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朱大可曾经说,“鲁迅晚年的唯一感情线索,涉及了东北女子萧红。他的回信充满了罕见地、《两地书》所没有的挑逗性暗示,毫不遮掩对她的一片怜惜和钟爱。”鲁迅临终前,身边一直放着一副木刻画,被后世揣测为对萧红的思念。
1934年的一天,在上海的鲁迅收到一封信,署名是萧军,鲁迅并不认识,但是看了信的内容,他当即就回复了一封信。
萧军和萧红都很崇拜鲁迅。两人在青岛没多久,《青岛晨报》被关闭,两人没地方可去。
他们想到了鲁迅,得知鲁迅经常去内山书店,他们就给鲁迅写了信。
没想到的是,他们很快就收到了鲁迅的回信,两人欣喜若狂,他们决定立即启程去上海。
那时候鲁迅和许广平已在上海同居,还生了一个儿子。
鲁迅曾与朱安订婚五年。鲁迅万般不情愿。即使是没办法成亲之后,鲁迅也从没接受过朱安做妻子。
朱安却是对鲁迅心有所属,苦等鲁迅五年,嫁给鲁迅后,就算鲁迅一直冷脸,朱安还是愿意“照顾大先生的饮食起居。”
可惜,鲁迅从未有所感动,两人一直过着分居的日子,连衣服都是分开摆放,朱安却说,“我深爱大先生,尊重大先生的安排。”
其实,那时候,鲁迅已经和许广平谈着轰轰烈烈的恋爱,朱安得知鲁迅有了相爱的人,非常伤心,“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朱安一直和婆婆相依为命,听说许广平有了孩子,朱安甚至还幻想,“未来大先生的儿子也是我的儿子,等我百年了他也可以为我送终。”
可是,直到朱安一个人孤独离世,朱安想和鲁迅墓地在一起,却被许广平另外安排在北京和婆婆在一处。
朱安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没见到她一辈子爱慕的大先生,让人扼腕叹息。
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的境遇也并不好,经常被特务盯梢和跟踪,许广平在上海生了孩子,更是孤单。
那年年底,鲁迅约萧军萧红到内山书店见面,三个人见到之后,鲁迅就带着他们一前一后离开书店,转了几条街,进了霞飞路的咖啡馆。
三个人坐下,没多久,许广平带着儿子也到了咖啡馆。
鲁迅受到监控,许广平的日子也不好过,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许广平连一个朋友都见不着了。
许广平见着有女性朋友,对萧红感觉非常亲切,许广平恋恋不舍,“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能见呢。”
萧军向鲁迅借钱,鲁迅一口答应,“你们是北方人,住上海肯定住不惯,上海真是连吸空气也要钱。”
鲁迅借给萧军20元钱,还给他们零钱坐车。
到了那年的12月份,鲁迅再次邀请了萧军、萧红去了梁园参加了正式的宴请,一起吃饭。
许广平和萧红再次见面了,相谈甚欢,像姐妹一样亲切自然。
在鲁迅的推荐下,萧军和萧红陆续发表了一些短篇,在上海文坛有了一点名气,生活压力也减轻了不少。
萧红写的《生死场》,萧红撒娇要鲁迅亲自写序,鲁迅罕见地亲自写了序出版了,并获得了多次再版,非常成功。
就这样,鲁迅和许广平和这一对年轻人成了好朋友,萧军萧红搬到了离鲁迅家近的地方,四个人时常走动。
没料到,没过多久,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有几次,萧红都是一个人去鲁迅家。
有一次,萧红又是一个人出现在鲁迅家,而且脸色憔悴。
那时候发生的事,就是萧军出了问题,他和一个已婚女学生关系不清不楚。
萧红的《生死场》卖得比萧军的小说好,萧军非常不平衡,他认为鲁迅帮萧红太多。有一次酒后,萧军打了萧红。
萧军后来在鲁迅的安排下离开了上海。
萧红就是在那时候经常去鲁迅家。有一次,萧红进门就笑着问鲁迅,“我的红衣服好看吗?”
鲁迅认真地看,“不好看,你这红衣服怎么配了咖啡色的格子裙子,衣服颜色搭配不好。”
萧红和许广平表面上是关系不错的,有一次,许广平给萧红配了一个桃红色的绸子发带,鲁迅看见了,却莫名地不高兴,“不要那样打扮她。”弄得当时的气氛瞬间很尴尬。
许广平照顾体弱的鲁迅,又要照顾孩子,事情很多。有一次,萧红一天来了几次看鲁迅,许广平就拦着萧红不让上去。
许广平后来回忆,萧红和鲁迅见面时间很长,鲁迅那是已经身体很弱,经不起这样长时间的会面。
1936年,萧红去了日本,萧红走了三个月之后,鲁迅就去世了。
这三个月,萧红和鲁迅没有任何的联系,鲁迅病重还曾给茅盾写信,“萧红一去以后,并未给我一信。”
鲁迅去世,萧红在日本因消息滞后过了好几天才知道,萧红非常伤心,没多久就回了国。
@诸葛霏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人与人的感情很复杂,从感情上可以理解和猜测萧红对鲁迅有过幻想,她写过很长的一篇《怀念鲁迅先生》里面有很多描写鲁迅的细节。
萧红本来就是感情奔放的女子,而那时候萧军已离她而去。
而鲁迅对一个年轻貌美又活泼的女孩有别样的感觉,并不奇怪。
除了许广平,鲁迅还对许羡苏有别样的关怀,还有山本夫人,北大校花……
1942年,萧红在香港去世。
山月山
小资一枚,知道萧红谁安排去日本的,为什么去的吗,萧军打了萧红多久以后去的吗
冷月花魂
滥情又自私的女人
坠落天街的星
朱安离开了鲁家,就未必能过一辈子地主婆有佣人伺候的日子,就从她用一辈子佣人坚决不独立看,你们这些靠拳头给后代打下新世界从此人人站起来的工农后代们,就没必要舔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