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追到女生家里提亲,其夫拱手让妻,还和他登报结为好友

南小暖 2023-01-20 12:07:1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给你小心心]

1924年的深秋,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了三则启示,一度引发巨大的传播与轰动,有人羡慕,有人嘲讽,有人钦佩。

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宣布正式离婚。

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宣布正式结婚。

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正式结为好友。

三则启示

许多人乍看之时,倒不觉得什么,把三则启示连起来之后,却发现了其中的惊人关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真有一种令人拍案惊奇的感觉。

对于沈剑龙与杨之华两人,所知者并不多,但瞿秋白却是上海滩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如果以瞿秋白为主角来总括一下,这三则启示合起来的意思,竟是:瞿秋白因为要娶杨之华,所以杨之华的丈夫沈剑龙自愿与妻子离婚,好让杨之华能名正言顺地嫁给瞿秋白,刚与杨之华结婚的瞿秋白,则跟刚与杨之华离婚的沈剑龙结成好友。

瞿秋白与杨之华

这件事即便放在民国那段开明而又浪漫的时光里,仍旧让人大感不可思议,这段稍许有些另类的爱情与婚姻,让人不免联想起“开明、勇敢、宽容、爱情、浪漫”等许多词汇来。

也正是这三则启事,大略地透出了些瞿秋白敢爱敢恨的性格,以及充满着诗人般浪漫的情怀,更让人们带着满心的好奇,想去探究瞿秋白与杨之华之间这段爱情故事。

坎坷中成长的瞿秋白

1899年,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瞿家也是一个多代为官的官绅世家,到了民国时期,封建旧时代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家境逐步开始走向衰落。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虽有些才情,但生性闲散,对功名利禄并没有贪求之心,一直带着妻子儿女寄居在自己的叔父家中,而生活的来源,则仰仗自己的堂兄瞿世琥的救济。

进入民国之后,瞿世琥从知县的位置上退下,留在了浙江杭州,本就没有了官俸的收入,生活开始拮据,把母亲接去之后,常州的家中便只剩下瞿世玮一家人,也就不再给予钱财支持,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窘境。

瞿秋白

夫妻2人再加上6个孩子,再加上瞿世玮并未谋生的一技之长,只得四处举债,出身于名门的母亲金璇何曾受过这种苦楚,1915年,因为学费缴纳不起,导致身为长子的瞿秋白不得不退学,这也成了压垮金璇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看着衣着单薄至瑟瑟发抖的孩子们,金璇活下去的信念彻底崩塌,趁家人未曾注意时,服毒而死。

经历了丧母之痛的瞿秋白,并没有多少哀悼的时间,当时,他最为急迫的考虑,是如何谋生,可一介文弱书生,也尚未成年,又能向何处去呢。

1916年的时候,17岁的瞿秋白从常州辗转来到了汉口,投奔他在京汉铁路局做翻译的堂兄瞿纯白,希望能找些事做,以便自己能够活下去。

后又前往北京,本想着报考北京大学,奈何筹措不足学费,只得放弃;此时,正值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开办“俄文专修馆”,据说毕业之后,便可入外交部工作,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他开始俄文学习期间,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特别是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在青年中的火爆,让本就对现有的社会形态极为不满的瞿秋白,很自然地受到了民主与共和理念的影响。

当时,在北京的青年学子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已经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了广泛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青年心中挑起了一盏明灯。

北洋军阀时期,虽说打着民国的幌子,但骨子里依旧是半封建的社会,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掌握在北洋派系的军阀与政客手中,人民依旧饱受欺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觉醒的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在连续多年的思想与文化的启蒙之下,自由与民主的意识不断觉醒。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一向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却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也站上了街头大声地演讲,成了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

“五四运动”期间,瞿秋白被北洋军阀政府两次逮捕与关押,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害怕与妥协,反而正坚定与反动政府斗争的信念。

很快,瞿秋白所学习的俄语便派上了用场,毕业后的他并没有进入北洋政府,而加入了北京的《晨报》与上海的《时事新报》,同时成了两家报馆特约通讯记者,并被派往苏联进行采访。

这一次的采访,不仅让他了解的苏联的社会主义,而且同列宁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也正是因为他优秀的俄语水平,让他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一年,其间,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人,皆是他的学生。

