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彭真会见江青,江青大骂一句,彭真一脸淡定:你还有什么要求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025-03-19 09:52:46

1981年2月份,彭真受中央委托去探望了江青。那时候,江青的事儿已经判了。

为了显示那时候领导层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决心,并且考虑到人的需求和感受,中央还是决定派彭真去问问江青,看她还有啥别的需要。

江青看到他来了,气得不打一处来,一开口就直接骂彭真是“小跟班”。她根本不理会彭真和中央的关心,满脸写着不乐意和不服气,还一个劲儿地向中央提些不合理的要求。

江青心里清楚自己已走到尽头,咋还那么张狂呢?她为啥要把一肚子火发到彭真身上?这事儿得从头捋捋,就从对江青那次公开的审判讲起吧。

【公开审判,低头认罪】

在那个不稳定的时期,江青的欲望越来越大,她仗着自己的地位,硬是让中央推出了一系列过激的措施。而且,她手段狠辣,心眼儿小,胆子又特别大,这给我党、国家和老百姓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巨大的损失。

打垮四人小组之后,我们党和中央想让老百姓们换个思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国家建设里头,把江青他们带来的坏影响,尽可能地减小。

所以,我们党和中央商量后,决定把江青所做的事情公之于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公开审判她。

就这样,彭真和预审小组在核实了江青的罪行,还反复演练了几次预审后,江青的首场公开审判,就拉开了序幕。

审判团队里的人,都是我们党和军队里身经百战的同志,他们事先经过了好多次排练。虽说心里都打着鼓,觉得自己准备得挺充分了,可真到了庭审现场,大家才发现,还是小看了江青那副丑恶的模样。

说实话,1980年11月26日一早,头一回开庭那会儿,江青可真是守规矩,一动不动地听完了长达一万八千字的起诉书。这样一来,审判团队原本悬着的心,也算是稍微松了口气。

然而,当同伙王洪文站上证人席开始陈述后,江青的脸色就开始不对劲了。她不是朝王洪文翻白眼,就是直接否定他的说法,老是打断庭审的正常进行。

她找了个“想去厕所”的理由,溜出去上厕所,结果法庭调查就被这么打断了。而且啊,在其他证人说话的时候,她一脸不在乎,竟然坐在被告席上梳起头来,接着满嘴瞎话,一个劲儿地不认账。

江青不仅编造谎言,诬告周总理和邓公等人搞阴谋活动,还违宪地陷害中央领导人及他们的家属。她更是蛮横无理地抄查了上海文艺界人士的家,对他们进行了极其残忍的人身伤害。此外,她还无端诬陷老干部,给他们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一条条一件件,铁证如山摆在江青眼前,她根本没法辩驳。这些事实,一件件摆出来,江青都没办法反驳。证据一件接一件,江青看了也没法说什么。江青面前摆满了证据,她一样样看过来,都无法进行反驳。

到最后,她只能耍些无赖手段,不是瞎搅和就是乱骂人,说证人坏话,甚至辱骂他们,还对审判人员指手画脚,整个庭审都被她搅得一团糟,这其实都是她想掩盖自己心里发虚、手忙脚乱的表现。

她心里明白,法庭上指控的那些罪名,她是既躲不掉也逃不掉的。

江青到最后还是拼死反抗了一下。开庭前,她觉得国家给配的辩护律师,不太可能为自己好好辩护,所以就决定不用律师了。

因此,在法庭上辩论那会儿,江青一听最高检的人揭露和指责她的罪行,脸立马就白了,开始胡说八道,骂对方是“法西斯”“狡猾的律师”。

她完全没把庭审当回事儿,还想着能靠这个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拽走。

当检查人员指控江青,说她把自己描绘成与林彪对立的英雄,以此掩盖她和林彪的勾结,还摆出一大堆事实来证明这一点时,江青当场就在法庭上大发雷霆。

这时候,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展现演技,还即兴朗诵了自己写的《我的一点看法》,算是给自己辩解了一番。但里面净是些大话套话,一点实际的东西都没有。

