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天价彩礼,历朝历代有哪些政策?老朱最狠,敢违反的直接杀!

十三妖 2022-02-24 16:31:35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素来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承至今,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相应的也有着一整套完善的礼仪规范。

男女婚姻当中由男方赠送彩礼,便是自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中华礼仪规范中的一条,已是民众约定俗成的惯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彩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吓退了众多男同胞,甚至引发了诸多家庭矛盾。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提出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网友们喜大普奔,纷纷欢庆,国家终于出手整治天价彩礼了。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打击天价彩礼,历朝历代有哪些政策?朋友好,本文由青衫弹史独家原创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喜欢的朋友,麻烦动动小手指,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谢谢~

彩礼钱

想要了解彩礼的问题,就要先明白彩礼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而这一些都需要从古人的结婚流程说起。

01  婚礼流程

男娶女嫁,赤绳系定姻缘,谨以白首之约,载明鸳谱,敬告天地,亲朋来贺。合两家之姓,成一世姻缘,宜室宜家,尔昌尔炽。

在古代中国,严格执行着一夫一妻的制度,发妻也就是正妻,不仅仅家庭地位高同时也享有法律的保护,当然在迎娶上也是有着相应的礼仪规范的,《礼记·内则》中记载: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聘则为妻,意思就是说经过六礼下聘,拜堂成亲,得到父母亲朋好友认可的视之为正妻,受到法律保护,生下的儿子均为嫡子,否则一律为妾,不受法律保护,诸如文君夜奔,浪漫唯美的故事背后,是卓文君作为妾室的悲哀,在宋代时代文人之间甚至将妾侍作为礼物相互交换,可见其地位之低微。但是有谁要是胆敢抛弃发妻,那便要做好被世人唾弃的准备,甚至还会如同陈世美一般被写入传奇话本,为后人不耻。

喜结良缘

古代中国结婚仪礼,有三书六礼,每一步都有着特定的流程,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似乎有些复杂繁琐,可是这些礼仪背后的每一环节都代表了对新人的美好祝福,预示这对夫妻将来有着美好的未来,和美的生活。生活需要仪式感,古人的结婚流程就是最具仪式感的礼仪。

所谓结婚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迎书,聘书用作订亲的证明,在六礼中纳吉的时候交给女方,礼书则是男方送出的彩礼清单,迎书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证明姑娘已经嫁给男方。

所谓结婚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纳采是古代婚姻程序的第一步,这是在男女双方家族皆得到同意后,由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古时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寓意着忠贞不二。纳彩之后问名,对新人的年庚八字进行合配,问名之后纳吉,将后代子孙结婚的消息告知祖先,祈得祖先庇佑,福泽子孙。纳吉之后纳征,这时候男方就要送出彩礼了。纳征之后请期,确定结婚日期,最后就是亲迎了,由新郎亲至女家迎娶新娘,完成整个婚嫁流程。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会听到新人结婚时司仪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这是古人结婚流程中的最后一步,拜堂,这是从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礼仪习俗,是新人们结合的大礼。

一拜天地,感恩天地赋予我们拥有的一切,天地为证,缔结姻缘,降福新人,幸福美满。二拜高堂,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孝亲敬长,长辈期许,家庭和睦。夫妻对拜,感恩彼此,互包互容,不离不弃,茫茫人海之中谢谢遇到了你,余生有你相伴,真好。

夫妻对拜

02 彩礼

了解了古代中国婚礼的流程,我们知道六礼中的纳征中就需要男方送出彩礼了,那么古人的彩礼都是怎样的?

周朝时期,遵循古礼,制定了一系列礼仪规范,平民彩礼用币五两,天子及诸侯的彩礼相较于平民多了一块玉。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争,人口锐减,结婚的流程从简,彩礼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

等到了西汉时期,国力强盛,民众生活逐渐富庶,上层贵族的生活也逐渐走向奢靡,豪门之间的嫁娶动则万钱,《五礼通考》记载汉惠帝纳后,聘黄金两万斤,马十二匹。《汉书·王莽传》中记载王莽娶妇出彩礼二万万钱。上有所好,下必投之,百姓的彩礼钱也跟着水涨船高,到了有人无法承受的地步了,据野史记载,东汉时期,有个叫展允的基层公务员,因为拿不出两三万钱的彩礼,近50岁仍孑然一身。

王莽

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期,门阀士族把持着政治权利,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第观念深入人心,豪门世家之间相互联姻,彩礼自然也比较丰厚。等到北宋时期,世家大族衰落,市民阶层崛起,这大概是男同胞比较幸福的时代了,因为北宋不流行彩礼,相反的女方要准备一大笔嫁妆,比如大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嫁女儿,陪嫁的嫁妆包括数千亩良田,一度出现女方父母为女儿置办嫁妆而导致倾家荡产的情况。

