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1月9日,辉煌一时的北宋都城东京城破,之后摆在北宋君臣面前的便是一连串的悲剧。繁华的东京被劫掠一空,皇族贵眷都被一扫而空。什么皇子皇孙,金枝玉叶,忠贞大臣都陪同徽钦二帝一起踏上了北狩之路。
说是北狩,不过是个面子词儿,也就是被人家俘虏了。在城破的那一天,钦宗皇帝就曾经恸哭懊悔:“朕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看来钦宗皇帝还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如果给钦宗一颗后悔药,让时光倒流到种师道提出策略的那一刻,北宋会有救吗?
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十一月,徽宗皇帝得到了金人宗翰、宗望两路大军大举入侵,北边诸郡皆陷,忻州、代州沦于敌手,太原府被围的消息。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徽宗被金军犀利的攻势吓破了胆,十二月,徽宗迅速禅位南逃。
被留在东京新鲜出炉的钦宗皇帝也想南逃,可金军攻势太快,就在钦宗犹豫的时候,宗望率领的金军已经杀到东京城下。无奈之下,钦宗皇帝只能指望挡住金军的攻势,否则自己就会成为金军网里的鱼。此时的局势对大宋极其不利,宗望带领的金军占据了城外的粮食贮存地。
此时的宋军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北面的宋军主力已经全部不战而崩溃,东京城中的防守部队不但战力堪忧,数量也不足。所以此时的大宋朝廷危在旦夕,随时有覆灭的风险。宋钦宗刚刚继位,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更不要说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军了。
其实带着大军围城的宗望心里也没有底,金军在数量上并不多,想要攻破坚城东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古时攻城耗费个一年半载是十分正常的事。要不是宗望十分幸运地占据了东京城外的粮食贮存地,他带领的金军恐怕也早就草草撤回了。
此时宗望并没有指望攻破东京,灭亡大宋,他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深入敌国,处处都会有风险,他可不敢赌那么大。他只想看看能够得到多少好处,所以到达东京城下之后不久,宗望就派出使者进入东京议和。议和的条件就是金银财物和割让三镇的土地,对此钦宗也是随波逐流,听任大臣们与金人商谈。
只要金人撤退,钦宗就谢天谢地了,最急迫的就是让金人撤军。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宋各地的援军纷纷到来,很快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城下的金军。大宋君臣终于缓过了神,开始思考对策,一改原来的惊慌失措。有了军队,钦宗的心也安定了下来。主战派也开始考虑使用军事手段逼退金军。
于是都统制姚平仲率军夜袭金兵,结果被金人提前发觉大败而归。夜袭的失败使得大宋君臣一下子丧失了以军事手段击退金兵的信心。钦宗立刻解除了以李纲为代表的主战派向宗望道歉,然后全盘接受了宗望提出的撤军条件,同意支付指定的金银财物以及割让三镇土地。
宗望也不愿意在东京城下耗下去,夜长梦多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于是在东京城下待了三个月的宗望帅军撤退了。这个时候大宋的有识之士也开始给钦宗出主意。《宋史》记载:
种师道请乘金人半济击之,帝不许。师道曰:“异日必为中国患。”御史中丞吕好问言于帝曰:“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不听。
其实随着宋军不断地聚集到东京城下,宋军的实力也在不断地增长。宋军已经可以靠数量对金军进行反击了。但钦宗被姚平仲的失败吓破了胆,不敢再与金兵交战。于是连趁着金军渡过黄河的半渡而击的简单策略都不敢采取了。
宗望的金军不过四五万人,半渡而击不过攻击两万多敌军。如果钦宗同意种师道的策略,宋军极有可能对未能渡河的金军予以重创。这样一来,也可以防止金军再次入侵,但钦宗没有同意这么做。这也让宗望对于大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大宋软弱可欺呀。
李纲也谏言:“澶渊之役,虽与辽人盟约,及其退也,犹遣重兵护送之,盖恐其无所忌惮,肆行掳掠故也。金人之去三日矣,初谓其以船筏渡河,今系桥济师,一日而毕。盍遣大兵用澶渊故事护送之!”
钦宗倒是同意了派遣大军紧盯着金军撤退,这样可以给金军一定的压力,让其不能肆意行动,掳掠地方。李纲得到了允许,便分遣将士,数路大军数道并进。并且同时给诸将下了命令,只要有机可乘就可以向金军主动发起攻击。
将士们欣然接受这样的命令,他们也是想要建功立业的。可是宰相责怪李纲把城下的所有兵力都派去追敌了,一旦有变则无力应对,于是派人命令诸将返回东京城下。原本诸将率军已经追到了邢、赵间,忽然得到了撤军的命令,诸将一下子灰了心,无不扼腕。
等到李纲再次争取到追击金军的命令时,前方的数路大军已经就地解散了。中丞许翰也讲道:
“金人此去,存亡所系,当令一大创,使失利去,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将来再举,必有不救之患。宜遣师道邀击之。”帝亦不听。
许翰的意见是一定要重创金军,否则会导致金军再次入侵,到了那时恐怕会有不救之患。最好让种师道追击金军,伺机给予金军重创,以便杜绝宗望再次南侵的念头。可是钦宗就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意见。对于将来如何应对金军,种师道给出了这样的对策:
“我众彼寡,但分兵结营,控守要地,使彼粮道不通,坐以持久,可破也。”
说白了,种师道想要采取的策略就是后世曾国藩对付太平军的策略:结硬寨,打呆仗。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依靠雄厚的兵力和碾压对手的庞大财力压垮对方。不要与对方梭哈决战,就靠自己比对方强大的资源来拖垮对方。
应该说种师道提出的策略是最符合北宋当时的情况的:大宋军队素质远远低于对方,但大宋的财力和物资生产能力远远强于金国。只要不决战,自然可以拖垮金军那数目可怜的兵力。只是大宋君臣上下没有一个人去执行种师道的策略。
最终在金军第二次南下的时候,大宋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直到钦宗被俘才想起种师道的建议,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没能提前出现在中国的战场上。
苏桥
送灰宗送倾宗送膏宗三头猪也!
