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千年一遇的“六元及第”,朱元璋百般赏识,却成朱棣的罪臣

博史通今 2023-11-08 13:39:00
楔子: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到宋朝时期已非常成熟。在近1400年的科举历史上,最顶尖的“学霸”并不是那些状元们,而是那些连中解元、会元和状元的“三元及第”者。

因为状元每三年几乎都会产生一个,但一个人能在三个不同层级的考试中都能考取第一名,那才是真正的不易。

在中国历史上,荣获过“三元及第”这项荣誉的人,仅有16个。

那么,古代科举考试中,最厉害的“学霸”就是“三元及第”吗?显然不是,站在科举最顶端的“学霸”,被称作“六元及第”。在中国历史上,“六元及第”的人仅有两个。而本文的主角黄观,就是千古第一人。

下面,笔者将通过史料,为大家讲述明朝“超级学霸”、连中六元的名臣黄观,希望通过他的事迹,让大家有所感悟。

一、黄门出魁首,连中小三元

《明史》记载:

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父赘许,从许姓。

黄观,字伯澜,又字尚宾,他的老家在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县清溪金墩。他的家族自南宋时期就是书香门第,只是到了元朝家道中落。元朝末年,黄观的父亲不得已入赘许家,所以,黄观刚出生的时候随母姓,叫许观。长大后,黄观恢复父姓。

黄观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他4岁那年,朱元璋才建立明朝。黄观自幼聪慧过人,读书非常勤奋,很小的时候就能纠正古籍中的错误。他父亲觉得他颇有天赋,便带着他拜元末大儒黄冔为师。在黄冔的教导下,黄观的学业突飞猛进。

黄观自幼熟读经史,按理说本应在十来岁时就参加科举,但是,根据《池州府志》记载,黄观第一次下场考试,是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是他24岁那年。

之所以会这么“晚”,是有特殊历史背景的。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沿袭宋元制度,用科举考试来吸纳人才。可是,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举办一次会试之后,发现这些人才只会“虚文”,于是下旨废除科举考试,改为地方官推荐人才。

可是,朱元璋摸索了很多年之后,发现还是科举考试相对有优势。于是到了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下旨重新开科。

不巧的是,黄观的父母在洪武十七年左右先后去世,因此待黄观守孝期满,参加科举县试的时候已经到了洪武二十年。

古代学子参加科举,最初要先参加县试和府试(合称童试),即分别在县、府两地通过地方学政组织的“大考”。有些地方只需要考一轮(两场),有的地方则需要考两轮(四场),只有通过县试和府试,才能被称作童生,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考秀才。只有考中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举人,然后才能入京参加会试。

黄观在县试和府试中发挥出色,不仅考中了童生,还都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人们都夸他是“天才”。接下来,他参加院试,又考中第一名,不仅考取了秀才,还夺了个“案首”。

从县试、府试到院试,黄观连续三次考中第一,在当时称之为“小三元”,再加上黄观是一气呵成,更是难得。众人纷纷为黄观庆贺,但黄观却非常淡定,因为他知道,在漫长的科举道路上,中个秀才,才只是起步阶段。

二、孝子赴南京,金榜又题名

在明朝,安徽属于南直隶管辖。在黄观考中秀才的第二年,他被当地学政推荐到了南京太学读书。这一年,他带着族人的期望,来到位于南京(应天)的南直隶太学。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

是岁领乡荐,造诣日益深,同舍推服……尝绘父母墓图携以自随,阅之泪辄下。

意思是,黄观被推荐进入太学之后,文学造诣日益精进,太学的同学都非常佩服他的学识。黄观在离开池州前往应天之前,曾到父母坟前拜别,并将父母的坟茔画成图纸带在身上,每次观看,他都泪盈于睫。

《后汉书》中有一句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意思是,若想得到忠臣,需要到孝子的家门去求访。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是孝子,那么他大概率会是忠臣。

黄观如此缅怀自己逝去的父母,满怀孝义,说明他大概率是个忠义之人,这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且说洪武二十三年,黄观入太学。当年秋天,他在南京参加乡试。根据《钦定续文献通考》的记载,黄观在这一年考取了乡试第一,即解元。

在古代,乡试三年举行一次,是在秋天举行,乡试第一名是为“解元”。会试是第二年春天举行,会试第一名是为“会元”。若通过乡试,考中举人,接着第二年便可以进京赶考。所以,又有人称乡试为“桂榜”,称会试为“杏榜”,二者是有连续性的。

考中举人,而且还夺得解元,这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黄观却拒绝同窗们为他庆祝。他对着父母的牌位汇报完自己的成绩后,又开始专心攻读。

相比于其他考生,黄观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本身就在南京太学读书,南京是洪武时期的都城,他考中举人后不用千里迢迢“赴京”赶考,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下图为黄观书法。)

第二年三月,朝廷举办会试,作为南直隶的解元,黄观自然受到更多关注。他胸有成竹,三天考试出来,虽然瘦了一圈,但信心满满。待到“杏榜”发榜那日,黄观位列第一,夺得会元。《明史·黄观传》云“二十四年,会试、廷试皆第一”。

一个月后,朱元璋亲自主持殿试。黄观在殿试的策论中力主“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评价。朱元璋认为黄观是真正有才学之人,钦点黄观为状元。并且授予黄观翰林院编修。这一年,黄观才28岁,正是大有所为的年纪。

从乡试的解元,到会试的会元,最后到殿试的状元,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连中三元”。在古代,进士们也要论资排辈的,比如,同样是二甲进士,如果某甲比某乙早一届金榜题名,即使某乙比某甲年龄大,但在某甲面前,某乙也要自称“后学”。

