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灵24年!成全村首富的李美珍,一场3000每天三场,给儿子买房车

岁月如歌情如诗 2024-12-10 15:44:12

在河南、福建等地的葬礼上,你可能会看见一些披麻戴孝,哭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人。

但一问,他们既不是死者的家属,也不是死者认识的人。

反而是和死者毫不相关的人,他们就是“专业哭灵人”。

福建有一“名声显赫”的“哭灵人”,在葬礼哭一场就能拿3000元!

而她“哭灵”24年,早已成为全村首富,还为儿子买车买房。

哭灵也能发家致富了?

荆棘丛生的前半生

福建长乐一个逼仄的房间里,挤着八个兄弟姐妹,李美珍是排行老三的那个,父亲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远走武汉打工,留下母亲独自承担起抚养八个孩子的重担。

童年的李美珍,对“吃饱”这两个字的理解,或许仅仅停留在想象的层面,她穿着姐姐穿过的衣服,用着别人丢弃的书包和文具,小小的年纪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贫穷的滋味,李美珍尝够了,初中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辍学,看着弟弟妹妹渴望知识的眼神,她明白,自己继续读书,只会加重家庭的负担。

18岁花一般的年纪,李美珍却走进了婚姻的围城,这桩婚姻,并非出于爱情,而是源于一笔丰厚的彩礼。

父母含泪将她送出家门,这笔彩礼,或许能缓解家庭的燃眉之急,但对于李美珍来说,却是另一场苦难的开始。

她的丈夫,一个目不识丁的粗鲁男人,将她视为“买来的”物品,对她非打即骂,肆意践踏她的尊严。

在广东的砖厂,烈日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李美珍疲惫的身躯,白天的繁重劳动,夜晚的担惊受怕,都让她身心俱疲。

一次,丈夫的暴行达到了顶峰,他将李美珍打得遍体鳞伤,并恶狠狠地骂她:“你不就是我养的一条狗吗?”这句话像一把尖刀,刺穿了李美珍的心脏。

绝望之中,她将头撞向墙壁,试图结束这悲惨的人生,鲜血,染红了墙壁,也唤醒了丈夫的良知,他惊恐地将李美珍送往医院,看着妻子血流满面的样子,他或许也意识到,自己做得太过分了。

拆线后,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让她饱受折磨的家,回到了娘家,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看到年迈的母亲,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委屈,抱着母亲痛哭流涕,但因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母亲的安慰,也无法弥合她内心的伤痛。

泪水开“花”

父母在长乐经营起了饭店,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子,也为了补贴家用,李美珍回到了娘家,在父母的饭店里帮忙。

与丈夫的两地分居,也让她获得了难得的平静,这段时间,虽然生活依旧艰辛,但至少没有了家暴的阴影,李美珍可以喘一口气,思考自己未来的路。

姐姐在当地组建了一支高跷队,专门在丧事上表演,看到妹妹正在寻找工作,姐姐便邀请她加入,李美珍从小就出落得漂亮,即使已经为人母,依旧风韵犹存。

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一副好嗓子,非常适合唱闽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李美珍加入了姐姐的高跷队,在高跷队的日子,李美珍认真学习,勤奋练习,她扮演花旦,在丧事上表演,为逝者送行。

她的学习能力很强,师父对她也很满意,经常带着她参加各种演出,这对于李美珍来说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孩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户人家的丧事上,李美珍看到一个身穿孝衣的女子,在灵堂前边念悼词,边放声痛哭。

女子的声音真挚动人,将死者一生的苦难娓娓道来,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死者的亲人更是悲痛欲绝。

这场哭灵让李美珍深受触动,她惊讶地发现,这个女人竟然能挣到七八十块钱,比她们表演的要多得多,而且哭灵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技巧含量,李美珍觉得自己也能做。

好奇心驱使下,李美珍向师父询问了那个女人的职业,师父告诉她那是“哭灵人”,这个职业最重要的就是感情流露,要能够真情实感地哭出来。

李美珍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她请师父帮她写悼词,她想试一试,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美珍真的哭了出来。

她的哭声不是简单的嚎啕大哭,而是饱含着真情实感,将悼词念得感人肺腑,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她仿佛天生就拥有这种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哭灵之中,让听者感同身受。

当了没多久花旦的李美珍,转行成了一名哭灵人,她发现,自己对哭灵这项工作有着独特的天赋。

每次哭灵,李美珍都全身心投入,仿佛自己就是死者的亲人,将对死者的哀思和怀念,倾注于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句。

她不会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任由情感自然流露,直到将死者的一生都唱完,即使有时需要哭上一个小时,她也从未中途停歇。

东家们都觉得她认真负责,每次都慷慨地支付七八十元的酬劳,而李美珍也凭借着这份工作,逐渐摆脱了经济上的困境。

五六年后,她的出场费从七八十元涨到了三四百元,如今邀请李美珍哭灵一场丧事,出场费已经达到了3000元起步,而且还需要提前预约,甚至排队等候。

李美珍用自己的泪水,浇灌出了成功的花朵,她用赚来的钱,为儿子买了婚房,为老家盖了新房,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她将所有的委屈和辛酸都化作了哭丧时的泪水,那些泪水,一半是为逝者而流,一半是为自己而流。

传统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对亲情的珍视。

哭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虽然传统的丧葬仪式正在逐渐简化,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永远不会改变。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九派新闻-2022年4月5日-《职业哭灵人:曾遭10年家暴所以哭得真切,最初一场70元而今3000元》

0 阅读:0

岁月如歌情如诗

简介:岁月如歌情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