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车主林女士向媒体反映称,过年前她在加油站排队洗车时,遇到一辆车门印着“省级机关公务用车”的轿车强行配合另一辆车加塞,下车理论时,对方向林女士方向继续开车,致林女士滑倒摔伤,在警方到达前两辆车逃离现场。
湖北荆州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经调查,涉事车辆为私家车,“公务用车省级机关”标识是车主在网上购买后擅自粘贴上去,民警已经对车主进行了批评教育,责令其恢复原状。但如此轻飘飘的处置,很难让涉事车主记取教训,对其他车主警示性也不足。
“公务用车”标识,显然只能是公车才能使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公务用车应当统一标识”后,各地设计的统一标识中含有公车监督电话。这既能防止公车私用,也便于查验公车真伪。但公车改革后,私家车贴“公务用车”标识现象不少。
此前一些地方就出现过类似的案例。记者在相关电商平台上检索发现,各式各样的“公务用车车贴”在售,消费者可随意购买,最低只需要5元,想更改监督电话也可以选择定制车贴。有店铺显示全网热销2000+。这意味着街头有不少“公务用车”实为假冒。
部分私家车为何要贴“公务用车”标识?有人辩解称,这是为了好玩,彰显个性。有人曾解释,是为了方便进出政府大院办事。但主要原因恐怕是想“狐假虎威”,即把“公务用车”标识视为“特权车贴”,以便彰显特殊“身份”,横行街头,逃避违章处罚。
以上述事件为例,涉事私家车车主之所以在洗车排队时敢加塞、敢伤人、敢威胁,原因就在于假冒“公车”,气焰嚣张,认为林女士惹不起政府部门,于是肆无忌惮。然而在林女士报警后,因担心假冒行为露陷不得不逃离现场。即“假老虎”害怕“真武松”。
还值得注意的是,林女士事后多次拨打“公务用车”标识上的监督电话027-87238691,均无人接听。经向湖北12345热线核实,确认前述电话号码确实为公务用车监督电话。但荆州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回应称,该号码是虚假监督电话。真相究竟是什么?
也就是说,涉事私家车车主敢贴“公务用车”标识,另一原因是标识中的公车监督电话无人接听。如果该号码是真的却是空号,等于给假冒行为提供了便利。如果该号码是虚假监督电话,车主更不惧怕监督。由此可见,当地关于公车监督电话的管理比较混乱。
在“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中,狡猾的狐狸是假借真老虎的威势来吓唬百兽。而在现实中,私家车贴“公务用车”标识,则是假借“假老虎”名义嚣张跋扈。目前贴有“公务用车”标识的车辆,多少是真公车,多少是假公车,恐怕需要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还应该整治网售“公务用车”标识以及公车监督电话。网售假冒公车标识,也给车主购买使用提供了便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伪造、变造或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应予以拘留并处相应罚款。望执法部门和平台严肃处理。
此外,公车监督电话只有真实且打得通、有人接,才有存在意义。反观上述事件中虚假公车标识中的公车监督电话,则是个摆设。各地还应该对公车监督电话进行摸排,确保真实可用。对于使用“公务用车”标识的私家车车主,也要依法处罚,不能轻易放过。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买卖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的公文、证明文件的,可拘留并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