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首席发言人马默表示:欧盟反对任何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但同时支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与台湾发展正常关系。最为重要的是,欧盟将与美国对台海现状的态度一致。
这很明显是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态度,那就是对美国亦步亦趋,做美国的忠实鹰犬。一心想要竞选北约秘书长的冯德莱恩,跟着美国,在俄乌问题和台海问题上,对中国反复横加指责,在中国受到了冷遇,她好不容易冷静了几天,但对美国主子表忠心还是必须的。于是这才有了首席发言人的这段讲话。
但是这段讲话的大背景是:在中国受到了隆重礼遇的马克龙明确表态,欧盟不是美国的跟班,欧盟不会跟着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这就很明显了,马默是说,法国你代表不了欧盟,欧盟做不做美国的跟班得由欧盟说了算。
作为欧盟三驾马车的英法德,英国已经脱欧了,而法国与整个欧盟的表态又是如此的对立,这欧盟的撕裂程度,可以说已经由皮肤深入到骨髓了。
这正是美国所喜闻乐见的,也是美国发动俄乌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这就得看看欧盟的起源了。
整个欧洲1016平方公里,跟中国差不多一样大,但却分裂为42个国家和政治实体。其实欧洲并不是没有过统一的可能,比如查理曼大帝,又比如形式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再比如拿破仑,还有最后一次努力的小胡子。其实整个欧洲人已经很努力了。
但为什么就没有统一呢?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先有被法国踢下欧洲大陆的英国搞离岸平衡手,等自己的霸主地位被美国抢走之后,美国又在搞欧洲碎片化。
都在笑话,二战的时候法国只抵抗了42天就投降了,有没有想过法国人觉得,你英国人希望我与德国鹬蚌相争,你再来渔翁得利?法国是投降了,可是大量的国土并没有被炸烂,反倒是整个英国被德国的炮火洗了一遍。从这一点上来说,是不是法国人的小伎俩得逞了?所以战后法国能很快的崛起,而且出现了强硬而又独立的戴高乐,一怒之下都能够退出北约,与中国建交。日不落帝国,跌下神坛,很难说,不是被法国人送了一程。
为了制衡英法的旧殖民体系,美国扶持了一战后的德国。迅速崛起的小胡子,把欧洲打了个稀巴烂,最后摘桃子的是美国和苏联。美国又扶持了德国对抗苏联,一个繁荣而富裕的德国,符合美国在欧洲树立标杆的作用,但他忘了,德意志帝国的梦想并没有破灭。
所以很快的就出现了,欧洲煤铁联合体;再由一个单独的经济组织,上升为一个政治组织欧共体;当欧共体选出了议会,发行了货币之后就出现了欧盟。这是德意志第四帝国,披上了欧盟的马甲,马克换了个名字叫欧元。如果说北约解散,用马克龙的话来说成立欧洲独立防务,这欧洲的大一统是不是就完成了?
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结算量,欧元也已经上升到了30%以上,真正的天下三分有其一。
而一旦欧洲实现统一,美国将会被彻底的挤出欧亚大陆,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孤岛。
就在这个时候俄乌战争爆发了。因为经济繁荣的欧洲有一个软肋,他的能源不能自己。而被美国制裁的奄奄一息的俄罗斯,恰恰就是欧洲的奶牛。切断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能源供给,也就切断了欧洲经济循环的产业链,一旦产业出现问题,德国的这种暗度陈仓,基本上就胎死腹中了。
所以我们看到,从俄乌战争前立陶宛就横竖乱跳,战争一开打,俄罗斯进入欧洲的两大能源通道亚马尔油气管道,联盟力量油气管道被全部切断,就剩下了一条北溪1号在续命,就这还被人给炸断了。这下整个欧洲彻底老实了,领导人纷纷跑到乌克兰与泽连斯基合影,愿不愿意都要把援助源源不断的送给乌克兰,这才是这场战争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要搞塞尔维亚?因为俄罗斯为了活命,把油气管道经过黑海修到了土耳其,这就是土耳其溪。可是经过土耳其要登陆欧洲,就得在巴尔干上岸穿过塞尔维亚。不搞塞尔维亚,土耳其有状态非常的不稳定,这条线修通美国岂不是搞了个寂寞?
欧洲到处是工人上街,就是能源补给不足,物价上升,产业退化,民生出现问题的集中体现。在这种大背景下,估计坚韧不拔的几任德国领袖已经哭晕在了厕所里,撕碎欧盟的战略目标基本已经达成。
北约本来是美国究极的整个欧洲的国家,明面上是为了对抗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苏联的威胁已经没有了,俄罗斯的威胁也聊胜于无,所以马克龙才会说北约已经脑死亡,因为北约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会跑到德国去收保护费,不交钱那就撤军的原因。实际上急救室不是明面上的去敲诈和勒索,美国在北约的驻军,基本上也就是由北约的这些欧洲国家来养着的,可是这一次美国这样赤裸裸的撕裂欧盟,哪个兄弟的心里不是明镜儿似的?
所以才会有荷兰将自己的最后一个师交给了德国,表面上来看是因为养菌的花销大,并且没意义,实际上那是告诉德国,老大,你自己看着办。
如此以来,北约从内部的离心离德,变成表面上的矛盾百出。这一点上德国与日本的表现是两个极端,从军事武装上,德国在一门心思的摆烂,其实摆烂就是增加美国的负担;而日本在瞅中一切机会,在扩大自己的军事自主权,希望火中取栗,有朝一日能够挣脱脖子上的狗链子。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但目标却是出奇的一致。
随着俄乌战争的进一步持久化,中东和解,去美元化浪潮,北约离死亡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