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加征巨额关税的做法来逼中国服软,十来天的时间中,特朗普多次表示“他在等中方的电话”。
不过电话没等到,等到的却是中方坚定的“对等反制”。眼看国内外越来越乱,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开始自己搬凳子找台阶下,趁着美国深夜偷偷豁免了相当一部分商品关税。
这一信号广泛被人们认为是特朗普“服软”的第一步,中方也对此回应道是“修正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眼看中方丝毫不接,特朗普恼羞成怒,再次稳定地发挥专属于特朗普的不稳定性,告诉美国商务部长,要用新招。
从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开始,特朗普就已经在偷偷试探着各方的反应。
当然,身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以及长期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反应对他来说格外重要。在特朗普的字典里,显然没有“反抗”这两个字。
所以在中方坚决而又迅速的反击措施下,特朗普一路将对华关税提高到了145%。
一路提高关税,特朗普还一路对华发信号希望中方能给他打电话。他信誓旦旦表示,相信中方一定会给打电话,达成中美两国的合作。
但自始至终,我们都表示美国想加就加,中方必然奉陪到底。特朗普没有台阶下,也没有牌可以打,在美国连续一周的“股债汇三杀”之后,特朗普偷偷搞出了个豁免商品,来试探中国和各方的反应。
在特朗普眼中,能做出这个决定已经是美方的巨大让步了,毕竟“对等关税”的命令是自己颁布的,现在的这个决定,无异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可不打脸也不行,中方的行动已经表明,无论美国用出什么牌,中方都有手段和实力来应对。所以特朗普只能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慢慢寻找突破口。
事情到这里就非常明显了,特朗普豁免电子产品,试图以此作为台阶,来推进与中国贸易的缓和。
很可惜,我们已经看透了美国的本质,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并不是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因为这能利好自己。
不过,我们直接将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定性为“修正错误的一小步”,避免美方再对该行为进行狡辩,还对美国发出信号,中国是不会因为他们退让,就同步进行退让的。
想要中国取消反制,那美国就需要迈出一大步,也即彻底取消对等关税。原因也很简单,中方不能现在就退让,即使中国有对抗美国的信心和实力,但只要向后退,那无异于在告诉美国,他们的关税是有效的,中国快要扛不住了。
这个时候,特朗普的试探就出现效果了,原来这么做是有效的,所以他必然会加码对华制裁,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上升到这个层面之后,中美贸易战的本质就已经注定了,这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心理战术。就像是特朗普对华多次加征关税一样,84%和145%有区别吗?
基本没有的,因为到这个程度,中美贸易额已经接近于零点,就算是加到500%,1000%,中美贸易该没有还是没有,影响也仅限于此,只剩心理上的无限压力了。
所以我们不能给特朗普这个信号,他的“对等关税”措施本就是单边霸凌的结果,我们需要的是彻底取消,而非修修改改,还在继续的错误政策。
另一方面,也是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要知道,从特朗普开始实施“对等关税”,到现在甚至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外界都收到了美国什么信号呢?美国要开始加征关税了,美国又暂停加征关税了;美国要对全部商品实施关税了;美国又豁免了一部分商品的关税。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豁免完之后,美国商务部长又传出消息,称豁免关税只是暂时的,这些商品将会被纳入“半导体关税”中,意思是你们不要高兴太久。
好好好,4月11日深夜的豁免,美国在4月13日就透露,又要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这反复无常,阴晴不定的政策着实是让人无法相信。
正如网络上现在调侃的一样,“能打败特朗普的只有明天的特朗普”。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他又要颁布什么政策,别人深思熟虑的决定,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就如同“我饿了我要吃东西”,“我又不饿了我现在要喝水”一样。
所以在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变化,我们永远不能掉以轻心。你迈出改善错误的一小步,那是应该的,但中国不会像他们一样朝令夕改,我们有我们的态度,要的就是美国彻底取消“对等关税”这种不平等做法。
可以说,现在的特朗普政府已经从原来的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了。
继续关税,还没给中国造成什么伤害,美国经济先“崩盘”了,民众抗议,三市齐跌,这继续下去的代价美国有点承受不起。
但要下台阶,中国也不给啊。中国上升关税的时候明确表示不会出现豁免,特朗普施加关税的目的就是为了逼中国服软,现在中国不愿意,他能怎么办,手里没牌的又不是中国。
现在豁免部分商品关税,特朗普就已经够打自己脸了,他面对着压力还得给自己找补一句“豁免只是暂时的”。
所以在让商务部长出面之后,特朗普又搞出了一个新的方法,美国要找“中间人”,让中间人搭建中美对话桥梁,解决关税问题。
总之,在“中间人”的运作下,中国不会主动下台阶,美国也能保住自己的脸面。不管协商过程如何,只要中美两国的结果是共同宣布的就可以了。
不过鉴于特朗普此前反反复复的态度,就算是与美国谈判,我们也要保持谨慎态度,美国的关税措施从始至终没有放松,让步了个对等关税,却又细分出来了个“半导体关税”。
说到底,美国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霸权思维。但美国应该意识到的是,现在的世界不是三十年前的世界,美国也不是三十年前的美国。
罔顾多国利益,只以美国为中心,特朗普政府终究会为自己的霸权思维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