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火,烧出了信任危机,也烧出了人们对智能汽车安全的深深忧虑。
小米SU7爆燃事件,三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这难道仅仅是一场意外?
还是技术不够硬,把人给“坑”了?
老罗,一个痛失爱女的父亲,对着媒体的镜头,声嘶力竭地质问小米:你这车技术都没整明白,就敢拿出来卖?
字字泣血,句句锥心,他把女儿的死,归咎于小米汽车的技术不成熟。
信任,本是购买的基石,如今却变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事情真像老罗说的这样吗?
咱们先不下定论,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边老罗的质疑声还没落地,那边网络上就炸开了锅,各种“键盘侠”纷纷出动,对老罗一家开始了口诛笔伐,甚至上升到了人身攻击。
哎,网络暴力这玩意儿,真是防不胜防,本来就够糟心了,还得被人指指点点,这滋味,想想都难受。
咱老百姓讲究的是“死者为大”,家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啥都往人家身上扣帽子,这事儿啊,还得让专业的人来调查。
说起专业,红星新闻的专家就说了,这事儿的关键,就在碰撞发生前的那5秒!
这5秒里,车速多少?
智驾系统咋工作的?
驾驶员又干了啥?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了责任的归属。
专家还说了,这爆燃,很可能是因为剧烈碰撞导致电池受损引起的。
锂电池这东西,就像个不定时炸弹,撞狠了,说炸就炸,这事儿,谁也说不准。
就像前几年,一辆蔚来ES8在上海也出了类似的事故,撞完就烧,直接把人给烧没了。
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当然,也有人说,这事儿不能全怪车,还得看看开车的人咋开的。
小米公布的驾驶记录显示,小罗当时开车的时候,又是分心,又是手离开方向盘,系统都报警了,她也没当回事。
这智能驾驶,说白了就是个辅助工具,它能帮你省点力,但不能替你开车啊!
现在有些人,把智驾当成“万能神器”,恨不得躺在车里睡觉,这可不行啊!
毕竟,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里,安全也得自己负责。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开车这事儿,可不能马虎大意。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雷军也坐不住了,赶紧出来表了个态,说小米肯定会配合调查,绝不回避责任。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背后也藏着不少压力。
毕竟,小米造车才几年,技术积累肯定不如那些老牌车企。
这要是真查出啥问题,对小米的品牌形象,那可是个不小的打击。
这就像一场豪赌,赌赢了,名利双收;赌输了,可就赔大了。
这事儿闹大了,连车险行业都开始紧张了。
如果调查结果真对小米不利,那车险公司可能就要重新评估新能源汽车的风险了,说不定以后新能源汽车的保费都要涨价了。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环扣一环,谁也跑不了。
说一千道一万,这起事故,给咱们敲响了警钟。
智能汽车,是未来的趋势,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清真相,给逝者一个交代,也给咱们消费者一个安心。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