她竟然厚着脸皮说,自己向来随心所欲,谁都不放在眼里。

说白了,她就是打算趁着这次辩护,再对中央的领导和审判人员发难,还硬说自己是“按照组织决定行事”,想拿这个当挡箭牌,迷惑大家。

最后,在审判人员跟她当面质询时,他们条理清晰地摆出了一堆证据,把江青的假话一一拆穿,让她哑口无言,彻底暴露了她那些恶劣的行为,让大伙儿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算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堆“确凿证据”,江青还是嚷嚷着要“反对”。但一听说自己被判了死缓,她立马就不吭声了,老老实实跟着警察回了监狱。

【搜集罪证,力主求是】

一周后,彭真去监狱探望江青,结果就碰上了文章开头讲的那事儿,他俩的聊天也就没能再往下进行。

说起来,江青对彭真心里头不太满意,主要是因为这次审判是政法委挑大梁,而彭真正是那个掌舵的总负责人。

在搜集罪证、开庭审理直至最终审判的过程中,江青深感彭真及中央似乎在背后“操控”这一切,使她陷入绝境,无法摆脱被剥夺权力的命运。因此,当江青与彭真相见时,她内心的愤怒与不满瞬间爆发,全部倾泻在了对方身上。

另外,她以前老是对周围的人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所以到了庭审上,面对彭真时,她还是那么霸道,无理取闹。江青想着靠这种耍横的方法能扭转局面,没想到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其实,要是光看江青这个案子,本该是司法机关自个儿去审的。但问题是,她不光是林彪案、四人小组案里的关键人物,说不定还是头儿呢。这样一来,案子不光是复杂,还特别。

这个案子的审理过程和最终判决咋样,直接关系到咱国家和老百姓的未来。所以,江青的审判才会把几个案子放在一起,而且是在中央亲自过问下进行的。

彭真能挑起这副重担,全靠组织和国家的信任。想想看,那些被告里,不论是江青还是团队里的其他人,好多都是军队和我党的老前辈。他们能不能得到公平的审判,这事儿可关乎老百姓的心和国家的根基呢。

当总头儿和负责侦查预审的骨干,那必须得是我党、国家和老百姓都认可的,得有资历,有名望。

关键的是,经过那十年的动荡,江青几乎把我们的公检法体系给摧毁了。要想彰显公正公平,同时给全国人民上一堂法治课,中央得找些真正懂行的人来参与审判工作。

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这个重要任务就交给了彭真。于是,就有了彭真“重出江湖”后,带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审判江青的事儿。说起来,这件案子的审判,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推动,可是帮了大忙。

在这个情况下,政法委跟最高检在整理江青的过错时,得力求细致无误,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想审判团队不闹出冤假错案,就得老老实实按司法程序走,把各种证据都搜罗齐全、摸透。说起来侦查预审这活儿轻松,实际上动手干起来,那难题是一波接一波。

彭真虽然已经78岁了,但他那份使命感和责任心特别强,所以每天都和侦查团队的成员一起忙到很晚。他会认真听大家的汇报,仔细审核资料,还不停地翻阅各种档案。

大家得好好瞧瞧手里的这些资料,一条一条罪行地仔细核对,确保都没问题。

碰到当事人呢,就直接聊聊问问,或者让他们把情况写成材料交上来。要是找不到当事人,团队就去找其他知情人,比如相关的第三方,或者是领导啊,还有参与过这事儿的人,搜集他们的证言和证据。

要是真没找到证据,团队就不会把那罪行写到起诉书里。他们心里明白,绝对不能小看对手。小看敌人,那就是对我党和国家的不负责任,等于向敌人低头,说不定还会让我党和国家再次陷入困境。

所以,侦查小组拼尽全力,要确保上交的起诉资料里,每个字、每个说法、每张图片、每个批示,都毫无差错。

那时候,彭真亲手把关的资料就已经堆得老高,足有一尺多厚。想想整个团队要浏览、检查、比对并确认的那些资料,那数量得是彭真看过的十几倍不止。

实事求是地说,一个由四百多人组成的侦查预审小组,花了快五个月时间深入调查,最终把江青的罪行给查实了。他们写的起诉书,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字,列举了六十条罪行。

