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程子华多次负伤。有次激战中,他的手腕骨头碎裂,动脉也被打断,血流不止。虽然他叮嘱身边人别向上级报告,可消息还是传到了毛主席耳中。
毛主席听说这事后,让北方局给程子华发了100元补助。警卫员正为这事高兴呢,程子华却笑着说这钱我们不能花。这位从关公故里走出来的硬汉,心里清楚毛主席他们在延安的日子有多苦。所以他也不忍心动这一百块钱。
在平津战役期间,程子华接到命令带兵进入关内,成功攻占了密云。然而,这场胜利不仅没让他得到嘉奖,反而招来了处分。就连一向爱惜将领的毛主席也发来电报,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程子华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受到这样的对待?
【毛主席的“惜将”】
程子华的老家在山西解县,和三国名将关羽是老乡。1927年刚开年,他就考上了黄埔军校的武汉分校,成了第六期的学员。
程子刚加入队伍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他果断地在大冶地区发动了兵暴,面对白色恐怖的威胁毫不畏惧。
1929年,国民党派程子华率领的独立15旅2团前往大冶、阳新地区,准备与红军交战。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反应,计划通过内部起义和外部配合,一举攻占大冶城。
程子华率部击毙敌军官后,顺利发动兵变,随即出城加入红军。阳新等地的国民党部队闻讯后,也纷纷率众投奔红军。
程子华指挥国民党部队投诚红军后,李灿和何长工指挥的红5军5纵队规模翻了一番。这支部队后来改编为红8军,与红5军合并成立红3军团。程子华带来的起义部队,占了整个红3军团兵力的四分之一。
程子华因为成功领导了兵暴,立下了大功,被党中央在上海的报纸上称赞为“模范兵暴的开创者”。在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上,毛主席亲自给他颁发了一枚二级红星勋章,以示表彰。
1931年12月14日,受到红军成功反击围剿的鼓舞,国民党第26路军在江西宁都发动起义,宣布加入革命队伍。毛主席随后将这支部队整编为红5军团,并任命季振同为军团长。
为了让这支队伍快速成为红军的主力部队,毛主席挑选了一批有改造旧军队背景和留学经历的干部,派到红5军团。其中,程子华就是毛主席亲自选中的将领。
程子华不仅是一位擅长改造旧军队的资深将领,就连周恩来也高度评价他,认为他在军事和政治两方面都很出色,并且在军队改革方面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程子华接到任务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展工作,红5军团的面貌焕然一新。毛主席对此十分赞赏,对这位能文能武的将领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以后,毛主席时常关心他的情况。
1928年3月,程子华在惠州打仗时,被敌人刺伤,交手几次后,敌人开枪击中了他的左手,从此他的左手就残废了。1931年,大冶兵变后,程子华当上了师长,在攻打江西瑞昌城的战斗中,他的手又一次受了伤。
三年后,他带领红军长征来到陕南洛南县,途中遭遇敌军伏击。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的双手被子弹击中,手腕骨头碎裂,动脉也被打断,导致他失血过多。
从那以后,程子华就一直病倒在床,持续发着烧,还拉肚子。在山西动委会那会儿,他能用的药很少,每月只有6块钱的补助。贺龙和关向应偶尔会带些药来,但这点药根本不够用。
程子华心里满是感激,就给自己团队立了个规矩:不能再给贺、关两位领导添麻烦了。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毛主席得知了程子华生病的情况。他和刘少奇同志商量后,立即给程子华发去了慰问电报,还特意指示北方局给程子华送去了一百块钱作为补助。
程子华的警卫员和医生都很开心,想着他终于可以买几只鸡来调养身体了。但程子华却笑着说:“这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我的关心,可这笔钱我们不能用。你们要明白,延安那边的同志们比我们更需要它。”
听完医生的话,程子华坚持己见,于是医生只好作罢,那一百块钱始终没动过。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程子华屡建战功,取得多次胜利。然而在平津战役中,他虽赢得战斗,却遭到毛泽东主席的严肃批评。
【打了胜仗却挨处分】
程子华打仗非常厉害,带兵水平没得说。他指挥的塔山阻击战,在咱们军队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经典战役。
1948年辽沈战役期间,战局开始出现转折,国共两军的实力对比越来越接近。虽然国民党稍占上风,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相比之下,共产党部队在协同作战方面做得更好,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综合来看,共产党军队在这场战役中确实占据了一定的上风。
辽沈战役刚开始时,林彪和毛主席在作战思路上意见不同。毛主席主张先打锦州,把国民党军队困在东北,堵住他们的退路,然后一举消灭。