明朝时期,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间的彩礼逐步加码,明朝中叶时期的文学家徐渭就曾记载道:浙东一带嫁娶奢侈之风盛行,有女虽在襁褓,则受富家子聘,多至五七百金。明朝的五百金折合现代人民币具体多少钱虽不清楚,但是能得徐渭一句嫁娶奢侈之风盛行的评价,估计价值不菲,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清朝时期,相对来说,彩礼回归了正常,据《婚事杂登》一书记载:礼银六十四两,迎送彩银八钱,叩门彩银四钱,净增彩银六钱,掌翰礼壹两,迎书彩银八钱,物品若干。整体算下来大约纹银70两,普通人家凑一凑都能承受。

彩礼

说完古人的彩礼,我们接着来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这两代人结婚时候的彩礼情况。

50年代和60年代的时候,男女婚姻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结婚要打申请,领证需单位证明和领导签字,婚礼由组织操办,来宾为单位职工,婚礼摆上一桌酒席请街坊四邻一起吃个饭,喝点小酒热闹一番就算完事。至于说彩礼什么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家百废待兴,婚礼一切从简,人民朴素而幸福,可是就是这样的简单流程,多少人一生一世一代人,白首到老不离不弃。

60年代人们的结婚账单

70年代之后,结婚成本开始上升,出现了三转一响的要求,所谓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国收音机,甚至有些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对于三转一响的品牌还有要求,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自行车要飞鸽牌或永久牌。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电视、洗衣机、冰箱这些新三大件登上婚礼清单上,到了90年代,物质进一步丰富的情况,婚房的要求也开始出现了男女婚礼清单之中。

从我国男女婚姻彩礼的发展历史来看,当物质匮乏的时代,婚礼大都从简,彩礼也没有太多要求,可当物质逐渐丰富,开始出现富裕人群之后,彩礼也会相对应的成倍提升,最后出现天价彩礼,引发社会反响,最终逼着政府出手整治。中式婚礼

中式婚礼

03 历朝打压天价彩礼的政策

高额彩礼限制了结婚率,这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显然是不利的,无恒产则无恒心,因为高额彩礼无法成婚的人放到社会上无疑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有家庭的考虑,一个想不开,揭竿而起,对于王朝的统治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为了解决这种潜在的威胁,稍有远见的统治者都会颁布了打压高额彩礼的法令。

西汉时期,婚嫁的奢侈之风大行其道的时候,汉宣帝颁布了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的法令,变相地降低民众在婚嫁上的消耗。光武帝刘秀在东汉王朝建立初期就颁布法令:俸禄在300石以下的官吏和平民百姓的嫁娶费用不能超过一定的钱数,关内侯、宗室、列候子在内,嫁娶费用应严格按照标准,不得逾越,违者所拥有的奴婢、财物一律充公。

唐朝时期,朝廷打击婚嫁奢侈之风的力度更大,社会各方面提倡节俭。宋代社会富庶,官员贪腐之风盛行,对于节俭反而不怎么上心。元朝统治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曾颁布《至元聘礼》规定:一二品官员的彩礼不能超过500贯,三品官员不能超过400贯,四五品官员不能超过300贯,六七品官员不能超过200贯,百姓富裕家庭不能超过100贯,中等家庭不能超过50贯,贫穷家庭不能超过30贯,算是给宋代的奢靡之风踩下刹车。

等到了明王朝建立之后,洪武大帝朱元璋执政期间,朝廷严格限制婚嫁奢侈之风,并且老朱同志事无巨细的将这一系列法令写入《大明律》、《明大诰》等法律条文之中,生怕后辈子孙忘记了。在老朱同志的四申五令之下,结果还真就有人犯禁,据史料洪武年间,有官员因嫁女儿收了6000两白银、5锭黄金、22头羊的彩礼被弹劾,结果老朱同志直接举起屠刀,杀无赦!老朱同志算的上是历代王朝,执行手段比较激烈的了。

清朝时期,为了打压高额彩礼,开始大力推广周礼,提倡古礼中的习俗,要知道清朝时期的物资丰富程度较之周朝,那可不是同日而语,如此一来,变相的降低了彩礼,减轻了民众婚嫁上的开支。

老朱同志

04 终章

作者青衫弹史想说:

婚姻是爱情的延续,是家族兴盛的必需,也是民族壮大的未来。彩礼不因为是横亘在婚姻面前的天堑,婚姻是两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天价的彩礼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真心,更不能保障一个人的终生幸福。有时候,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爱情也是人间真爱,君不见,五六十年代,没有彩礼,我们的爷爷奶奶们照样幸福美满的过完一生,执子之手便要与子偕老,没有海誓山盟,却有天地可鉴的一生执守!

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有天价彩礼的困扰,快快乐乐地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最后以我最喜欢的民国时代的结婚证词作为结束。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本文由青衫弹史原创,全文3800字,创作不易,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哦~。感谢您的阅读,未得允许,不得转载,,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荣幸~

点赞收藏、关注赞赏,鞠躬感谢!

本文图源网络,侵删!

2 阅读:110
十三妖

十三妖

一起看看这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