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套10亿跑路!能卖的全卖了,不能卖的全质押了,现在人在哪?

青烟小胜 2024-11-04 18:01:48

文:青烟小生a

编辑:苏叭叭

前言

所谓“人为财,鸟为食”,大概就是这个世界非常具有真理的话。

大佬们赚的钱几乎是我们普通人一生都难以见到的,这些大佬们肯定也难以割舍,但就在10月份一个大佬毅然决然选择退出!

甚至将自己的财产该转移的转移,该卖的卖了,放弃了钱生钱的公司拿着10亿元走了?

谁会舍得自己的钱财?是不是中间发生了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还是另有原因?

面临困境

李太杰的创业故事要从他的学术生涯说起。

作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现长安大学)的教授,他专注于筑路机械研究。

早在80年代,他就帮助陕西、四川的筑路机械厂研发出了稳定土拌合机。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陕西修建西安到临潼高速时,施工方发现进口桶装沥青难以取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李太杰仅用一个暑假就研发出了沥青脱桶设备,解决了这个难题。

这项发明在90年代初获得了陕西省专利银奖。当时的李太杰向学校提议成立校办厂,但未获支持。

而他的第一任妻子陈达刚却坚定地支持他的想法,在1992年退休后创办了达刚公路机电厂,用自己的名字为企业命名。

1995年李太杰也迎来退休。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刻,67岁的他却和妻子一起投身创业大潮。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公司蒸蒸日上之际,陈达刚遭遇车祸离世。李太杰一度想要放弃一切,直到遇见了比他小20岁的孙建西。

孙建西不仅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更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推手。凭借多年从商经验,她主力经营销售,与专注技术的李太杰形成互补。

在她的助力下2002年达刚路机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企业资本化之路。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0年便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陕西省第二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上市之初达刚控股经营稳健,年营收虽只有2亿多,但能稳定获得几千万的净利润。

2014年夫妻二人首次大规模套现,将一半股权转让给陕西鼓风机集团,收获6.3亿元。

但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2019年公司斥资5.8亿收购众德环保,试图通过并购重组开辟新天地。

营收确实从2亿跃升至10亿,却未能带来相应的利润增长。到2022年公司开始亏损,2023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仍未扭亏,继续亏损2762.69万元。

在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这对高龄夫妻选择了全身而退,然而这种“全身而退”的想法真的能实现吗?

转让风波

但退出的过程并不平顺, 达刚控股实控人陷入股权转让纠纷,信披引争议。

达刚控股实控人孙建西的一笔股权转让交易,在近一年后演变成诉讼纠纷。2023年12月孙建西与阜华冠宇量化3号私募基金签订协议。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4-10-20 达刚控股实控人协议减持陷诉讼“秘而不宣”信披违规?

拟以6.3元/股的价格转让公司5%股份,总价约1亿元。阜华基金已支付8000万元转让款,但孙建西在获得交易所确认书后,却拒绝向中登公司申报过户。

今年4月阜华基金将孙建西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8000万元转让款及相关利息。

西安市雁塔区法院一审支持了阜华基金的主要诉求。对此孙建西辩称该笔交易只是“复杂交易链条中的一环”,与上市公司并购有关,但阜华基金否认这一说法。

值得关注的是,孙建西所持1269.84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约4%)已被司法冻结,但达刚控股及孙建西近一年来未就转让交易进展及相关诉讼作任何披露。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称,因冻结股份未达到持股5%的披露标准,且股东未告知具体情况,故未披露。

证券市场人士指出,涉及5%股权转让事宜有进展需要披露,涉及诉讼或冻结也应及时披露。

如果大股东未及时告知上市公司,可能构成违规。此外深交所此前出具的股份转让确认书已于今年7月到期作废,但达刚控股至今仍未公告相关进展。

在此背景下达刚控股业绩持续恶化。公司2022年、2023年连续亏损,今年上半年仍未扭亏。

市场质疑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新任董事长王妍被指与实控人李太杰有亲属关系,独立性不足,且兼任财务总监被认为不符合内控要求。

即便如此他们仍坚定地推进新的股权转让计划。

10月18日孙建西与陈可控制的曼格睿签署协议,转让11%股份;24日又与金祥远舵签署协议,转让5%股份。

同时夫妻二人将持有的13.2%股份表决权委托给陈可。

新接棒人陈可1978年出生,在新能源行业颇有建树。他创立的闪开来电已完成C轮融资,获得多家上市公司投资。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2024-10-28 达刚控股拟易主:闪开来电陈可欲接盘,实控人存在一笔5%股权两卖情况?

达刚控股也将在他的带领下,探索“高端装备+绿色能源+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模式。

当89岁的退休教授和69岁的企业家妻子选择功成身退时,这个始于专利技术、成于资本运作的企业,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而这对158岁的夫妻,终于可以放下资本市场的种种纷争,真正开启他们的退休生活。

然而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140多家私募参与协议转让高位接盘。

“方式方法”还是“迫不得已”?

减持主体合计240个,包括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公司高管等,但实控人和控股股东占比较低,仅26家。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24-10-14 超140家上市公司股东高位减持,多家私募参与协议转让高位接盘

从减持规模看,240个减持主体中,71个减持比例超过1%,其余169个主体减持比例保守,均在1%以下。

其中万朗磁塑股东金通安益二期的减持比例最高,达8.42%,预计套现1.86亿元。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是家电龙头格力电器宣布减持闻泰科技不超过1%股份,与其一致行动人珠海融林合计可套现8.5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减持新规严格约束下,不少上市公司转向协议转让方式出让股份。

同期有61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其中28家涉及公司控股股东。更有意思的是17家公司的股权受让方为私募基金,9家转让规模超过1亿元。

有趣的是部分处于减持受限状态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选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中小型私募“高位”转让股份。

如爱朋医疗、华孚时尚、康隆达等5家受限公司的股份,都被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下的中小私募接盘。

其中爱朋医疗的受让方章泓私募管理规模仅0-5亿元,转让价格仅较行情启动前小幅折让。

这一轮“减持潮”与私募“接盘潮”的背后,凸显出在市场回暖时期,部分股东有减持意愿但受制于新规,而部分私募则愿意在相对高位接盘,为市场带来了新的资金动向值得关注。

结语

从“人为财,鸟为食”说起,到158岁夫妻的功成身退,我们看到了一些取舍,但是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从教授到企业家,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这对高龄夫妻用智慧和勇气,证明了人生无限可能。

商海沉浮,人生百态,在追逐财富的路上,既要有勇气追梦,也要懂得适时止步。

“人为财”固然是永恒真理,但如何在逐利与担当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每个创业者都该思考的话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青烟小胜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