林彪最初主张先打长春,但后来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便改变主意,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转而攻打锦州。
在辽沈战役中,毛主席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略,要想成功夺取锦州,关键一步就是必须牢牢守住塔山。
塔山其实是个小村子,位于锦州和锦西中间,村里住着百来户人家。这地方地势比较平,还有些低洼地带,四周零零散散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土坡。
程子华负责指挥塔山地区的防御行动。经过侦察和分析,他们迅速制定了战斗计划,命令士兵们修建前后相连的掩体,以降低炮火带来的伤亡,同时要求部队做好随时与敌军短兵相接的准备。
10月10日凌晨,塔山战斗开始,敌军对我方阵地发起了猛攻。经过半小时的炮火轰击,阵地虽然受损严重,但仍有不少障碍物留存,导致国民党军队无法继续推进。
这时候,我们东北野战军的炮兵也主动出击,和国民党部队展开激烈交火,用猛烈的炮火轰击了国民党第二梯队的集结地。
国民党部队为了快速拿下塔山,对白台山发起了7次进攻,对塔山阵地发起了9次冲击,但每一次都被我们成功打退。
到了11月,国民党军队加大了炮火攻势,还动用了海军和空军的火力支援。但直到天黑,他们的战线还是纹丝不动。
12日,国民党重新调配军队,专门挑我军防守薄弱的地方下手。程子华也不甘示弱,趁着两军暂时停火,抓紧时间加强防御工事,挖深防坦克沟,还在阵地前沿埋下地雷,拉起了各种铁丝网。
天还没亮,4点半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又一次对我们发起了强攻。幸好程子华之前加固的防御工事派上了用场,敌人一冲锋就被我们的火力给压住了。不过,我们前线的防守部队还是损失了不少人。
程子华随即调派四纵主力部队移防塔山以东区域,接着在塔山堡阵地约一千米宽的防线上部署了几十挺机枪和几十门迫击炮,继续保持防守态势。
14号凌晨,国民党军队又对塔山发动了猛烈炮击,海军炮火也持续不断。他们一度占领了塔山铁路桥的桥头堡。到了上午十点,塔山战斗进入了最紧张的时刻。国民党军队像发了疯一样不停进攻,但我们的东北野战军拼死抵抗,最终成功守住了阵地,没让敌人前进一步。
塔山阻击战持续了整整六天六夜,最终东北野战军成功歼灭了六千多名国民党军。这场胜利为东北野战军主力顺利攻下锦州提供了有力保障。
1949年刚开春,塔山战场刚刚平静下来,士兵们还在恢复体力。这时候,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的程子华司令接到了紧急指令:立即停止休整,迅速向关内进军!
程子华怎么突然就收到了这么紧急的指令呢?
当时傅作义在平津一带,看到解放军在东北战事吃紧,抽不出人手。他就打算调兵南下,想一举端掉位于河北平山西柏坡的中央机关,顺便拿下石家庄。
党中央发现傅作义的计划后,立即命令华北部队加强防御,同时催促东北野战军快速进关保卫中央。傅作义听说国民党在锦州失利,又得知东北野战军即将赶到,于是调整部署,转而在平津地区布防。
毛主席早就想好了怎么对付傅作义。当时傅作义在张家口被华北野战军围住,他怕退路被堵,赶紧派35军去增援。可这一招正好落入了毛主席的算计之中。
毛主席马上给程子华下达指令,让他带兵赶往南口和怀来,阻断平张铁路,把傅作义派来增援的35军消灭在张家口。程子华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部队启程。
打头阵的是11纵队,他们在密云发现了一支保安团,连警察在内也就千把人,根本不够看。看到手下个个摩拳擦掌,程子华就点头答应顺道把密云拿下。可谁能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日后却让他肠子都悔青了。
前面的保安团人数不多,但大部分成员都是土匪出身,打起仗来特别凶狠。他们的排级以上军官都是国民党精锐新6军调来的,作战经验丰富,战术也有一套。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猛攻了一整天,却没能突破外围防线。
这个情况让程子华始料未及,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害怕平张线一旦有变,敌人就会发现我军的行动计划和目标。正巧密云外围还没清理干净,古北口那边逃出来的七千多敌人又进了密云城,这下攻城的难度更大了。
程子华毫不迟疑,马上让原本殿后的4纵队打头阵,直奔平张线方向,同时11纵队继续进攻城池。结果就在当晚,密云城被成功拿下。
程子华没料到,傅作义通过密云的情报获悉东北野战军已经入关,立刻命令35军迅速撤退。如果35军成功逃脱,毛主席之前的战略部署就会泡汤。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气得在雪地里来回走了很久,怎么劝都不肯回家。
幸好当时负责包围新保安的华北3纵队司令郑维山,迅速把主力部队调到沙城附近,跟35军打得不可开交。35军明白这场仗要是输了肯定没活路,所以也豁出命来往外冲。
104军当时在另一侧,正和解放军交战,打算支援35军。就在战局最紧张的时刻,华野的另一支队伍及时赶到,成功打退了104军,这才让平张路摆脱了危险。
听说3纵队和其他部队成功打退了敌人,毛主席这才放下心来,长舒一口气坐了下来。他马上发电报表扬了郑维山,同时对程子华提出了批评。