1923年,于右任、邓中夏两人联合发起上海大学的创立。

在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研究方面,已经有了较高知名度的瞿秋白,被聘任为上海大学的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6年前还因为无钱交纳学费,而未能报考北大的瞿秋白,却成了一名大学教师。

此时,他年仅24岁。

年轻而又浪漫的瞿秋白,在上海大学执教期间,先后开展了两段轰轰烈烈的师生恋。

成婚七个月爱妻离世

刚进入上海大学执教不久的瞿秋白,却并未留意到,在他的哲学课上,总有一位女生全课时目光不移地望着他,眼中满含着情意。

这位女生名叫王剑虹。

她来自四川,是土家族人,父亲是一直跟随孙中山先生从事共和革命的同盟会成员。

虽说是瞿秋白的学生,若按年龄来说,却只比他小4岁。

当时的瞿秋白,有时西装,有时也会着一袭长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虽说他讲的是哲学课,却因他用了诗一般的语言,竟让原本无趣的哲学,也沾染了浪漫的气息。

瞿秋白的哲学课与王剑虹所主修的文学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她只是因为对马克思与列宁主义的思想较为感兴趣,便拉了同学与好友丁玲一起来旁听。

听了几节课之后,王剑虹的心中便沉淀下了瞿秋白身影,再也无法抹去。

这点心思,自然逃不过丁玲的双眼,此后,每当王剑虹再拉她去听瞿秋白的哲学课时,便总是笑道:“说是听课,只怕是去看人的吧。”

王剑虹对自己的心事,也不再隐瞒,便向丁玲倾诉开来。

她与丁龄的友谊已经持续有多年了,自她13岁时考入湖南桃源县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两年之后,以预科生进入该校的丁玲便很快与她成了好友。

1923年,两人又一同进入了上海大学,共同研修文学。

听到王剑虹向自己坦承对瞿秋白的爱意,丁玲便鼓励她主动一些。

“你就算再喜欢,若是不说,他也不会知道,这喜欢又有何用?”

看到一个尽摇头的王剑虹,丁玲笑着反问道。

“只是这如何表白才好呢?若是妾有情,郎无意,岂不尴尬死。”

王剑虹的性格多少有些优柔寡断,在这方面的胆子也有些小,偏偏还生出许多的顾虑来。

“要不你写封情书,由我交于他。”

丁玲突然看向王剑虹,兴奋地给她出了个主意。

“这样好吗?”

王剑虹又显出了迟疑。

“随你吧。”

性格豪爽的丁玲看着好友扭捏的样子,心中有些着恼,抛了句狠话,便转身离去了。

丁玲

先回到房间的王剑虹提起笔来,思来想去,信没写出一个字,反倒有感而发地写了首情诗出来。

“他回自赤都的俄乡,本有潇洒更添新的气质,渊博才华载回西方艺术之仓,他那学识、气度、形象,谁不钦羡、敬重,但,只能在心底偷偷收藏。”

写完情诗的王剑虹,或是因为情感得以宣泄,或是因内心坦露而紧张,便独自出了房间,去外面走走、透透气。

后回的丁玲看到桌面的诗,拿起来读了两遍,不觉莞尔一笑,便随手收了起来,然后转身来到瞿秋白的办公室,将这诗放在他的桌面上,然后,还补了张便条,一起压在书角之下。

便条上写明了这首诗为文学系的王剑虹所写,并希望他抓住机会之类的。

瞿秋白回来后看到了王剑虹的诗与丁玲的纸条,其实这两人他都是认得的,因为二人皆是学校中思想较为进步的女性,也是众所周知的才女,而且他与二人除了课党之外,也曾有过几面之缘。

这首诗起了个媒人的作用,再加上丁玲从中不断撮合,瞿秋白与五剑虹很快便进入了爱河,热恋几个月之后,便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

可惜好景不长,婚后没多久,王剑虹便得了肺结核,两人新婚仅7个月,第一位爱人便握着瞿秋白的手,含泪逝去。

一场引发轰动的师生恋

瞿秋白对于妻子是深爱的,王剑虹的去世让他一直处于悲痛之中,久久无法走出,他曾与丁玲说过当时的感受:“剑虹走了,我的心也就随她去了。”

在他最为悲伤的时候,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却来到了他的身边,走进了他的生活,随着贴心的照拂与安慰,这位女子在瞿秋白内心最柔弱的时候,悄悄地走入了他的内心。

