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考虑草原碳汇与畜牧业碳排放

守望自然 2025-01-05 11:04:41

畜牧业碳排放量是指各动物从幼畜至出栏,全饲养过程中产生并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的总和。就碳源而言,畜牧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生物过程,是由畜禽生理特性所决定,这与诸如能源和制造业等行业有所差异,因为他们的碳排放多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畜牧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3%。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更大,占整个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例更高。相较于其他行业,畜牧业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空间分布更加分散,且与自然资源条件紧密相关,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储藏在生态系统内,具有调节气候、保护土壤和碳汇等功能,能够助力畜牧业碳减排。显然,在对草原畜牧业碳排放核算时,有必要统筹考虑草原碳汇发展,探索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具体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草原面积广阔,类型丰富,要在综合考虑不同草原类型固碳能力的基础上,构建草原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另一方面,借鉴森林碳汇项目管理的经验与启示,探索规范草原碳汇市场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草原碳汇交易机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造成生态服务能力不断下降,严重制约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碳汇功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要优化草原管理方式,增强草原碳汇功能,促进畜牧业碳减排。

一是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继续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等草原生态保护办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等的补贴标准,增强相关主体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促进草原植被恢复,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草原的碳储存量。

二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牲畜养殖在合理的载畜量范畴内,这既有利于减少由于过度养殖造成的额外畜牧业碳排放,又可以保护草原生态,巩固其碳汇功能。

摘编自“厘清畜牧业碳排放逻辑是项重要的课题”,原载《中国畜牧兽医报》,作者马如意 肖海峰。

0 阅读:0
守望自然

守望自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