但是,如果一个人如果连中三元,那他的地位就非常崇高了,甚至连比他早几届的进士见了他,都得自称“后学”或“晚生”。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在以科举取士的封建社会,人们对“三元及第”之人的顶礼膜拜。

我在本文开篇时说过,“三元及第”在中国历史上有16个。可黄观不仅仅是“三元及第”,他在参加乡试之前,已经是在县试、府试、院试中接连夺魁的“小三元”。如今“小三元”加上“大三元”,是实打实的“六元及第”。在黄观之前,史书上还未有过,因此,黄观成为千古第一人。

三、状元受重用,三元惹争议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六元及第”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另一个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钱棨(下图)。相比之下,黄观的“六元”是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任何断档。而钱棨考秀才考了十一年,考举人也考了7次,不过钱棨运气太好,他要么考不上,只要考上就能考第一。

所以,黄观和钱棨相比较,黄观一气呵成的“六元及第”,似乎更为难得。

但是,黄观“六元及第”这件事,在史学上是略有争议的。因为《明史》中只说黄观是会元和状元,没有提他曾中过解元。但在《钦定续文献通考》中,委婉地记载了黄观中解元的事,书中说:

辂淳安人,宣宗乙夘浙江榜第一人,三试皆第一,明代三元黄观后,惟辂一人而已。

这句话是说,明朝“三元及第”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浙江淳安人商辂,商辂是继黄观之后,明朝第二个“三元及第”之人。言下之意,黄观是明朝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既然黄观是“三元及第”,他自然中过解元。

巧合地是,在《池州府志》中,也说黄观中过解元。另外,贵池有一座“三元坊”,是专门纪念黄观的。古代牌坊可不是随便立的,若没有中解元,何来“三元坊”?

所以,虽然没有在《明史》中记载,但其他各方面的佐证,已经可以确定黄观就是“三元及第”。

其实,笔者认为,黄观的“三元及第”也好,“六元及第”也罢,这只是个名头,我们先来看这个人在历史上有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

且说黄观中了状元之后,朱元璋对他非常赏识,根据《国朝献徵录》记载:

御前敷奏明爽,上甚爱重,每赐顾问,命编写省贪等录。上以其有政事才,凡法司诸榜文令观撰成即书之。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朱元璋赏识黄观,让黄观做自己的贴身顾问,每次有重要的文书、法令,朱元璋只要一说,黄观就能立即书写完成。

可见,黄观这个状元名不虚传,的确有倚马可待之才。

洪武二十九年,黄观被朱元璋提拔为礼部右侍郎。同年,他又兼任东宫侍讲,成了皇太孙朱允炆的老师之一。很明显,朱元璋是想让黄观这个“三元及第”的奇才辅佐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夏天,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建文年间,黄观受到了建文帝的重用,他不仅担任右侍中,还参与国事奏议。在当时,黄观在文臣中的地位很高。如果说方孝孺是读书人的种子,那黄观也可以共享这个美誉。

当时,由于建文帝听信齐泰、黄子澄的建议,急于削藩,最终逼反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爆发。黄观起草诏书和檄文,大骂朱棣不忠不孝。

建文四年,朱棣南下,建文帝命黄观到长江上游募兵救援。当黄观乘船来到安庆的时候,朱棣攻破金川门,进入南京城。

朱棣入城后,将建文旧臣列了一个44人的“罪臣名单”,其中武将15人,文臣29人。《明史纪事本末》云:

揭榜左班文臣二十九人: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礼部侍郎黄观……

在朱棣的这份“罪臣名单”中,黄观列在文臣榜第六位。是朱棣眼中的大罪臣。

四、黄观全忠义,江河水长流

《明史》云:

观闻金川门不守,叹曰:“吾妻有志节,必死。”。

黄观当时不在南京,他听闻朱棣攻入南京后,知道自己的家人必将受到株连。他说道:“我的妻子素有节操,如果受难,她必会以死守节”。事实证明,黄观果然言中。

朱棣下令逮捕黄观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黄观之妻不愿受辱,带着两个女儿从怀清桥上跳河自尽。

《明史纪事本末》详细记载了黄观的结局:

观复痛哭。至李阳河,闻建文帝已逊位,知事不可为,乃朝服东向再拜,自投罗刹矶湍激处,舟人急钩之,仅得珠丝粽帽以献。

意思是,黄观听闻妻女去世的消息,痛哭不已。等到了李阳河,又听到建文帝已经不在人世的消息,他知道自己已经改变不了结局。于是朝东向着南京的方向拜了三下,然后孤身跳入长江,终年38岁。

朱棣派人在江面上只找到了黄观的帽子。后来,朱棣命人用稻草做一个黄观的样子,戴上黄观的帽子,将“他”斩首示众。黄观的族人和姻亲近百人都被发配到了边疆。

从出生,到考中状元,黄观用了28年。从进入仕途,到以死殉节,黄观用了10年。前半生,他是所向披靡的学霸,后半生,他是满怀忠义的传奇。

笔者认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在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黄观自幼接受儒学教育,将“忠孝”奉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他以死殉节,实际上是在践行自己所坚守的信仰。所以,黄观和方孝孺等人一样,是值得肯定的。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笔者认为,“六元及第”只是一个名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他考取的名次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黄观给后世留下的东西,远比“六元及第”要厚重得多。

江水滔滔,史海瀚瀚。当代读史人,当学习黄观之忠义,忠于国家,义于百姓。

本文作者博史通今,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池州府志》《国朝献徵录》《钦定续文献通考》。

2 阅读:131

博史通今

简介:推敲历史细节,深刻描绘史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