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语境中,余光明的油画有着独特的样态,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东方审美内涵,为油画这一外来艺术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与别样的表达视角。
从余光明的诸多代表作品,如《生生不息》系列、《唐·王维诗韵》《李白诗韵》以及《融》《上善若水》系列等来看,其作品中对“道”的呈现是一大亮点。“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蕴含着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与法则,而“反者道之动也”则是对这一规律中辩证转化关系的精妙提炼。
在余光明的油画里,“反者道之动也”有着具体且深刻的呈现,作品中以色彩的流动性制造冲突对立元素,让热烈的暖色调与清冷的冷色调相互交织,于是生机活力与静谧同存,并非简单地各自为政,而是在相互碰撞交融中产生了奇妙的审美印象。炽热的红与沉静的蓝相依相辅,不是相互削弱,反而在彼此的对比衬托下让红愈发凸显出蓬勃燃烧的力量,蓝也更彰显出深邃悠远的宁静质感。
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组合里转化出别样的和谐与动态平衡,恰如昼夜交替、四季更迭,彼此推动,彼此成就,所营造的生生不息的氛围,完美诠释了道生万物的根本原理,对立统一且相互转化的哲学意味相当学长!
观赏《融》系列作品,从构图元素来看画面里并不是具象的实体描绘,而是借助虚化的、似烟似雾的抽象元素进行哲学弥漫,用来象征空灵、虚幻之态。这种用抽象表达哲学之“道”的手法可以超脱于具体物象,走向精神的传达。抽象元素的环绕渗透,并不显得刻板生硬,而是融入了无比灵动的韵味,让观赏者在画里可以找到落地体验的视觉点位,推动整个画面意境向着更为深邃、多元的方向发展。
他的作品里还深刻地体现着“恍兮惚兮的玄机要妙”,有着道家美学对意境营造的独特追求。从色彩方面而言,余光明的油画色彩运用并非简单的写实或绚丽的堆砌,而是采纳了含蓄朦胧之美,以层次丰富的色调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让观者置身于氤氲的天地之间,一一意会难以言明的“惚兮恍兮”妙境,让油画审美进程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在这个遐想空间里,打破了传统油画直白的透视法则,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里散点透视等理念,构建出灵动且自由的空间印象,让视觉与意识流彼此呼应穿插,给出中国哲学“大象无形”的艺术范本。
在他的油画意境里,尽显东方审美的唯妙神韵。无论是以王维、李白诗韵为灵感创作的作品,还是《上善若水》这类体现道家实践的画作,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意情怀。用油画的形式传递出了中国文化博大而悠远的体系,同时在画里寄存下个人及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于是,这种油画的新样态,犹如用色彩和线条书写的东方哲学与美学典籍,能在瞬间把人的精神与视感带入充满禅意、饱含哲理的情境之中,让心灵驰怀,让思想无限自由!
余光明先生以油画为载体,用中国哲学文化塑造油画新生态、新样态,打通了东西方艺术思想边界,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现代油画领域绽放光彩,为探寻艺术融合与创新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值得深入品味与持续研究。
(文/刘雄)
艺术风采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