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与美国硬刚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那我们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别看这两天全世界都在诟病特朗普不靠谱,可一旦他把关税取消或者降低,市场瞬间就有了反弹的想象空间。这可真是没牌也能造牌,玩的就是心跳。至于后续市场是全面崩盘,还是当下只是一次性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后续还有没有更厉害的手段。
就目前情形而言,特朗普在国内的清算并未取得预期中的压倒性胜利,在俄乌停火谈判中也未达成预期目标。短期内,美国进一步挑起更严重冲突的条件并不成熟,所以此次短期的市场冲击更像是一步到位,将不确定性预期中的风险充分释放了出来。

这一轮全球性大跌让很多人陷入恐慌,但倘若我们走出家门去观察,就会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这与美国有着显著区别。
在美国,金融市场在经济的各个层面以及实际社会生活中,都充当着资源配置的核心角色。而我们的经济运行模式与之大不相同,对我们来说,只要在日常消费和投资中量力而行,尤其注意不加杠杆,基本就不会有大问题。
因为我们有着最大的基础支撑——我们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便是最大的保障。
所以,即便因大幅提高关税导致后续通胀全面恶化,美国人也只能自己拯救自己,这一点美国在疫情期间已经验证过了。美国的普通民众即便面临困境也会认命,他们不会将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经济和社会结构问题,这也是特朗普敢玩命加关税的一个基础。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有3至6个月的缓冲期,实在不行到时候再取消关税,对他而言并非难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务必让美国有所忌惮,否则此类事件将无穷无尽。

在我们采取反制措施后,美方近期以 "对等关税" 为名,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 34% 的额外关税,使总税率达到 54% 左右。这一单边主义行径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试图通过关税胁迫重构全球贸易秩序。但中国外贸格局已今非昔比 ——2024 年对美出口占比降至 14.7%,而与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的贸易额首次突破 50%,东盟连续五年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 年双边贸易额达 6.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9%。

若在关税压力下妥协退让,将引发三重连锁反应:
市场挤压效应:美国正通过 "友岸外包" 战略重构供应链,2024 年对印度、越南等国的关税优惠幅度远超中国。若放弃原则性反制,美方必然变本加厉,要求其他国家在中美间 "选边站"。例如加拿大因拒绝配合美国关税政策,已遭钢铝产品加征 25% 关税的报复。规则破坏风险:美国近期发布的《国家贸易估算报告》,将中国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政治化,为其关税措施寻找合法性依据。若中方示弱,美国可能将这套 "壁垒叙事" 复制到更多国家,破坏 WTO 框架下的非歧视原则。产业安全威胁:美方已将半导体、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纳入关税打击范围。2024 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长 13.1%,但美国正通过《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中国电池组件进入北美市场。妥协将使中国在关键领域的产业升级遭遇更大阻力。
面对美方的关税大棒,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通过 WTO 争端解决机制捍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速构建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正如埃塞俄比亚前官员所言,中美竞争若缺乏管控,将阻碍全球包容性增长。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立场,正是为了维护开放、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这既是自身发展需要,也是对全球经济的责任担当。

与此同时,特朗普宣称如果欧洲购买3500亿美国能源,他就考虑降关税,这充分表明,特朗普加征关税并非出于其他目的,而是将其作为与不同国家谈判的筹码,妄图各个击破。所以特朗普才对我们的反击如此恼怒,因为我们这一举动等于断了美国的后路。
资料来源:六爷阿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