人间日月急如风 回复 09-06 08:49
高宗算猪,那世间没有人了
天马行空跳大坑
自始至终我不认为宋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辽 金 西夏 两宋性质上跟五代十国差不多不提也罢
懒得理你 回复 03-25 00:29
在古代有中原+江南+关中+荆襄就算大一统了。所以北宋算,南宋不算
无聊的人 回复 12-07 10:50
恩,从以前到现在只有你认为对的才是历史[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蕃茄蛋汤
总结起来是帝国2玩死电脑的堡垒战术[得瑟][得瑟][得瑟]
你女朋友山大的 回复 09-01 17:50
先堵路[得瑟],然后生产
用户15xxx89 回复 03-31 16:51
[笑着哭]关键最高难度,前期你怎么熬过去,我经常选中国前期就被打爆[笑着哭]
中华兴龙
宋忘与上下对金人的无知,上来就给打懵了。宋也为自己选择开封做都城买了单。
沙皇
别说,金国骑兵机动性强。但结硬寨打呆仗这种方式,即使最后没法打赢。但也不会搞成靖康耻。最后搞出个六丁六甲傻兵,历史就是历史,没法更改的
11xxx62 回复 03-16 18:52
那为啥六丁六甲呢,宋国几路援军都被击溃或者不敢来,守城的宋军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吓死。你不用六丁六甲你还用谁?
笑看风云
宋朝最擅长背信弃义
用户15xxx51
所有以上都有一个基本事实未讲,就是宋是以轻甲步兵对抗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
用户15xxx51 回复 04-04 16:10
请去了解一下为什么宋军没有重装骑兵,同样就能理解宋军也不可能有成规模战力的重装步兵
我还在想 回复 用户15xxx51 04-04 22:39
你回答我的问题就行了。东扯西扯什么。你凭什么说步人甲是轻甲
物种平等
姚平仲半夜出城偷袭金军大营,大宋士大夫们连夜给宗望报信,结果偷袭不成还中了埋伏……
用户77xxx08 回复 12-02 17:49
后来老钟建议再偷袭一次,来个出其不意,可惜钦宗吓破了胆,反而免了他和李纲的官职,这样的宋廷安能不败?
11xxx62 回复 用户77xxx08 03-17 00:29
还再偷袭一次,,,二月初一偷袭失败还二月初六偷袭,,你当宋军是有胆有识,,二月初一的晚上出去的可不止姚平仲,李纲在那本传信录里拼命掩饰,他李纲也出击了,而且李纲把救自己的手下作为功劳你自己想想多可笑。种师道就建议了二月初六春分出击那一次,因为那天推算金国半渡黄河,六万人在河岸只有三万人,宋国四十万人打三万人,《优势在我》(姚平仲二月初一出击是四十万人打六万,宋国还以为自己能一换一碾压金军)
刘云鹤
其实宋夏战争打到后期都是互相“塔爆”,你修寨堡我也修寨堡。
胡萝卜
文人撑权的毛病,文人是不会揭自己短的
大而论道-小而论理 回复 平静~开开开 03-14 21:33
儒术更像战国申不害的变法,表明是法,内里全是权术的内部斗争,对外搞权术的基本很惨如宋朝。所以只要不大规模用儒家,就不会形成内部争斗的无解死局
平静~开开开 回复 03-14 19:02
独尊儒术造成的,换了谁来统治汉族不灭绝那就都得用儒家文人,没其他选择。
用户10xxx99
只能说赵家没灭绝可惜
蒙奇.D.路飞
钟家军尽力了为了保卫东京汴梁几乎和金兵拼光了,种师道的弟弟种世中也在和金兵的战斗中战死沙场,种家五代从军子弟八人都为北宋抗击西夏和金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宋徽宗的昏庸无能让北宋再也无回天之力被金国灭亡了,种家军也就此没落实在让人唏嘘啊!
无心人
宋朝[呲牙笑][呲牙笑]
那年花开 回复 11-16 09:48
宋国,称朝还不配
金戈铁马
你都知道半渡而击,宗望是傻子吗?很明显人家精着呢好不好,姚仲平把宗望当傻子搞夜袭,结果呢,事实摆在眼前。
哲别
曾国藩打不过捻军骑兵,
独钓寒江
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对不容易,把每一件事都做错也不容易吧,但徽宗钦宗成功做到了。历数古今中外,所有亡国之君,昏庸之主,政治上没有比徽钦宗更愚蠢的。
用户91xxx19 回复 12-07 15:23
[点赞]
胖狗狗 回复 09-07 08:54
崇祯和朱允文[得瑟]
奥古斯都
可惜,一代雄主送哲宗命不长
汉文帝
让跳大神的打开城放金军进城这事都做得出来,还有啥奇怪。只是可怜东京的百姓遭了秧
沧海一栗
我最看不起宋皇
刘骁
宋=送
用户93xxx65
宋人没本事大一统,你瞧不起人家,说明你有本事呗?😝//@天马行空跳大坑: 自始至终我不认为宋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辽 金 西夏 两宋性质上跟五代十国差不多不提也罢
33
谁说的,刘邦打项羽垓下之战就是典型的利用兵力优势慢慢磨掉项羽的军队,不决战,采取刨边战术。
达武
打不赢啊,野战守城都是一颗屁的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