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隆冬时节,人民大会堂的一场宴会彻底改变了一位老农的晚年命运,这一切源于毛主席说出的一句话:“你不要翘尾巴!”
毛主席为何要这么说?
当年,这位老农已经年过七旬,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应该安享晚年的老人,到底是怎样的动力能让他在此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晚年传奇?
只能说,每一位怀着爱国赤诚的人,都会在正确指引下做出一番成绩,这一点与年龄无关。
主席邀约
1964年12月,陈永贵作为山西大寨村的普通党支部书记,原本以为在北京参加完人大会议后便会返回故乡,没想到,散会那天,周总理忽然在会场外叫住了他。
“陈永贵同志,请留步。”
周总理的声音沉稳且温和,陈永贵停下脚步,满脸疑惑地回过头,看到总理朝他走过来,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总理,有什么事吗?”
“今天,毛主席要请你吃饭。”
周总理没有卖关子,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陈永贵呆住了,愣愣地看着总理好一会儿,甚至觉得这是一场梦,自己只是一位刨土种田的农民,竟然能被毛主席亲自请吃饭?
见陈永贵站着发呆,周总理看出了他的紧张与不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别紧张,主席很喜欢听你讲大寨的事儿,等会儿吃饭时随便聊聊就好。”
一路上,周总理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安抚陈永贵,但他还是一阵阵心跳加速,手心渗出了细汗,走进人民大会堂休息室时,他又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赴宴宾客,有些是中央领导,有些是劳动模范,还有几位身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不远处,一位身材高大的老人缓步走来,穿着中山装、面带微笑,正是毛主席。
“永贵同志,主席来了,跟我过去吧。”
毛主席看见他们走来,主动迎了上来,伸出一双宽厚的大手,与陈永贵紧紧握手,用带着浓厚湖南乡音的普通话说道:“永贵同志,你好啊,听说你是农业专家。”
陈永贵两只手紧紧抓着毛主席的手,半个字都说不出来,脑中一片空白,只能低头憨笑,嘴唇蠕动却发不出声音。
周总理察觉到陈永贵的窘态,在一旁翻译道:“主席说,你是农业专家呢!”
“农业专家?我?哪里哪里!”
陈永贵终于听懂了这句话,连连摆手,脸憋得通红,他觉得自己哪里敢当这样的称呼,只是个土里刨食的农民罢了。
毛主席哈哈一笑,语气和蔼地说道:“你种地有经验,种得好,就是农业专家嘛!”
宴会厅内灯火辉煌,陈永贵被毛主席亲自招呼到了身旁,他这辈子从没坐过这样的位置,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暗暗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把家乡大寨的事讲好。
其实,主席的安排并非一时兴起,大桌旁不仅有中央领导、科学家,还有几位衣着朴素的劳动模范,特意将这些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安排在身旁,就是为了表示对劳动人民的重视。
席间,毛主席一边夹菜,一边随意地聊起天来,没有惯常的那种政治语言,而是用最朴实的话语和大家交流。
“你们都是最辛苦的嘛,搞农业、搞生产都不容易,我也是农民出身的人,晓得这个辛苦。”
一旁的周总理也适时地接过话头,对大家说:“毛主席年轻时也在农村干过活,种田、放牛都做过。他对农民特别有感情。”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宴会厅里洋溢着一片温馨的氛围,然而,陈永贵还是有些放不开,坐得笔直像个小学生,不敢随便动筷子,更不敢开口多说话。
毛主席看出了他的拘谨,特地用带着浓厚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永贵同志,别只看着嘛,多吃点儿,今天就是过生日嘛,不要拘束。”
之后,毛主席有意将话题引向了大寨,作为一个带领村民克服自然灾害、创造“农业奇迹”的基层干部,陈永贵和大寨的故事已经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
“听说你们大寨村,搞得很不错嘛,房子都修好了吧,粮食够不够吃啊?”
“报告主席,房子修好了,粮食也够吃了,村民们现在都挺好的。”
“嗯,这就对了嘛!我听人讲,大寨不但自力更生,还能够上交粮食,你们村民很了不起嘛。”
“这是大家伙一块努力的结果。”
“你们努力是好的,但也不要太辛苦嘛,要注意劳逸结合。”
此刻,陈永贵感到无比温暖,他意识到,毛主席的关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劳动人民的重视和疼爱,这样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深切嘱托
宴会进行到中途,餐桌上的气氛已然热烈起来,只见毛主席轻轻端起酒杯,随后将目光转向陈永,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转身对着陈永贵慢条斯理地说道:
“我今天要对你讲一句话。大寨搞得很好,但不要翘尾巴啊!”