程子华带领部队攻下密云,虽然消灭了六千多敌人,但也让东北野战军进入关内的行踪被傅作义察觉,引起了他的警惕,险些让敌军逃脱。
战争结束后,程子华深感懊悔,马上给中央发了电报,主动承认错误。他还对身边的同事感叹:"这场胜利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此时他才真正体会到毛主席的深谋远虑和过人智慧。
随后,程子华协同其他部队对北平形成合围之势,迫使国民党守军同意谈判,从而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然而,程子华本人却因此受到了处分。
【“门卫”原来是省主席】
1950年1月27日,山西省第一次专区和县领导大会在太原举行。
在省政府会议厅外,一位穿军装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门口,目光紧盯着陆续到来的参会者。等到所有人都坐定,大家满怀期待地等着程子华走上主席台。
程子华一上台,台下不少人都愣住了:这不是刚才在门口站岗的那个看门人吗?谁也没想到,这个看门的居然就是省里的一把手。
1949年9月1日,按照华北人民政府的指示,山西省重新设立。就在同一天,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程子华被选为省政府主席。与此同时,全省的92个县、8个市辖区和2个工矿区也陆续建立了人民政府。
但因为其他事务的牵绊,他在北京停留了较长时间,直到1950年1月才正式就职。
这次回到山西,程子华一个人挑起了好几副担子,既是山西省委书记,又担任省政府主席,同时还兼任省军区司令员和政委,成为了山西地区党政军三方面的最高负责人。
山西解放那会儿,程子华手头还有一大堆重要的工作等着处理。
为了推动工作开展,程子华先快速搞定了全省的行政架构建设。紧接着,他就把精力集中到了振兴经济、促进发展这个重要任务上。
阎锡山管理山西那会儿,当地的经济水平在全国排得上号,就比上海和东北稍微差那么一点儿。
解放前,山西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解放后,尽管政府采取了军事接管和恢复生产等措施,但直到程子华上任前,山西的工农业总产值依然没有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
程子华到山西之前,物价飞涨,经济状况一塌糊涂。从1949年4月到1950年3月,短短一年间,全省就经历了四次物价暴涨。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程子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手段,成功控制住了物价,为经济复苏打下了基础。
那时候,山西的很多私营企业都撑不下去了,情况挺糟的。为了让这些企业重新站起来,程子华亲自跑到各个行业去了解情况,还搞了些试点。在他的带领下,私营企业慢慢走出了困境,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在控制住物价和整顿私营企业后,为了维护老百姓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程子华花了三个月时间打击反革命活动。期间共处理了383名反革命分子,其中包括杀害刘胡兰烈士的凶手,这些人都被依法判处死刑。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程子华迅速行动起来,一边重启旧矿井,一边新建了三个国有煤场。在此期间,山西还成功研制出首台采煤设备。到1950年,所有煤矿都恢复了正常运转,当年煤炭产量达到了380万吨。
程子华在担任职务时,还负责创建了中国首家航空仪表制造厂——太原仪表厂。1949年10月7日,随着国民党政府的两家航空公司回归大陆,中央军委民航局迅速行动,将两航修理厂的所有员工和设备调往太原,专门负责修理飞机发动机的仪表及相关部件。
程子华在山西虽然只待了八个月,但他对当地电力工业和国防工业的贡献可不小。他走遍了山西的每个角落,深入调研,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很快就让全省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他的努力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大家都对他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程子华不仅组织了大冶兵暴,还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六位兵团司令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东北野战军最早组建的两个兵团的指挥官之一。
根据评衔规定,他原本该评上大将,可最后名单上却没有他。这是因为毛主席在评衔时主动放弃了大元帅军衔,还定下一条规矩:不在军队任职的同志,就不参加评衔了。
那时候,程子华已经离开部队,转任山西省委书记,因此没有参与授衔。
程子华虽然是野战军兵团司令里唯一没有获得军衔的,被称为“无衔将军”,但在毛主席眼里,他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那些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