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莫迪开启第三任期后,中印关系开始有了明显好转。印外长苏杰生近日公开抛来橄榄枝,声称中印边境局势缓和后,双方将讨论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而就在中印关系好转之际,莫迪政府突然转身对拜登政府发难了。
据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的报道,12月5号,莫迪所在的印人党公开指控称,美国国务院和“深层政府”,联合印度最大的反对派国大党,通过一个名为“OCCRP”的调查平台,散播不利于莫迪形象的虚假言论。根据印人党的指控,“深层政府”的背后,是索罗斯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财团,“OCCRP”则受到美国国务院直接资助。
例如近期,国大党就引用“OCCRP”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控印度阿达尼集团行贿莫迪政府。印人党认为,美国联合国大党,就是为了扰乱印度市场,破坏莫迪政府的形象,“深层政府”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国大党和美国政府则获得相应的政治利益。
莫迪选择此时对拜登政府发难,主要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第一,为了巩固执政地位。今年6月份的选举中,莫迪虽然成功获得连任,但他所在的印人党席位数未过半。意味着莫迪第三任期将难以再单独主导政策的制定,更容易受到其他党派的掣肘。例如印人党主张扩大改革,推动“印度制造”发展进程,但由于反对派从中制衡而难以快速推进。所以通过公布反对派与美国的勾连,能够帮助莫迪更好的打压反对派,推行相关政策,同时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第二,为了展示其自主性。印度虽然与美国关系密切,但在外交政策上,与美国其他盟友有着明显区别,更加强调自主性。例如印度虽然加入了“四方安全对话”,但和美日澳三国讨论涉华议题时,还是会非常谨慎。
美国的其他亚太盟友,在台湾、南海等热点议题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跟着美国一道挑衅,但印度在这些地缘议题上,表现的则相对低调。因为在印度看来,他本身就是大国,在地区议题上可以借势美国,但不能依附于美国。所以过去中方经常会提醒日韩保持自主性,但很少对印度有这类表态。
第三,莫迪政府与拜登政府本就存在矛盾。例如在加拿大锡克教分离主义者被印度情报人员跨境刺杀一事上,拜登政府选择站在加拿大一边,指责莫迪政府的做法。此前拜登与莫迪的会面中,拜登也多次当面提及了印度的人权问题,引起了莫迪的不满。所以现在莫迪对拜登发难,也并不稀奇。
事实上,在过去这些年里,莫迪对美国始终抱有幻想,认为与中国“脱钩”,美国不仅会加大在印度的投资,而且还会降低印度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但结果有目共睹,莫迪想要的,美国一个都没有给。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莫迪政府只能认清现实,调整对外政策。近期主动向中国示好,放出愿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的风声,以及对拜登政府发难,都是莫迪政府调整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而且可以预料的是,更加保守的特朗普上台后,侧重于发展经济的莫迪政府,可能会对美国更加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