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张,一个在泥巴地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农民。去年这时候如果有人跟我说养蟑螂能致富,我绝对抄起扫帚赶人。
可就在今年开春,我靠后院200平米的"蟑螂公寓",真金白银挣到了28万!今儿个就掰开揉碎了跟大伙说说这美洲大蠊的生意经。

说到美洲大蠊,其实就是咱们常见的大蟑螂。不过可别小看这些黑褐色的"小强",它们的养殖周期只要10个月,从芝麻大的卵鞘到成虫只需180天。
我在山东大棚里做实验,温度控制在28-32℃,湿度保持60%-70%,这些小家伙24小时都在疯狂进食长个儿。
养殖技术真没大伙想得玄乎。我用的立体养殖架每层铺上蛋托板,定时投喂麦麸拌果蔬,每天巡查两次温湿度。关键要杜绝杀虫剂,我在养殖房门口撒生石灰防蚂蚁,用纱网封死通风口,这法子让存活率达到了95%以上。
最适合养殖的还是咱们长江以南地区。去年我帮广西老表改造了闲置猪圈,不用加温设备也能自然越冬。
北方朋友也别慌,像我在潍坊用双层保温大棚,冬季烧秸秆增温,照样把养殖成本压到每平米每月3块钱电费。
启动资金真不算多。我当初200平米场地,立体养殖架、温控设备加上种苗总共花了8万。现在优化方案后,新手100平米起步,2万块就能搭起像样的养殖场。饲料更便宜,菜市场捡的烂菜叶、豆腐渣,拌上麦麸就是现成口粮。

收益才是硬道理!美洲大蠊现在干货收购价每公斤85元,我去年出了3吨半货,毛收入29.75万。扣除饲料、水电、设备折旧,净赚22万出头。
隔壁村张大姐更绝,她把蟑螂粪做成有机肥,每吨多卖2000块,去年又多挣了5万。
我知道大伙最担心销路。现在中药厂、宠物饲料厂都在抢货,我合作的山东药企每月固定收500公斤。更别说南方那些做美容品的工厂,光甲壳素提取这块,收购价能给到110元/公斤。只要养出来,根本不愁卖。
可能有乡亲要问:蟑螂跑了咋整?我用的养殖箱有防逃逸倒刺,三年了没发生过逃跑事故。再说美洲大蠊既不会飞也不打洞,比养黄粉虫还省心。处理时用沸水烫过再烘干,根本接触不到活体。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行当不要学历不看背景,肯吃苦就能成。我五十岁的老汉都能学会温控设备操作,年轻人搞电商卖活体宠物饲料,利润还能翻番。下个月我准备带着乡亲们搞合作社,争取把咱村的"蟑螂产业"做出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