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节小长假到来的前几天,我就在认真选择旅游地了。昆明附近的,都玩遍了,不想去。网红景区,不能去,去了就是人挤人,尽看别人的后脑勺了。选来选去,选择到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的撒玛坝梯田景区游玩。 五月二日,我出发了。昆明到撒玛坝梯田景区有330公里,其中有280公里走的是高速公路,有50公里是乡道的山路。 我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感觉很惬意。云南的高速公路发展很快,近几年又开通几条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高速公路280公里的路程,我三个小时就开到了。 在高速公路的撒玛坝站点,我下了高速,走进了乡道。走进了乡道,才真正体会什么叫山区,什么叫山路。这里的山路虽然都铺了水泥,但是,年久失修。不少路段在修路,影响通行。路很窄,有的地方错车困难。弯道很多很急,导航的语音是这样说的,前方200米左转弯,随后,前方150米,在道路的尽头右转……。
我就这样开着车,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山,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在大山里转着,心情变得紧张起来。我紧张的是,我在这山里转了这么久,竟没有见到一辆车!人也很少,我是不是走错路了?我还紧张,我的车技一般,路这么窄,要是把车开得掉到路沟里怎么办?我更紧张,要是在这里车坏了怎么办? 我提醒自己,一定要克服紧张,谨慎驾驶,争取在天黑以前赶到目的地。在离目的地10公里的地方,我逐渐地放松了。一路上,我看到一些乡村美景,如,一个老汉,赶着一群暮归的牛。一个老奶奶,赶着一群鸭子,在公路上走着,太阳的余晖把他们染成了金黄色,画面美好而温馨!这个美景,我记到了心里。因为我不能拍照,我此时必须双手紧握方向盘,好好开车。 到了离目的地很近的一处观景台,我下车来观赏。心里赞叹,这里真是处处美如画,连路边的景色都这么美好!
我终于在下午六点多赶到了撒玛坝风景区。在景区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下。然后到景区去转转,看看日落,找好明天看日出的观景台。
撒玛坝风景区是一个3A级风景区,有着我国最大的连片梯田,总面积为1.4万余亩,4300多级梯田,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880米。这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被联合国粮农署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荣获“云南十大特色旅游新地标”称号。
第二天清晨5.30分,我就出门赶到景区看日出。6点10分赶到观景台,已经看到东边的天空已经发红了,赶快把相机架好,等待着那精彩一刻。
东方的天边越来越红,朝霞在天上变成了个山的图形,再配上山腰的薄雾,山下的梯田和村庄,整个画面仙气渺渺,很好看。
太阳终于出来了,圆圆的红脸盘,藏在厚厚的云层里,时隐时现,就是不肯露个全脸。我焦急地等待着。不过对于这个看日出的结果,我已经很满足。这里是个山凹,雾气很大,经常会出现浓雾厚云遮挡太阳的情况。
看完日出后,我开始欣赏眼前的梯田美景。 此时是撒玛坝梯田的早晨,梯田上方雾气缭绕,风景如一幅幅水墨画,宛如人间仙境,我被深深地陶醉!
撒玛坝梯田“鲁亏巴底”观景台,是观赏梯田的最佳地,可将山、水、田、林、寨摄入一个镜头的只有“鲁亏巴底”。登上观景台,极目眺望撒玛坝,万亩梯田尽收眼底。那依山而造的梯田,逶迤磅礴,层次分明,线条清晰;错落有致,参差不齐;宽窄有别,大小不均;田埂如梳,田水如镜;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这些梯田是土司吴蚌颇在1368年-1399年带领民众挖山开水渠建造的。迄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哈尼人把梯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哈尼祖先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整个民族的心力来挖筑梯田。
我在观景台上用长焦拍摄这里的梯田,眼前的景色让我赞叹不已!哈尼人个个都是大地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这一幅幅旷世美景!
