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条超级运河开挖,猛砸727.3亿,但为何拆掉这么多大桥?

凝竹说社会 2024-05-29 15:56:49
平陆运河:中国第二条超级运河的宏伟蓝图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条全新的超级运河正在崛起。

它就是平陆运河,一个耗资727.3亿元、全长134.2公里的宏伟工程。

这条运河横跨广西壮族自治区,连接了西津库区的平塘江口和北部湾,犹如一条灵动的玉带,将这片山水甲天下的美丽土地串联在一起。

平陆运河的规模之大、标准之高,令人震撼。按照内河1级航道标准建设,运河可以通过5000吨级船舶,年单向通过能力高达8900万吨。

这意味着,平陆运河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水上通道,更是一条能够撑起区域经济发展大梁的黄金水道。

727.3亿元的投资,背后是国家对广西发展的战略考量和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厚望。

有人可能会问,广西不是有着发达的水系吗?为什么还要不惜血本,修建这样一条人工运河?

答案在于,尽管广西河流众多,但却没有一条能够直达北部湾的天然水道。

图自三维地图看世界

货物从内陆运往海港,往往需要绕道珠江三角洲,运距长、成本高、效率低。

平陆运河的开通,将彻底打通广西沿海沿江地区的物流大动脉,让沉睡的广西经济焕发勃勃生机。

修建运河,为何要拆掉这么多大桥?

平陆运河,这个耗资727.3亿元的超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沿线竟有15座大桥需要拆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桥梁中甚至还有一些是刚建成不久的。不少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在干嘛?好端端的大桥为什么要拆?这不是在浪费钱吗?"

事实上,这15座大桥之所以"难逃此劫",是因为它们无法满足平陆运河的建设标准。

这条运河要求必须能够通过5000吨级以上的船舶,而这些大桥的高度和跨度都不能满足要求。

面对"降低标准"和"拆除重建"两个选择,建设者们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牺牲这些大桥,以保证运河的通航能力。

毕竟,平陆运河是一个事关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降低标准意味着巨大的利益损失。

在这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博弈中,舍小家为大家成为了不二选择。

短期来看,拆除大桥确实意味着既有投资的浪费,但从长远来看,平陆运河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这些投入。

试想,当5000吨级的船舶满载货物,在这条黄金水道上畅通无阻地航行时,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将迎来怎样的繁荣景象?

这些大桥的"牺牲",换来的是整个区域经济的腾飞。

当然,舍弃总是痛苦的,尤其是对那些建设者来说,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眼看着大桥竣工,转眼间却要面临拆除。

但正如一位建设者所说:"我们修桥,是为了方便群众,促进发展。

如果拆除这些桥,能让更多人受益,能让经济更好地发展,那就是值得的。"这,或许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者的初心与担当吧。

西江枯竭?生态影响?平陆运河建设中的环保考量

当人们得知平陆运河这个宏伟的建设计划时,欣喜之余,一个疑问也随之浮现:这条运河会不会对西江的水量造成影响?

毕竟,运河的通航离不开充足的水源。

如果为了一条运河,让西江面临枯竭的风险,那得不偿失。还有人担心,大规模的开挖工程,会不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给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带来冲击?

对于这些疑虑,建设者们可没有掉以轻心。在工程启动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对西江流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评估。

数据显示,西江年平均径流量高达1800多亿立方米,即使在枯水期,也完全可以满足运河通航的需求,无需为西江的水量担忧。

专家们还对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在工程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那么,平陆运河是如何在满足通航需求和节约用水之间找到平衡的呢?答案就在那些看似普通的船闸中。

运河沿线规划建设了多座船闸,通过调节水位,不仅能够保证船舶的顺利通行,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设计!当大型船舶进入船闸时,船闸的水位会缓缓升高,将船舶托举至与上游水位持平;而当船舶驶离船闸时,船闸的水位又会缓缓降低,将水资源"还"给下游。

这样一升一降,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也让船舶在通航中有了一种"乘船梯"的独特体验。

在平陆运河的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原来,设计师们在规划航道时,并没有一味地追求"一马平川",而是尽可能保留了原有河道的自然弯曲。

这样做不仅节省了工程量,更重要的是,这些蜿蜒曲折的河道,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

你看,水边的芦苇荡里,一群白鹭正在悠然觅食;河心的沙洲上,几只珍稀的水鸟正在快活地嬉戏。生态与发展,在这里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平陆运河,这条充满智慧和远见的大动脉,不仅承载着区域经济振兴的厚望,更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而这一切,又与"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息息相关。作为连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平陆运河注定将在这场"东方大梦"中扮演关键角色。

平陆运河: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关键一环

当我们谈论平陆运河时,不能忽视它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地位。

这条运河,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它的建成,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平陆运河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打通连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通道。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广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而平陆运河的开通,则让这一优势得以充分释放。

想象一下,当满载货物的船舶从北部湾出发,沿着平陆运河一路北上,直达广西腹地,再通过便捷的铁路和公路网络,将货物输送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这样一条贸易大动脉,必将极大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让广西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更令人振奋的是,平陆运河并非孤军奋战,而是与公路、铁路等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了互联互通、多管齐下的立体运输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平陆运河犹如一条高效的"水上高速",而沿线的铁路和公路,则如同一条条便捷的"支线",将运河的辐射范围不断延伸。

货物可以通过铁路从内陆腹地运至港口,再通过平陆运河出海;也可以通过运河从海上运至内陆,再通过公路送达各个目的地。

这种立体的运输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当前"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平陆运河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它不仅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环,更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通过平陆运河,广西可以更好地对接国内市场,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联通国际市场,吸引外资,推动贸易。

可以说,平陆运河为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一条运河的建设,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愿景,看到了一个地区的振兴之路。平陆运河,这个承载着无数期待的超级工程,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谱写着"一带一路"的华彩乐章。

而它的建成,也必将开启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共赢的新篇章。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这条运河带来的无限可能。

素材来源:澎湃新闻 配图网络侵权联系

0 阅读:7
凝竹说社会

凝竹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