。
老蒋要求他们写备忘录时得简短明了,别瞎耽误他的时间,可那些人总是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比起来,戴笠写的小纸条可真是让人舒心不少。
1935年的时候,戴笠搞了个特务处的碰头会,原本是想聊聊间谍怎么干活、组织咋搞,结果却让他给整成了个“忠心表态会”。
会议场地被拉上了横幅,上面写着戴笠特地提出的标语:“按照头儿的意思办,理解头儿的难处。”
戴笠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他在上海滩闯荡过,身上有着一股子江湖味儿。当西安事变一发生,戴笠就和宋夫人、宋子文一块儿坐飞机赶到西安去救老蒋。一见到老蒋,戴笠立马就开始了他的“大戏”,他跪在地上,紧紧抱着老蒋的腿,一边哭一边骂自己,说是自己没把警卫工作做好。
老蒋心里头那个感激啊,打那以后,就把戴笠当成了家里人,直接喊他“雨农”,挺亲近的。而那些在救援时没使上劲儿的人,可就没那么好运了,都被他给贬了职,地位那是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1946年那会儿,戴笠坐飞机出了事儿,老蒋心里头那个难受啊。他后来有时候说起来,还挺感慨:“要是雨农还在,我也不至于把大陆给丢了。”
1946年3月17号那天,戴笠要坐专机从青岛走。他专门跟机务的人说了,让给飞机多加点油。出发前他就听说了,这几天天气不太好,不过他也安排好了,万一有啥突发情况,就换个飞行路线。
戴笠乘坐的是一架美国造的DC47飞机,这飞机型号牛得很,就算天气再差也能稳稳当当地飞。开这飞机的是他的老手下,跟了他好多年,飞行技术那叫一个高超。
飞机飞到南京上空时,碰巧撞上了雷暴云,没办法,只能临时改变计划,改飞上海了。
没想到上海那边也下起了超级大雨,飞机只能在空中转圈,老半天都没法落地,最后没办法只能飞回南京,结果却撞上了岱山,飞机上的13个人全都没了。
戴笠出事后,老百姓都炸开了锅,好多人都琢磨着,这事儿哪像是个普通的飞机掉下来那么简单,更像是有人精心策划的一场暗杀,而那幕后黑手,说不定就是他的大老板老蒋。
尽管老蒋看上去非常看重戴笠,戴笠也对老蒋忠心无二,啥都听他的,但抗战一结束,他们俩之间就开始有了摩擦。老蒋琢磨着要把军统这个特务组织给撤了,可这对戴笠来说,那可是他的老窝,他花了好多年才把这儿经营起来。在最好的时候,军统的人手都撒到了全球各地。
军统满十年那会儿,戴笠专门请老蒋来参加他们的大会,心里盘算着在老蒋面前秀一把自己的能耐,好让老蒋夸他两句。可没想到,这一举动反倒让老蒋对他起了疑心。
老蒋察觉到,戴笠的势力膨胀得很快,军统手下的人数已经飙升至好几十万,而且全都配备了美式武器。那些手下都管戴笠叫“戴老大”,只认戴笠一个头儿,根本不理会老蒋的命令。
戴笠察觉到了自己被用完就扔的苗头,为了自己的将来打算,他试着去争取警政部长的位子,但蒋介石没答应。之后,戴笠又打起了海军司令的主意,可蒋介石心里想的就是要拿走他的权力,对这事当然更加不高兴了。
戴笠心想着当上海军司令,于是就去联系了美国人,打算让美国人帮他说话,结果这样一来,老蒋对他的猜疑就更重了。
不过戴笠手下人数众多,足足有几十万,而且他还深知国民党高层那些见不得光的事儿。老蒋心里头直打鼓,生怕把戴笠给惹急了,他会不顾一切地反扑。所以,老蒋干脆先出手,抢个先机。
但戴笠的手下沈醉并不认同那种说法,他亲自多次跑到飞机失事的地点去找证据,还从当地居民那儿得到了一把断剑。
老蒋火急火燎地想和戴笠聊聊,打算把特务机构给撤了。可戴笠呢,总是找各种借口磨蹭,整天坐着专机在国内到处飞,就是不肯见面。
到了北京后,戴笠直奔第一监狱,亲自审问了女间谍川岛芳子。从她那儿,戴笠挖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军统北京站的头头马汉三,在抗战那会儿竟然叛变了。更绝的是,这家伙不久前还跑到戴笠自个儿家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顺走了一把珍贵的九龙宝剑。
那把在飞机失事地点找到的九龙宝剑,原本是孙殿英从慈禧陵墓里偷出来的。他原本打算让戴笠把这剑转交给老蒋。
打仗那会儿,戴笠把特别珍贵的九龙宝剑交给了马汉三,让他帮忙藏着。马汉三心里清楚,这剑可不是一般的宝贝,价值老鼻子钱了,他心里头直痒痒,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可后来呢,马汉三不小心被日军给抓了,为了活命,他没得选,只能把宝剑交给日军,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马汉三被日军偷偷放出来后,就四处寻找那把宝剑的消息,最后终于把它给找回来了。
