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笑傲江湖》是金庸的巅峰之作,是否真是如此,那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金庸确实是在这部作品中将正邪对抗诠释到了极致。
不过你要问其中最亮眼的角色是哪一个,笔者的回答或许不是令狐冲或风清扬,而是那任我行,这家伙是恶人,是反派,但他却坏得坦荡,加上“任我行”这名字,让这角色看起来狂傲极了。
事实上他也确实有狂傲的资本,毕竟放眼整个武林,能与他一较高下的人一只手也数得过来。
(任我行剧照)
不过这也不禁让人纳闷,他师父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能教出他这样一位高徒?
一、狂到极致的任我行
任我行说过,他生平所遇的高手中,让他看得起的,也就只有三个半。
那三人分别是东方不败,风清扬以及方证大师,至于那半个,则是冲虚道长。
这四人确实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不过你要说他是打心眼里看得起这四人,倒也未必,因为在故事末尾,他才将自己全部的野心说了出来。
日月神教的那帮属下对任我行是尽拍马屁,可任我行似乎也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比如这段:“上官云大声说道:‘圣教主智珠在握,天下大事,都早在他老人家的算计之中。他老人家说什么,大伙儿就干什么,再也没错的。’”
就如他那名字一般,“任我行”。
(任我行、令狐冲剧照)
还有这段:“古往今来的大英雄、大豪杰、大圣贤中,没一个能及得上圣教主的。孔夫子的武功哪有圣教主高强?关王爷是匹夫之勇,哪有圣教主的智谋?诸葛壳计策虽高,叫他提一把剑来,跟咱们圣教主比比剑法看?”
简直是要把他吹上天了,他智胜诸葛亮,武赛关云长,仿佛是天下无敌的存在一般。
不过你还别说,后来若不是任我行突然暴毙,这故事该如何继续,还真不好说。
所以任我行凭什么这么强,且这么狂?
他师父到底是谁?
二、金庸的世界观
熟悉金庸故事的人就会知道,金庸在新修版中是将各部作品之间的世界观打通了。
原本只有“射雕三部曲”“两部飞狐”关联较为紧密,但抛开短篇作品不谈,至少金庸是把几部长篇作品的世界观统一了。
如《射雕英雄传》中提到了虚竹代替萧峰传下丐帮神功的设定,又如《笑傲江湖》中提到张三丰当年持真武剑扫荡群魔的经历。
不过还有一段设定是直接与任我行息息相关的。
他向令狐冲介绍吸星大法时,就提到过这么一句:“我这门神功,始创者是北宋年间的‘逍遥派’,后来分为‘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两门(作者按:请参阅《天龙八部》)。修习北冥神功的是大理段氏。那位段皇爷初觉将别人毕生修习的功力吸了过来作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不肯修习。后来读了逍遥派一位前辈高人的遗书,才明白了这门神功的至理。”
如此便足以证明金庸的故事都处于同一个世界观里,
因此任我行的师父,多半就是后倚天时代的某位高手了,毕竟《笑傲江湖》的故事明显是发生在《倚天屠龙记》结束之后。
(周芷若剧照)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此时已有了武当派,并且掌门已不是张三丰。
所以是哪个魔头教出了任我行这狂徒?
答案或许不是一位,而是两位魔头,那两位魔头甚至曾让张无忌生不如死,也让周芷若受尽屈辱。
三、幸存于世的两大魔头
金庸的故事总是给人一种“戛然而止”之感,他向来喜欢留白,《倚天屠龙记》的末尾,他赋予玄冥二老的结局就值得玩味。
这二人算得上是书中最强的反派,也是作恶最多的反派,当年还是孩童的张无忌就中了他们的玄冥神掌,被折磨得生不如死,后来张无忌神功大成,又与他们几次交手,也极难占到便宜。
到了末尾,这二人又盯上了周芷若,想抢她手中的《九阴真经》,周芷若固然有九阴白骨爪加持,却如何会是这两个老魔的对手。
(张无忌、周芷若剧照)
书中只道:“周芷若惊惶失措之下,鹿杖客轻飘飘一掌拍出,正中她胸腹之间。那是非同小可的‘玄冥神掌’,周芷若气息立闭,便即晕去。鹿杖客一直垂涎周芷若的美色,见她晕倒,立即抢上抱住。张无忌大惊,将手中鹤嘴笔远远掷出,反手一掌,重重击在鹿杖客肩上,夺过周芷若,斜跃丈余,喝道:‘玄冥二老,竟这等不要脸么?’”
峨眉掌门就这么被他们打晕了过去,当真屈辱。
接下来自然就是张无忌英雄救美了,只是与其他故事不同,照理说,张无忌应该顺手将这二人除掉才是,但金庸留给玄冥二老的结局却是“下落不明”。
书中是这么写的:“待得将鹤笔翁体内阴气化去了三四成,再转手去消耗鹿杖客体内的阴气。如此周而复始,玄冥二老苦练数十年的玄冥阴气终于去了十之七八,此后不能再练,否则阴毒攻心,犹似张无忌幼时所受。玄冥二老从此退而为武林中的三流庸手,再也不复是一流角色了。”
尽管张无忌是手下留情,但那玄冥二老却绝不会领情,而日后崛起的一个组织,或许就是由他们创立的。
(玄冥二老剧照)
不卖关子,那组织便是日月神教。
当初张无忌几次坏了他们的好事,张无忌是明教教主,他们恨透了明教,因此创立日月神教,意在将“明”给拆了,便是“日”“月”二字。
只是他们终其一生也没能灭了明教,只能将这重任传给自己的徒儿,若无意外,他们那徒儿就是任我行,而后来发生的一切,都在《笑傲江湖》之中了。
如此一来,诸如“玄冥二老的去向”“任我行的师从”等问题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