每条罪状背后,都有着丰富的证据支撑,包括目击者的口述、上级的批示、受害者的亲身经历记录,还有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说白了,列出来的罪行都是板上钉钉,实打实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江青的结局】

说到江青,她受审后在牢里待了几年。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就提前出狱看病,最后选择了自杀这条路。

有人心里直犯嘀咕,江青她到底怕不怕死啊?想想看,在法庭上那会儿,她表现得那么霸道、强硬,怎么最后会选择自杀这条路呢?

可能,咱们能从江青以前的讲话,还有她处理某些事情的方式里,对她的个性和为啥会选择自杀,猜出个大概来。看看她以前都说了啥,怎么对待那些事情的,或许就能对她的性格和自杀的原因,有个一二三的了解。从江青过去的那些话,还有她的一些做法中,咱们或许能琢磨出她的性格特征,以及为啥会走到自杀这一步。

1968年,中央给刘少奇的事儿定了性之后,江青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她既觉得高兴,有点飘飘然,可同时又烦躁得很,心里七上八下的。

那会儿,就在要开个会,总结一下那件事情之前,江青让身边的护士帮忙倒点儿水喝。护士挺了解江青的饮水喜好,就给她端来了一杯不冰,带着点儿热乎气的温水。

她尝了一口后,非说护士对她不尊重,硬说那水是烫的,故意想害她。接着,她还把这事儿扯大了,说护士这么做是不尊重她的工作,不承认她和中央对刘少奇的处理,是在对她进行报复。

这次事情过后,她常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念叨,要是以后有人想报复她,她倒是不怕进监狱甚至掉脑袋,可就是怕啥时候被剥夺了自由,过上那种半死不活的日子。

另外,从1969年下半年起,咱们国家就开始准备打仗了。那时候,江青让身边的人都得学会开车。她说,万一哪个人不在了,其他人能立刻顶上,开着车就能撤走。

江青打算亲自去学开车,她觉得,要是身边的人都不在了,自己能开车逃跑,这算是最后的退路。她总是说,她可不是那种坐着等死的人。

还有啊,1972年7月份的时候,江青在北戴河休息,突然提出来想去碣石山上逛逛。不过那山挺陡的,那时候路也没修好,上山可不容易。工作人员心里头想劝劝她,但又不敢张嘴,生怕被江青给说了。

江青特别有主意,她琢磨着让手下人用轿子抬她上山。但这个念头被安保人员给拒绝了。接着,她又让秘书跟中央请求调用直升机,铁了心要上山瞧一瞧。

中央的工作人员仔细评估后觉得,用直升机上去风险极大,万一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直升机可能会像个大铁块那样猛地砸下来,结果可能就是机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

她一听说直升机可能会像重物坠落那样出事儿,立马就跟旁边的人说,自己不打算去碣石山了。

通过上述的例子,咱们不难发现,江青心里头是有些怯懦,怕丢命的。但她最后还是走上了自我了断这条路,这跟她在等待中感到没盼头、绝望透顶有着不小的关系。

打从被隔离调查那会儿起,她就跟女儿呆在一块儿了。这十五年啊,她亲眼瞧着国内外的情况一点点好起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安稳又舒心。

她心里清楚,自己辉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想要重回巅峰是没戏了。再加上,那时候她已经七十七岁了,还得了咽喉癌,身体和心理都在受着煎熬。

然后,她一咬牙,把床单拧成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事儿听起来让人吃惊,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说起江青案,那真是给过去那段“乱糟糟”的日子画上了句号。这事儿不光是个历史节点,还照出了咱们国家这些年来的飞速进步,还有社会上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历史事件一直在给后人敲响警钟。关于这个案子的审判,也很值得大家去琢磨和探讨。

9 阅读:2146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