戴笠暗地里查了查马汉三,结果发现自己手底下这家伙干的坏事真不少。可那时候他自己也忙得团团转,实在抽不开身,到最后,还是饶了马汉三这一回。
马汉三很爽快地把宝剑还了出去,另外还给戴笠奉上了一堆金银财宝、古董还有字画。
但马汉三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特别清楚戴笠的手段相当狠毒,随时都有可能找自己麻烦,所以他琢磨着不如自己先动手。
戴笠一直干的是间谍的活儿,行踪老是神出鬼没的,但这次为了搞定马汉三,他居然把自己的动向给说漏了。
马汉三清楚戴笠生性爱玩乐,所以专门找了个年轻貌美的军统女职员刘玉珠,来负责料理戴笠的日常生活。
戴笠总是把刘玉珠带在身边,一起乘飞机出行。但奇怪的是,在那次空难里死了13个人,刘玉珠却并不在其中。
有专家推测,刘玉珠有可能在飞机上做了手脚,放了个定时炸弹。因为她有军统“华北督导员”的身份,能借着检查飞机安全的名义上飞机。
不过设定时炸弹这事儿风险确实挺高,要是飞机按时到了,那计划可就泡汤了。但因为天气不好,飞机晚了一个多钟头,这样一来,暗杀居然就成了。
戴笠在军统那会儿,干了不少缺德事儿,结下了大堆仇家,好多人都想取他性命。所以,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到现在还是个谜。
戴笠49岁那年去世后,我们党肯定是高兴的。周总理在一次会上直截了当地说:“戴笠没了,咱们的革命啊,说不定能提早十年胜利。”
虽然简短得只有16个字,但每个字都戳中要害,把戴笠那令人畏惧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戴笠掌舵时,军统局逐渐壮大,成了一个大机构。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军统局一直忙着搜集日本的情报。他们对好多场战争都做了非常准确的预判。
抗战快结束时,军统局靠着掌握的情报,大肆抢购、走私各种东西,贪污腐败的事儿一个接一个,捞到了不少好处。
日军被打败后,军统的人就开始专门对付共产党,把我们党视为头号大敌。他们对我们党的同志下了狠手,干了很多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坏事。
行动科其实是一支特别小巧但超厉害的特种部队,里面的队员个个都有拿手绝活,他们的任务就是对付那些叛徒和特务头子。
“中央特科”一成立,就跟军统杠上了,把军统伸向革命伙伴的黑手给剁了,这可把蒋介石和戴笠给惹毛了。
戴笠去世后,我们党算是甩掉了一个难缠的大对手,军统那边也乱成了一锅粥,这样一来,革命的成功就更有指望了。
戴笠是民国时候一个出名的特务头子,手段狡猾又狠毒。他特别懂国民党官场里的那一套,因此很受老蒋的信任和喜欢。
但当国民党里头开始用“人治”取代法治来运行时,问题可就大了,搞得内部小团体一大堆,整天就是各种权力争斗不断。
戴笠那种装腔作势的“忠心”,把原本运行顺畅的特务系统给搞乱了套,还让一个政权的倒塌速度变快了。
《财会通讯》杂志新解戴笠之死 2004年10月刊有个新观点说了戴笠的死因,登在了2004年第十期的《财会通讯》里头。
《兰台内外》揭秘戴笠突然离世且无后代真相 2009年第2期内容在《兰台内外》2009年的第2期里,深入探讨了戴笠突然死亡并且没有留下后代这个谜团。戴笠,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离世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他会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还留下了没有后代的谜团?这一期杂志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挖掘。据说,戴笠的死亡充满了神秘色彩,到现在也没个确切的说法。而他为何没有留下任何血脉,更是让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这期内容,就像是在历史的迷雾中,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些真相的碎片。总之,如果你对戴笠的突然离世和他没有后代的事情感到好奇,那么《兰台内外》2009年第2期的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你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