这五个字带着一种别样的重量,让餐桌上的人都安静了下来,陈永贵愣了一下,似乎没听明白这句话的深意,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毛主席,试探着说道:“翘……翘尾巴?”
“是的,尾巴翘得太高,容易摔下来,你做了很多成绩,这是事实,但成绩越大,越要低头看路,不能觉得自己了不起,不能骄傲自满。”
这一席话让陈永贵浑身一震,他这才明白,毛主席是在提醒他要戒骄戒躁,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主席教训得对,我一定记住您的话,绝不骄傲。”
“永贵同志,你的这个‘尾巴’可不只是你自己个人的,还是大寨村的,甚至是全国农村的,你们要是走歪了路,带起一股风气,影响的可是全国啊。”
这番话让陈永贵心头一阵发紧,他知道,大寨村这些年确实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因此得到了不少表扬和关注,自己有时候也听到一些夸赞的声音,甚至心里暗自有些得意。
今天听了毛主席这句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这点“小尾巴”还真不能翘。
毛主席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给陈永贵一个思考的时间,片刻后,他又继续说道。
“我不是批评你,我是提醒你,翘尾巴不是错,但翘了尾巴就看不清地上的路,容易绊倒,成绩是大家一块干出来的,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人民信任你,党也信任你,你更要多想想怎么把事情做好,走得更远。”
陈永贵的眼眶有些发热,用力点了点头,低声说道:“主席,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带着大寨村的乡亲们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这时,一旁的邢燕子插话道:“主席说得太对了,我们这些劳动模范,要是走错了路,对不起的就是大家对我们的信任!”
毛主席笑了笑,用眼神示意她说得好,随后转头看向桌上的其他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们国家在发展,农业、工业都在进步,这是好事情,但越是进步的时候,越不能忘了初心,要记住,我们共产党人从哪里来,要走向哪里去,劳动人民是我们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此后,宴会气氛又回了轻松的轨道,陈永贵却低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将毛主席的这番话记在心里,用行动去兑现承诺。
从那之后很多年,他还会常常回忆起这场宴会,每次都会提到毛主席的那句“不要翘尾巴”,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次提醒,更是一份鞭策,让他一生都不敢懈怠。
晚年传奇
宴会结束后,陈永贵离开人民大会堂时,心中激动之情尚未完全平复,回望高大的人民大会堂,脑海中还回响着毛主席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谁能想到,一个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农民,竟会因为这顿饭成为历史的注脚,人生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回到大寨后,陈永贵的生活并没有因这次宴会而改变太多,每天依旧早出晚归,带领乡亲们开荒修田、治理山河。
冬日的山西干冷萧瑟,田野里的土地难以翻动,陈永贵每天清晨都带头起身,迎着刺骨的寒风站在田间,手上满是冻疮也要坚持拿着锄头和乡亲们一起劳动。
“干部要身子在前,脚在泥里。”
随着全国对大寨模式的关注与日俱增,陈永贵也因此被推上更高的舞台,1965年,他再次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农业生产的表彰大会。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在人民大会堂外紧张得不知所措的农民,而是代表着大寨村还有全国无数基层劳动者的发言者,讲述如何带领村民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过程。
这次发言后,“大寨精神”被推广至全国各地,大寨村由此成为了全国农业发展的标杆,陈永贵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民书记成长为农业领域的国家级领导。
1975年,陈永贵接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一通电话,中央决定让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全国的农业生产工作。
“总理,我……我恐怕不行,我的文化水平不够,担不起这么大的担子啊!”
“永贵同志,你不要有顾虑,领导岗位不只是看学历,而是看实践,你这么多年带领大寨创造了奇迹,不正是最好的实践吗,农业的事情需要像你这样有经验的人来抓。”
这番话让陈永贵再一次感受到信任的分量,最终接受了中央的决定,带着一颗忐忑而坚决的心,走上了副总理的岗位。
尽管进入了国家高层,他仍然保持着一贯的朴素作风,穿着普通的农民服装,住着简朴的宿舍,会议间隙还会拉着工作人员聊起农田里的庄稼如何防虫、如何增产。
“我是农民,永远是个农民。”
他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自己的身份,这不仅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骄傲。
时至今日,大寨村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陈永贵“踏实做人、勤恳做事”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
这位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农民,以他的一生告诉世人,即便出身普通也能创造不平凡的奇迹,即便站在高位也要保持初心,始终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