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人口的埃及连饭都吃不起?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最好典型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2025-04-08 17:32:02

为何埃及现有人口1亿却面临粮食短缺?它是如何将原本的优势局面搞得一团糟?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从粮仓到进口国】

埃及位于尼罗河边,古时创造了尼罗河农业文明,罗马时代亦是知名粮仓,有“罗马帝国粮仓”之称。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如其他古文明之地,河水滋养了生命与文明的萌芽。

尼罗河带来的矿物质泥沙,肥沃了两岸土壤,提供了丰富水源,使百姓安居乐业。古埃及人依赖尼罗河发展农业,进而推动工业,后又通过人工疏浚,更高效地利用尼罗河。

古埃及石碑记载法老加固水利工程。托勒密时期,埃及引入人工灌溉,扩大耕地,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粮仓,保障了罗马帝国的粮食供应。

粮仓变最大粮食进口国,因地理气候所限。尼罗河虽带来沃土水源,但河谷外皆是沙漠,耕地受限,故埃及耕地面积难以扩大。

埃及产量多年稳定无增,成法英殖民地后局势变。西方列强觊觎尼罗河与土地,却对埃及粮食不感兴趣,转而要求种植棉花。

欧洲工业革命后,工业增速致棉花及农作物产量短缺,影响列强纺织业。因埃及气候干燥宜棉,列强遂将棉花移植埃及并推广种植,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埃及曾粮食自给,后棉花种植面积超耕地两倍,导致粮食短缺,20世纪初开始依赖进口。二战后,纳赛尔领导埃及独立,但农业问题依旧严峻。

埃及农业技术落后,耕地面积匮乏,加之人口迅速增长,导致粮食危机。在有限土地上供养1亿国民,实属难以实现。

【埃及大量进口粮食】

埃及小农经济导致农业封闭,农民仅自家土地,不愿参与公共建设。农业依赖灌溉却受缺水困扰,因尼罗河上游受埃塞俄比亚控制,水资源受限。

埃塞俄比亚建坝管控尼罗河水量,上游关闸则下游埃及收成受损。埃及人戏称埃塞为“自来水公司”,但评判其对错为难,因不建坝则埃塞自身受累。

埃及人口增长迅速,轻视农业而偏重工业的结构不适用。农业牺牲为粮食危机埋下伏笔。因此,埃及易受粮食危机影响,如2011年美国推高粮价,致埃及生活困顿,面临断粮风险。

埃及人均GDP仅3000多美元,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0%,生计艰难。因此,当传出大饼涨价的消息时,埃及民众深感惊慌,国家发展面临挑战。

【民以食为天】

埃及,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曾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今却面临粮食短缺。这源于殖民者的历史影响,尽管引入了现代化,但许多殖民地民众仍生活在困苦之中。

农业乃国之根本。中国有俗语云:“民以食为天。”普通人所求期盼,皆在于粮食充足,衣食无忧。

0 阅读:230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醉卧桃花笑红尘深处

欢迎关注!