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以所谓“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迅速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以精准、克制的策略维护了国家利益。
美国对华关税生效的当天,中国政府使出了一套组合拳,对美方采取了5项反制措施。
第一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关税。
第二中国商务部于同日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因其违反市场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并采取歧视性措施。
第三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绑定安卓系统服务并打压中国开发者。
这三项措施具有多重针对性,中方税率与美方加征的10%形成对等,但未采取全面加税策略,打击关键出口领域的方式,既表明立场,又避免冲击全球供应链稳定,彰显多边贸易捍卫者的角色。通过法律化手段建立常态化反制机制,为后续行动预留空间,例如进一步扩大清单范围或升级制裁力度。
这次反制措施中有一项,是我们加强对钨、碲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稀土金属。这看似寻常的行政令实为"科技核弹"。
钨作为"工业牙齿",其碳化钨硬度仅次于钻石,是半导体刻蚀工艺的核心材料;碲化镉薄膜更是第四代光伏电池的关键成分。
中国控制着全球83%的钨矿和45%的碲产量,此举直接卡住美国新能源与芯片产业的“咽喉要道”。
正如稀土管制曾迫使洛马公司生产线停工,新规将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倒逼美国在技术封锁问题上重回谈判桌。
可能相对来说,中国在世贸组织发起诉讼,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最不在乎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特朗普早就对美国赖以生存的,这套二战后国际体系厌倦了,想要“闭关锁国”,所以即便世贸组织裁定美国输了,特朗普也不会在乎,更不会遵守裁定结果。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在WTO提起诉讼意义重大,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将美方单边行为置于多边规则审查之下,若胜诉可为中方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及潜在赔偿。中方借此强调对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与美方“美国优先”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争取发展中国家支持。
中方的反制既是对美方霸凌行径的坚决回应,也为未来谈判预留空间。这场博弈不仅是中美实力的较量,更是单边主义与多边秩序、霸权逻辑与规则文明的持久角力。中国以行动昭示:任何企图以强权压制发展的行径,终将在历史的理性面前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