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声讨的“窒息饭局”,戳中多少人的隐痛

吃瓜的小脑斧 2022-12-08 14:54:54

前段时间,有个让人很无语的饭局冲上了热搜。

三个女孩低着头站在饭桌前,而对面坐着四个年长的男子,颐指气使的用手比划着。

窒息感扑面而来。

不知情的,还以为是犯错误后挨训。

但其实,这是家里的亲戚给三个晚辈上课。

从表情来看,三个女孩没有一个服气的。

黑衣服女生的厌恶摆在了脸上,白衬衫女生都快笑出来了。

谈话内容无非就是,过来人用经验告诉你,少走弯路!受益很大!虚心接受!

有些话听得多了,真的就听不下去了。

对于这样的饭局,不少人都参加过:

比如这位网友,不光要讲话,还包括自我总结、为家族未来付出承诺计划表和祝福等三部分。

还要作诗、唱歌,最后还得听海量教育。

我那自以为是的姨丈也是这样给我训话的,自己父亲都没有对我说过啥。

不知道别的亲戚为何要指手画脚。

随声附和鼓掌已经是常规操作了,最怕他讲完了。

让我再给大家讲几句,我宁可让他再多讲一会。

大家虽然表面只敢弯腰陪笑,嘴里说着是是是,但心里其实早已翻江倒海。

甚至,只要听说一起吃饭,就已经设想饭桌前被教育的情形。

谁都不喜欢被教育,更不喜欢吃饭前被教育。

但一些长辈,或者年龄比别人大一点的,总把自己视为拯救者,教别人怎么做人做事。

好像不让别人从自己这里学到点什么,这顿饭就白吃了。

他们非常认同于自己的观点,将自我投注于观点之中。

甚至潜意识中,自我就是观点,观点就是自我。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强势劝解他人。

却无视对方的认知模式和当下情绪,完全不CARE谈话的体验度。

但未经他人允许擅自输出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并强求认同。

究竟是为对方好,还是在满足自己?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深以为然。

02

某乎有人发问:为何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有个评论一针见血:为循规蹈矩的命运寻求些许认同,为一事无成的人生增添几分优越。

比如,没怀孕过的教育孕妇该吃什么,自己英语考不过,还训斥小孩子英语不好;

自己都失业了,还想指导你该如何找工作,结果自己到了40岁没事业,没家庭,没好友,一事无成。

最后还埋怨大家不管她。

我们家阿姨,洗头发要教我怎么洗,开空调要教我穿袜子。

吧啦吧啦说一大堆,凡事都要提出自己的聪明建议。

但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没你的建议不也过来了?

还不好说她,一说她,就脆弱敏感哭哭唧唧,撂挑子不干了!

有同事喜欢指导别人,但简单和他讨论了几句,发现他技术很菜。

明确指出错误后,面子挂不住后,就开始摆谱。

说自己入职年限长,让我虚心。

如果一项技能没有明确的标准,通过简单的时间堆积就能掌握。

那好为人师的人就会特别多,他们通过人生出场的先后顺序,就能找到优越感。

并总能以“为你好”为理由对别人指指点点。

典型句式为:“你不觉得这其实是因为……吗?”“不,是这样的。”

“不,你听我说”“不,你不懂”“等一下,你确定不会……吗?”

然后强行解释,大道理一大堆,仿佛别人是一个傻子,都没他懂得多。

总结起来就是黄教主的那句梗: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费曼学习法,它是为了将知识学的通透,假装教给别人,将白纸比作一个人。

而好为人师者,是将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当做一个不能说话的白纸。

这种隐形的优越感展示,会对那些不想要指点的人,造成空间入侵和信心打压。

剥夺了别人悠然自得和探索进阶的乐趣。

高高在上地指点别人,不会拔高自己的水平,反而暴露骨子里的愚蠢、傲慢和偏见。

人的见识,不该只是向外张扬,更应该向内沉淀。

03

其实帮助别人,大家并不反感,但前提是真的懂,而不是一知半解。

真正知识渊博的人,儒雅宽容,聊起天来特别舒适,特别愉悦。

你知道的,对方都知道,你不知道的,对方也知道。

他可以在你说的内容上给你进行扩展,还能告诉你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开阔眼界。

是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但这种人往往不“好为人师”。

比如有网友的叔叔是大学教授,本来和他吃饭指望着学点啥有用的。

结果叔叔就只会抱个酒瓶子给我夹菜,让我喝喝喝吃吃吃。

就像我们朋友圈的进化史,从全部可见,一步步走到只有三天可见。

不对别人说三道四,也不想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不评,少发,已经成为不少人朋友圈的底线。

如果多观察真正有智慧的人。

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智者一句千金,闭口不谈。

明明和自己的认知发生冲突,也不提醒,不指点,更不会提所谓的人生建议。

如果关系不错,最多委婉的说一下,极少重复,更不会不断的说教!

他们知道: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

04、

在《改变人生的人际沟通分析》中,托马斯·哈里斯提过一个“舞台效应”:

意思是说,当你站上舞台,虽然能让所有人看见,但台下一切对你而言俱是漆黑。

只有走下舞台,你才能借助台上的灯光,看到别人的闪光点,进而发现自己的不足。

好为人师,恰恰是一个将自己捧上舞台的过程。

但如果一直想给别人当老师,就会下意识靠近自我意识中不如自己的人。

这样或许能获得一些心理优势,却会远离优秀本身,从而失去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正如交际学大师塞莱斯特·黑德利在TED演讲时所说:

“如果你想有所成长,那就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倾听者的位置。”

而每一个你将要遇到的人,都能弥补你在某些方面的认知缺陷。

旁观别样人生的挫折、机会和选择,渐渐会体会到世界的其他面。这种感觉更像是目睹平行世界,不期待和现实生活产生什么关联。

所以可以更客观地看待和分析。

当你专注那些有价值的信息增量,就会逐渐由一个施教者,过渡为一个倾听者。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际遇,与其指点别人的道路,不如专注自己的方向。

用谦逊代替傲慢,兼容彼此的差异,才能各得其所相互成就。

共勉!

0 阅读:3041
评论列表
  • 2022-12-11 12:10

    这样我还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从小到大只要长辈聚在一起,就开始一个个批判自己的孩子,什么该说的,什么不该说的通通都会宣传一遍,但凡做点不好的事人尽皆知。我真的服了,批判大会,我妈平时说话是碎碎念的,但是一上桌喝点酒那声音最响亮,大倒苦水,生了我太委屈了。

  • gugu 5
    2022-12-11 16:46

    说教归说教,说教可以有[吃瓜]但这样站着被你指手画脚的,应该叫批判大会[捂眼睛]

  • 2022-12-10 04:07

    管好自己[得瑟]

  • 2022-12-11 20:55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或者说惯)出来的,你得不到尊重只是因为尊重了不该尊重的人,一开始就怼回去谁敢这么无理的对待你。

吃瓜的小脑斧

简介:但心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