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皇位稳固得有多难?看看他那些操作就明白了——五次北征、迁都北京、让郑和下西洋,每一件事都透着一股紧张感和不安定的底色。这位被称为“永乐大帝”的皇帝,终其一生都在跟两个问题较劲:一是靖难之役到底算不算“造反”?二是建文帝到底去哪了?这些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隐患,那便是“太子之争”。
朱棣一生最大的遗憾,或许并不是靖难之役的争议,而是继承人选择题的无解。
朱棣有三个嫡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看似选择很多,但真正能入围的只有两个——朱高炽和朱高煦。偏偏这两个人性格完全对立:大儿子朱高炽温厚谦和,二儿子朱高煦刚猛强悍。
用朱棣自己的话说,“老大不像我,老二像我”。如果单看性格,朱高煦确实更得朱棣的心,可惜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却是个意外——聪明、机敏,还深得朱棣宠爱。
于是,这场继承人之争不仅是父子之间的较量,更掺杂了祖孙之间的感情纠葛。
事情的复杂性在于,朱棣自己就是通过一场血雨腥风的靖难之役“拿”来的皇位。
他深知,皇权的传递必须稳固,否则一切都会重演。而朱高炽虽然胖得行动不便,却是个“稳压器”,他不会主动挑事,也不容易出乱子。
相比之下,朱高煦就像一根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勇猛有余,耐心不足。朱棣对这两个儿子的态度,早在靖难之役时就埋下了伏笔。
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过大功。1400年的白沟河之战,朱棣差点丢了性命。
面对建文帝派出的六十万大军,朱棣的燕军仅有二十万,战况极为惨烈。那一战,朱棣三次换马,最后只能靠佩剑硬拼。
就在生死一线间,朱高煦带兵冲了上来,硬是扭转了局面。正因为这次救命之恩,朱棣对朱高煦刮目相看,甚至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好好表现。
”这句话让朱高煦自信心爆棚,他甚至开始拿自己跟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
但问题是,朱棣不只是一个父亲,他更是一个皇帝。
从皇帝的角度来看,朱高煦这样的性格,注定是个隐患。他太像年轻时候的朱棣,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甚至还有点不安分。
相比之下,朱高炽虽然缺乏锋芒,却非常懂得如何“安抚人心”。更重要的是,朱高炽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朱瞻基。
朱棣对朱瞻基的喜爱,几乎是溢于言表。
朱棣曾带着朱瞻基亲征漠北,为的就是让他“见世面”。
他甚至亲自考校这个聪明的孙子,问他历史上的治国之道是什么。朱瞻基的回答总是让朱棣满意,觉得这孩子不仅聪明,而且稳重。
于是,朱棣开始全方位培养朱瞻基:为他建立亲军,选拔精锐士兵,还请来了自己的谋士姚广孝亲自教导他。朱棣的意思很明确——这就是我的接班人。
可问题来了,如果朱高炽像朱标那样早逝,朱棣该怎么办?是把皇位传给朱高煦,还是直接跳过儿子,把皇位传给孙子朱瞻基?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如果站在感情的角度,朱棣对朱高煦的态度是复杂的。
靖难之役的成功,朱高煦功不可没。父亲的命,弟弟救过;皇帝的江山,弟弟帮打下过。
这样的功劳和情分,换谁都会犹豫。但问题在于,朱高煦的性格实在太难驾驭了。
他的野心太大,甚至在朱棣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如果传给他,恐怕会有第二场“靖难之役”。
而朱瞻基则完全不同。他虽然年轻,但能力出众,性格稳重,已经被朱棣视为“未来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其实是为了防止朱高煦复制自己的“夺位手法”。他知道,只有朱瞻基这样的继承人,才能真正稳住局面。
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朱棣的判断。朱高炽虽然只当了十个月皇帝,但他平稳地把皇位传给了朱瞻基。
而朱高煦则选择了造反,结果被朱瞻基轻松拿下。朱棣的一系列布局,终于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
那些埋在暗处的隐患,在朱瞻基的手中被一一化解。
有人说,朱棣其实早就想好了答案。
无论朱高炽是否早亡,朱瞻基都是他心中的最佳选择。而朱高煦,注定只能是一个陪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