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24日,轰-6轰炸机在阎良首飞成功,它的出现使中国首次拥有喷气式中远程轰炸机。首飞第二年就投入量产,成为海空军半个多世纪重要杀手锏,问题是这款轰炸机在苏联属于过渡型号,很快就因性能不足被图-95战略轰炸机代替。那么中国为什么一直保留,甚至将它定位为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空基平台,56年前79吨轰炸机都能简单实现,为什么现在170吨级轰-20很难搞定。
轰-6首飞
其实在轰-6之前,中国还曾短暂装备过图-4中程轰炸机,这是苏联以美制B-29为基础仿制而来,但螺旋桨和喷气式区别很大。由于航空工业刚起步,所有技术来源必须依赖苏联,刚好当年随着原子弹问世,如果将核弹跨洋投到对手本土成为设计标准。苏联图-16中型轰炸机,只有区区7000公里航程,以及3吨重载弹量明显不够用,和同期美国B-52战略轰炸机更是没有可比性,因此图-16很快被图-95取代,这就给中国航空工业引进相关技术打下基础。
1969年,以图-16为原型仿制出的第一代轰-6,装备涡喷-8发动机(仿自РД-3М发动机),正式开始批量装备部队。主要执行战术及战略轰炸、侦察、反舰,以及巡逻监视等任务,全套技术来源于苏联因此性能和原型差不多,最大起飞重量79吨,最大载弹量9吨(常规3吨),最大航程7000公里,作战半径约2300公里。采用油耗极高的涡喷发动机,高亚音速飞行属于标准的中程轰炸机,最早只能进行水平临空轰炸性能有限,但好在平台够大对当时的空军来说将就用没问题。
图-4中程轰炸机
轰-6轰炸机
很快随着中国核武器研制获得突破,两者结合轰-6成为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空基发射平台,性能虽然相对普通但理论上具备战略核反击能力。随着现代防空不断发展,老式轰-6腿短飞行慢,还有载弹量有限的缺点开始放大,因此只能进行改进升级。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型号,包括空军轰-6K/N,以及海军轰-6J,都是在换装涡扇发动机、安装先进雷达航电,以及修形大改后的产品。特别是轰-6N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最大航程超过1万公里,最大载弹量超过12吨,等同于战略轰炸机。
可以说轰-6这个大平台,在中国军工手中玩出花样,先后改进升级型号至少十几款,因此军迷小伙伴们还在笑话说26个字母迟早被用完。放眼全球能造79吨级轰-6的国家没几个,那么既然中国航空工业在56年前就能造出轰-6,为什么在半个多世纪后,对准B-2的170吨级轰-20迟迟不能亮相。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空军战略发展需要有更多要求,否则隐身技术有歼-20和歼-35打基础,大型机有200吨级运-20做保障,没道理这么长时间造不出来。
轰-6K轰炸机
轰-6N轰炸机
轰-6越改越夸张
中国空军进入远程战略时代,最缺的就是轰-20隐形战略轰炸机,特别是20时代歼-20、直-20、运-20都齐了,现在就差轰-20早日装备。空军有现实需求,中国航空工业也在积极努力,2016年轰-20研制消息首次由军方公开,算时间已经过去8年多。20时代各种战机研制周期看,早就应该实现首飞进入测试,甚至进入小批量装备入役阶段,但今年珠海航展大家并没有见到它。
目前有两种猜测,一方面由于美国开始打造下代B-21隐形战略轰炸机,导致轰-20对标对象出现差异。性价比更高的B-21,一旦开始大批量装备,肯定会影响到轰-20的装备数量,甚至具体战术安排。另一方面,正如前几天美国发布中国军力报道称,由于技术上的不足导致轰-20最快也要2030年才能装备。同时中国还在发展另一款型号,小一号的歼轰-XX系列战斗轰炸机,联系以住多次报道可能是一机多型的歼轰-20战斗轰炸机。
轰-20神龙见首不见尾
B-21战略轰炸机
可能的歼轰系列战斗轰炸机
所以轰-6很好制造,装备数量也到了一定阶段,现在无非以航电、配套武器等进行优化,至于平台不会有太大的必进空间。反观轰-20精益求精,针对B-21应该会有一定的技术调整,再加上如果真的存在歼轰-20战斗轰炸机,那么适当调整公开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不存在技术问题,有大飞机和隐身技术加持,轰-20现身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轰-20想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