这名女子叫杨之华。

杨之华

杨之华与丁玲、王剑虹一样,都是上海大学的同一届学生,只是,她的主修专业正是瞿秋白所授课的社会学。

正是由于杨之华的宽慰,让瞿秋白从失去王剑虹的悲伤中走了出来,随着他情绪逐渐恢复正常之后,杨之华觉得自己该做的已经做了,到了她该与瞿秋白保持距离的时候。

随着杨之华从身边淡去,瞿秋白意识到自己对她已经产生了某种依恋与牵挂,他便主动去找了她。

两个人在冬夜的校园里一起走了许久,瞿秋白大方地说出了对她的感觉,而杨之华也含着泪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原来,杨之华20岁时,便与家乡浙江萧山一个开明乡绅的儿子沈剑龙结婚,并生下个女儿,名独伊。

杨之华与女儿独伊合照

之所以给女儿起了这么一个名字,是因为她对丈夫的不满,沈剑龙在她十月怀胎之际,便早早地随友人一起来到了上海,并留恋起大上海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的生活,不要说对妻子应有的爱,便是连家都极少回。

本就思想开明的杨之华,哪里受到这种冷淡,她也不想做沈剑龙背后默默在家相夫教子的旧式女人,孩子生下后不久,她便只身也来到上海,进入了上海大学学习。

带着被丈夫冷落与背叛伤痛的杨之华,正如王剑虹一样,很快便对瞿秋白产生了同样的情愫,但苦于自己已婚的身份,只能将这份心事收敛起来。

“我对你有情,你对我有意,而你丈夫对你又不好,你也有与他分离的打算,我们在一起便是。”

一直有着开明进步思想的瞿秋白,当得知杨之华心中有他,只是苦于已为人妇,面对这份感情不得不选择退缩时,他却从两人的前方看到了亮光。

瞿秋白与杨之华

虽说杨之华对丈夫沈剑龙冷下的心,在瞿秋白这边又热了起来,她却不敢渴求与之有什么结果,在瞿秋白表白之后,或许被他的狂热所惊吓,便悄然逃回了浙江的家里。

瞿秋白的风格,是一旦认定要做的事,便会毫不犹豫地去行动,这是浪漫与热血结合的特质。

杨之华的离开,不但没让他退缩,反而加快了行动的步伐。

他直接去了浙江萧山,而且去了杨之华的娘家杨家去提亲,准确来说,是给自己亲自说媒。

杨之华的父母思想传统,总觉得这女儿离婚又再嫁,是丢人现眼的事,无法接受;但杨之华的兄长与妹妹倒是极为支持,因为他们知道杨之华与沈剑龙的关系并不好。

接着,瞿秋白又去了沈家,直接找沈剑龙一夜长谈,自然是跟他说了许多的道理。

除了“既然不爱,何不放手”之外,相来也会站在他的立场上进行利弊权衡,让沈剑龙觉得放开杨之华,不仅在道义上做了善事,而且还对自己有利。

总之,沈剑龙被完全说动了,而且,还对博学多才、口若悬河的瞿秋白大为钦佩,二人分别之时,更多有不舍,沈剑龙拉着瞿秋白,一口一个“瞿兄”地叫着,在旁人看来,关系好不亲密。

瞿秋白浙江萧山匆匆一行,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圆满解决。

杨家虽长辈反对,但有了杨之华兄长与妹妹的支持,父母的声音也就弱了许多。

沈剑龙被瞿秋白拉着谈了一夜之后,不仅心甘情愿地放开杨之华,而且还与瞿秋白成了好友,就差结拜成兄弟了。

这也就是两人联合登报,用三则启事宣布三人复杂关系的缘由。

结语

瞿秋白画像

瞿秋白,是一位马克思与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也曾是我党历史上除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最高领导人,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者。

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人,他重情而又浪漫,遇到爱情时敢于大胆追求,特别是对待杨之华的爱情与婚姻上,更是充分展现了瞿秋白的睿智与胆识,成就了他人生中第二段美好的姻缘。

但遗憾的是,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瞿秋白于1935年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政府抓捕后,高唱着《国际歌》奔赴刑场,并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6岁。

0 阅读:0

南小暖

简介:追求清醒、温柔、永远向上生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