撒玛坝梯田的壮观和神奇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天人合一,集中展示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共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体系,是中国梯田文化的明珠和杰出代表,是农耕文明的典范。
梯田文化就成为整个哈尼族的灵魂。哈尼人出生时,家人要举行梯田劳动仪式,在院子地上画出象征梯田的方格,如果生男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用小锄头在方格内表演挖梯田的动作;如果生女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在方格代表的“梯田”里表演摸螺蛳拿黄鳝的动作,经过这一仪式才能拥有自己正式的名字,真正成为村寨里的一员。哈尼人出生后将一生投放在梯田里,去世后仍然埋放在梯田旁边的山坡上,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守望着梯田。哈尼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祖祖辈辈永不中断、永不松懈地把巍巍哀牢山的千山万壑都开垦成片片田山。
哈尼人的重大节日,都和梯田有关,并且在梯田上举行。如“开秧门”节。这个节是哈尼族村寨迎接播种的传统仪式。每年春耕伊始,哈尼族民众都会身着盛装,到延绵不绝的梯田中“开秧门”,以祭祀祈求整年五谷丰登,用歌舞唤醒沉睡一冬的梯田。
“开秧门”节非常热闹,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在梯田上载歌载舞。随着号角响起,祭司带领随祭人员穿行在梯田埂上,向田中抛洒米粒,大典正式开始,祈祷神保佑粮食丰收,富裕安康。仪式现场,哈尼族民众跟随鼓点唱起歌、“串田人”跳起猴子舞、少年们打着泥巴仗,仪式结束后,人们可在梯田里摸谷茬鱼,然后全体人员聚在一起吃长街宴。
我觉得在观景台上看梯田不过瘾,我准备沿着下山的栈道下到梯田去看看。栈道全是用木头建造的,垃圾桶是个竹篓,非常原生态。路边的亭子也是用木头盖的,上面写着一些诙谐有趣的话语。
我在栈道上不停地下楼梯。刚开始还挺高兴,因为栈道建在树林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让我神清气爽。可是后来,下楼梯让我下得腿发软,我不由得担心起来,下都下得这么艰难,待会儿怎么爬上去?毕竟我是一个60多岁的大妈,还背着几公斤重的摄影器材。犹豫了一会儿,我下定决心,继续前行,不能半途而废。 我继续不停地下呀!下呀…!终于来到了栈道的尽头。这时的下山栈道变成了一个横向的观光栈道,贯穿这个景区。这离梯田还有一段路,我还是想走到梯田边。 我沿着山路走到了一个村子,我原以为我可以从村子里走到梯田边,等走近了才知道,村寨不是建在山脚,而是建在半山腰。哈尼人把村子建在半山腰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是为了防止山洪灾害。二是运肥料方便。哈尼人在村里沤的农家肥,可以利用山体的高度,从挖好的沟渠里流向梯田。
我在村子里稍事休息,吃吃干粮,喂了喂向我吠叫的村狗,欣赏着村子的美景。此时的村子正笼罩在一片薄雾中,不远处的梯田朦胧可见,村民正在忙碌着。 我继续沿着山路前行,慢慢地眼前的路越来越模糊,梯田就在我面前! 走到梯田边才发现,到处是沟沟坎坎,想找一小片平地来支相机都很困难。只好在进梯田的小路口架好相机,我要为自己留下梯田照。 我为自己设计的梯田照。穿上民族服装,这会增加照片的民族风味,和身边的哈尼梯田很搭。这时候,千万不能戴墨镜和挥纱巾,应该闻着泥土的芳香,做欣赏状和陶醉状。
时有村民走来,热情地和我搭讪。他们多是一些老年人,身材精瘦,精神矍铄,背着东西在梯田里行走如飞。
在梯田边看梯田,又是另外一番景色,水田如镜,秧苗在田里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梯田埂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半山腰的村庄绿树掩映,好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欣赏了近距离的梯田风光,我开始爬山返回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座山约2000米左右的高度,有几千级台阶。所以。我下山花了一个小时,上山花了约两个小时,是一个辛苦之旅。
我爬到横向观光栈道时,在栈道上近距离地游览了梯田,照了几张近距离的梯田照片。感觉相当不错。
撒玛坝梯田景区,风景非常优美和原生态,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所以游人不多,很是清净。我在这里,饱览了美景,享受了寂寞,过了一个美好充实的劳动节。视频:五一节游撒玛坝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