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一晚的酒店不换床品?卫生乱象难解决,你还敢住吗?

之桃开心生活 2025-04-09 02:05:09

豪华酒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外表下,竟也藏着肉眼看不到的脏乱差?

近年来,酒店的卫生问题一直是顾客们最关心的话题。清洁乱象频发,酒店还能住吗?

你有没有酒店卫生踩坑的经历?

关于老生常谈的酒店清洁卫生问题,曾有网红“滤镜粉碎机”老师前往环球影城酒店进行测试。那里别具特色的功夫熊猫主题房间,房间的设计独具匠心,满是中国传统元素与功夫熊猫IP的巧妙融合,原本一切看上去都令人满意。随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

滤镜粉碎机老师为检测酒店的清洁服务是否到位,采用了一种颇为巧妙的方法。他在床品、杯具等物品上,做了隐形的荧光标记。这种标记遇水即消,只要物品经过清洁或更换,标记便会消失,堪称检测酒店清洁工作的“神器”。

滤镜粉碎机老师做好标记后办理退房,又安排另一位小伙伴入住。

当紫光灯亮起,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床上三个枕头的枕套都未更换,六个水杯原封不动,三件浴袍只换了一件,卫生间里三条毛巾、三条浴巾也仅更换了一件。马桶盖子表面看似擦拭过,可掀开后,内部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清洁,依旧残留着前一位住客使用过的痕迹。

这样的清洁状况,与每晚2800元的房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要是28000元一晚的房间,服务质量又会怎样?简直难以想象。

尽管酒店回应及时,态度也算诚恳,但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依旧值得我们深思。

酒店行业对于退房后的清洁流程,通常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各项标准白纸黑字。可为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总是大打折扣,难以落实到位呢?

酒店保洁服务不到位,并非物料成本或规则设计的问题,而是执行层面出了问题,其本质是人工成本过低。

在酒店行业,许多酒店的保洁工作采用外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洁人员的收入会更低,因为中间多了一个赚取差价的中间商。

在服务业中,工资水平对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人工成本被过度压缩,必然导致员工消极怠工,人浮于事,能混就混。

尽管不少酒店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运用得十分娴熟,设置了各种KPI、检查机制和惩罚制度,但最终执行工作的,是拿着低工资的员工。

大家心里都明白,付出与回报应该成正比,拿多少钱,就做多少事。

在很多情况下,五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可能由同一位保洁阿姨负责打扫,因为它们都使用同一家外包公司。经济型酒店房间面积小、物品少,保洁工作相对简单,阿姨们反而能在相同时间内,将房间打扫得更干净。

此外,部分豪华酒店对房间清洁的时间有严格要求,而豪华酒店房间大、物品多,清洁内容复杂,这对一些年纪较大的保洁阿姨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还有些酒店采用保底保量的薪酬模式,即保洁人员完成一定数量的房间清洁,就能拿到底薪,超出部分,每个房间额外计费,费用大概在10到30块之间。

在这种模式下,保洁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往往会选择在单个房间少花精力,对于看似没问题的物品,能不换就不换。这就如同外卖系统给外卖员设置计件和送达时间限制一样,催生了不少为了赶时间而不顾安全的“马路神仙”。

有能力、想多挣钱的人,可能会选择去做家政,虽然辛苦,但收入更高。而愿意拿着低工资做酒店保洁的人,难免会存在摸鱼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酒店难道不清楚给清洁员工的工资偏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他们也明白,低工资会导致员工摸鱼现象频发。那么,酒店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通常,酒店会加大检查力度、增加培训次数、强化监督机制。但这些措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提高员工工资。

一提及加钱,酒店往往就会“望而却步”。

几年前,14家五星级酒店的清洁乱象被曝光。在这些酒店里,清洁人员用顾客用过的浴巾擦杯子,将从卫生间垃圾桶里捡出的一次性杯盖,在自己T恤上擦几下后,就扣在杯子上,继续给顾客使用。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各种操作“手速飞快”。

此事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涉事酒店纷纷出面道歉。但后续呢?他们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将爆料人的个人信息拉黑,甚至对其进行威胁。

酒店之所以“承认错误,坚决不改”,归根结底是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酒店看来,声誉损失是一种相对抽象的代价,只要事后运营数据显示曝光没有影响客流,就没必要花钱整改。

酒店业投资回报率普遍不高,这是业内公开的事实。为了提高利润率,酒店只能想方设法压缩成本。房屋成本受房东制约,难以大幅压缩;房费受市场竞争影响,不能随意涨跌。

于是,人工工资就成了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酒店一边要求员工提供优质服务,一边却给员工低工资。长此以往,员工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酒店好不好,与我何干?客户骂酒店,正合我意,这样还能省下我吐槽的力气。

实际上,酒店对员工的这种心态心知肚明。低工资、高强度的清洁工作,很难吸引到愿意尽心尽力的员工。酒店和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默契。

互联网公司忽悠年轻人无偿加班,好歹还会描绘一幅“升职加薪”的美好蓝图。而酒店保洁人员清楚,就算把工作做到极致,也不会升职加薪,甚至连酒店正式员工都算不上,还不如摸鱼实在。

理论上,酒店会对清洁工作进行抽查。但抽查人员同样拿着低工资,自然也会敷衍了事。这就导致酒店行业反复出现清洁问题,底层员工薪水水平与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反观胖东来、海底捞、顺丰等企业,它们之所以能提供优质服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员工的收入高于同行。在海底捞,员工的住宿条件甚至比一些顾客还好。顺丰快递员收入高,面对顾客的怀疑,能底气十足地回应。这些例子充分说明,只有钱到位了,员工才有服务的动力。

对于酒店来说,提升员工工资,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能有效避免因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客户流失和口碑下跌。但酒店并不这么算。

在他们看来,遇到专业探店曝光服务问题,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为了这点风险,提高整体成本。出了公关危机,有公关部和法务部处理;但要是日常成本上升,运营部和财务部就得“背锅”。在这种内部博弈下,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酒店行业若想打破这一困局,就必须正视底层员工的薪资问题,平衡好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否则,类似的清洁乱象还会不断上演,消费者的权益也将难以得到保障。

毕竟,合理的薪酬是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关键。

中国酒店人力调查报告

酒店可以开展薪酬调研,参考同地区、同行业的薪资水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提高保洁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对于连续数月保持高质量清洁服务的员工,给予额外的经济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保洁人员设计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打破职业天花板。

例如,设立初级、中级、高级保洁员等不同职级,每个职级对应不同的技能要求和薪资待遇。表现优秀的保洁人员,可晋升为保洁主管,负责管理团队和制定清洁计划。

引入科技和创新手段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

例如,利用智能清洁机器人、紫外线消毒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等,辅助人工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智能清洁机器人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地面清洁,紫外线消毒设备可以对床品、杯具等进行高效消毒,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通过数字化平台,对清洁任务进行分配、跟踪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解决酒店卫生问题,一场需要酒店运营方、行业组织、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协同行动。当各方形成合力,酒店行业的卫生顽疾才能得到有效根治,让酒店重归其服务本质,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安心、舒适的服务体验,以便推动整个行业正向发展。

文本来源:半佛仙人



0 阅读:0
之桃开心生活

之桃开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